昭通市镇雄县“1·22”山体滑坡灾害调查评估报告

百科   2024-11-18 10:01   北京  

转自| 网络 如侵权联系删除

玫瑰图的起




昭通市镇雄县“1·22”山体滑坡灾害调查评估报告


地质环境背景
1.地形地貌。“1·22”山体滑坡区属于构造侵蚀中山地貌,沟谷为“V”型。山脊单薄,山脊走向为北西至南东向。北东侧山坡上部陡、中下部较陡,下部为缓坡台地。在上部陡坡与中下部较陡山坡过渡处风呈凹腔(见图4)形成临空面。最高点为滑坡南西山峰,最低点位于合兴村、和平村村前沟谷,相对高差大。


图 4:滑坡区凹腔位置

2.地层岩性与岩体结构类型。据区域地质调查资料显示, “1·22”山体滑坡区分布中生界飞仙关组砂岩、泥岩构成的红层, 以及长兴组、龙潭组粉砂岩夹泥岩、煤层、灰岩构成的煤系地层。据现场调查资料分析,滑坡区凹腔属薄层~中厚层层状结构软质 岩岩体(以下简称“软弱夹层基座”)。其上覆岩层为厚层或巨厚层状粉砂岩,总体属厚层状结构硬质岩岩体;其下伏岩层为中 厚层状泥岩与厚层状粉砂岩,呈互层结构,属互层结构软质岩与硬质岩岩体。


3.地质构造特征。云南省区域地质图显示,“1·22”山体滑坡 位于宽缓的镇雄向斜轴部近北东扬起端(见图 5),地层产状 323°∠9°。据现场调查,主要发育 153°∠81°与 54°∠81°两组节理(见图 6),节理间距 0.1~4.0 米,延伸最长达 28 米,节理 面起伏一般 3 厘米—5 厘米、最大可达 20 厘米。


图 5:云南省区域地质图

图 6:滑源区两组构造节理特征图


4.水文地质特征。软弱夹层基座上覆的厚层或巨厚层状粉砂 岩为构造风化裂隙含水层,裂隙发育、透水性强、赋水性强,接 受山坡南东侧约 80 米处北西向沟谷的地表水与大气降水入渗补 给,在软弱夹层基座顶部分散渗出(见图 7),镇雄县“1·22”山 体滑坡应急处置调查时,发现软弱夹层基座顶部岩体潮湿。


图 7:“1·22”山体滑坡地带水文地质剖面图


软弱夹层基座为相对隔水层,下伏中厚状泥岩与厚层状粉砂 岩互层,为构造风化裂隙含水层,裂隙贯通性差、透水性弱、赋 水性弱。近地表分布残坡积层孔隙水。软弱夹层基座下方地下水, 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顺坡渗流汇入村庄前缘沟谷。


灾害主要特点

1.隐蔽性大,突发性强。滑坡点位置高陡,植被茂密隐蔽性 强。灾害发生前,该点不在地质灾害隐患判定标准认定范畴,因 此未纳入在册地质隐患点管理。正常巡查时未发现该滑坡点有明 显变形迹象。灾害发生在夜间,临灾前无任何前兆突然发生。

2.破坏力强,灾害损失大。约 16 万立方米滑坡体瞬间滑落, 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摧毁力,造成 52 户 381 间房屋被掩埋(或 倒塌)、44 人遇难,经济损失约 1.45 亿元。其中,房屋及家庭 财产损失 1.07 亿元。

3.受灾区窄,救援展开难。由于滑坡体堆积区域狭窄,施展 救援空间极为有限,现场大型救援设备和大量救援人员难以全面 铺开,给现场救援的组织和协调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土石 方掘进和清理运输难度极大。

致灾成灾原因

1.高陡的地形 “1·22”山体滑坡所处孕灾山坡坡高约 297.8 米,地形上陡(坡 度约 70°)、中下部较陡(坡度约 40°)、下部为缓坡台地(坡 度约 10°),总体呈“水鞋状”,为滑坡形成提供了水平方向的临 空条件。软弱夹层基座位于陡与较陡斜坡交界处,距离山顶高差 约 80 米,微地形为差异风化等作用形成的凹腔;凹腔的存在为 岩体错落提供了垂向临空条件。凹腔至缓坡台地高差约 110 米, 重力势能大,为碎屑流滑坡提供临空与加速铲刮条件(见图 8)

