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志愿陷阱”,千万别踩!

体娱   2025-01-22 23:09   福建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家住闽侯”


近年来

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越来越多的热心群众参与志愿服务

然而,一些不良分子

借着“志愿服务”的名义

设置起种种伪志愿骗局

希望大家保持警惕

学会辨别真伪志愿服务


“志愿陷阱”你别踩,真诚奉献福满怀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时代党引导动员人民群众贡献智慧力量、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奋斗目标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志愿服务在八闽首邑大地上蔚然成风,越来越多的热心市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中实现价值。然而,一些不良分子却瞄准了市民群众对志愿服务的热情,借着“志愿服务”的名义,设置起种种伪志愿骗局,令人难以防范。


  一、以下可能是构成伪志愿服务的情形:


  1.商业推广式的“志愿服务”:这类活动往往以志愿服务为名,实则进行商业推广。依托互联网平台发布有关志愿服务时长买卖、志愿服务证明出具等信息,售卖志愿服务时长或证明。此外,商业机构以志愿服务名义引流客户,在商业营利活动中使用志愿者进行营利性活动。


  2.收取费用式的“志愿服务”:真正的志愿服务是自愿、无偿的。如果某个活动声称是志愿服务,但却向志愿者收取报名费、培训费、服装费等费用,例如,通过购买产品、参加亲子游、研学、参观游览等活动来获得志愿服务时长,那么这很可能是伪志愿服务。


  3.缺乏透明度的“志愿服务”:一些志愿服务项目和组织可能缺乏透明度,无法提供具体的服务内容和受益情况,管理也混乱不堪。志愿者的时间和努力可能无法真正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群,甚至可能被用于不正当的目的,这些也是伪志愿服务。


  二、参与志愿服务注意事项:


  1.选择正规平台:通过官方认证的志愿服务平台、知名公益组织网站,如“志愿云”“志愿汇”等渠道寻找志愿服务项目,降低遇到伪志愿服务的风险。


  2.查看资质证书:核实志愿服务组织是否具有合法的注册登记证书、税务登记证等相关资质,可通过政府部门网站查询其合法性和信用记录。


  3.明确服务内容:在参与前详细了解志愿服务的具体内容、目标和预期效果,确保与自己的能力和意愿相符,避免盲目参与。


  4.保护个人信息:在报名和参与过程中,谨慎提供个人信息,避免向不明组织或个人透露过多敏感信息,防止个人信息被泄露和滥用。


  5.留存相关证据: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注意留存与志愿服务相关的证据,如服务记录、协议、照片、视频等,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监督志愿服务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志愿服务不掺假,真诚奉献绽芳华。志愿者应保持警惕,学会辨别真伪志愿服务,选择正规、合法的志愿服务组织参与活动,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同时也为社会的公益事业做出真正的贡献。


来源:中共闽侯县委社会工作部


编辑:陈诺 李晓龙

校对:宁媛媛 吴梓航

审核:王立强 吴昕

监制:谢永杰 庄高翔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家住闽侯
闽侯县融媒体中心官方帐号,权威发布本土新闻资讯。联系电话:0591-22988289;邮箱:mhgbdst@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