图 8:昭通市镇雄县“1·22”滑坡影像

2.特殊的岩体结构 

山坡上部为厚层或巨厚层状粉砂岩,属层状结构硬质岩岩 体;中部为泥岩,属层状结构软质岩岩体,即软弱夹层基座;中 下部为中厚状泥岩与厚层状粉砂岩互层,属互层结构的软质岩与 硬质岩岩体。同时,岩层中发育的两组主要节理将其切割成“麻 将”状块体。


自然因素影响下,错落起始于微地形为凹腔顶板的层状碎裂硬质岩岩体,凹腔围岩因泥化、软化,蠕变挤出,致使上覆岩体 卸荷裂隙进一步扩张,似柱状岩体重心外移,节理面突出的岩块 被迅速剪断,发生第一阶段错落滑坡。第一阶段错落滑坡牵引拖 拽后方岩体外倾并剪断,发生第二次错落滑坡,第三次错落滑坡 过程同第二次错落滑坡,形成灾害的破坏模式。


3.强烈的风化卸荷作用 

(1)凹腔形成与扩展。凹腔所在的软弱夹层基座上覆的厚 层或巨厚层状粉砂岩为构造风化裂隙含水层,地下水在软弱夹层 基座顶部分散渗出。地下水软化、泥化红层,潜蚀岩土体并将泥 化后的粘粒、砂粒逐步带走。同时,软弱夹层基座蠕动挤出,形 成空腔并使其渐进扩展。

(2)错落岩体风化卸荷。厚层或巨厚层状粉砂岩,构造节 理利于大气降水入渗和循环反复的冻胀冰劈作用,加之软弱夹层 基座蠕动挤出拖曳,岩体裂隙宽度扩展、贯通长度加长,岩体完 整性降低,山体卸荷松动变形向错落剧滑方向发展。

4.降雨降雪因素 据塘房镇气象站资料显示,2023 年年降水量 1071.7 毫米, 与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年均值比偏多 26%;2024 年 1 月 1 日以来, 塘房镇地区气温同比偏高,21 日晚气温开始骤降,22 日平均温 24 小时最大降幅为 5.3℃,最低气温-3.3℃(见图 9),其中 凉水村合兴村、和平村民小组所在网格最低气温为-6.3℃。

图 9:塘房站 2024 年 1 月 1 日至 22 日逐日平均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时序

长期的降雨(雪)渗入地下强透水层,致下部软弱夹层基座 岩体软化、泥化并蠕动挤出,凹腔扩大;同时冰劈、冻胀反复作 用致裂隙扩张,降水入渗通道加大,促进了软弱夹层基座的软化、 泥化,也进一步导致凹腔扩大。加之软弱夹层基座长期蠕动挤出 拖曳,岩体裂隙宽度扩展、贯通长度加长,岩体完整性降低,极 大降低了岩体摩擦角 ⑤,加速岩体剪切破坏,山体卸荷松动向错落剧滑方向发展。

综上,滑坡形成原因为:单薄高陡地形地貌和节理发育的岩 层结构具备发生滑坡的自然条件;表层岩体受长期风化侵蚀、降 水入渗、冻胀冰劈等作用影响,泥质粉砂岩不断产生破碎崩解或 加速岩体节理发育,具备形成高位滑移铲刮的外界条件;滑坡前 山区局地气温同比偏高,突遇气温骤降,并伴随降雨→冻雨→降 雪等气候剧烈变化过程,冻胀冰劈等致灾激发力短时激增,致使 临界稳定态滑源岩体结构强度减弱失稳诱发导致山体滑坡。




开设勘察加盟分院,找乐哥咨询
乐哥的朋友圈有什么?看你错过多少?

新鲜 聚焦 深入 | 这里读懂中国岩土人和事

岩土有故事
岩土界的守望者、说书人。为岩土人探望时代的未来,盯紧时代的浪潮,也敲响未来的警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