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贴近民生”的社区公共空间,这样造!

文摘   2024-11-06 08:03   湖北  
"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日益加快,社区活动中心作为居民日常活动的核心场所,其功能多元化与空间灵活性愈发凸显其不可或缺的价值。

实际上,社区内那些未被充分利用的空间,正是潜力无限的活化资源。

那么,如何精心塑造一个贴近民生的社区公共空间呢?今日,创梦将引领大家一同探索打造亲民化社区空间的典范实例第二弹~


一、社区概况




曹杨社区背景:曹杨社区位于上海市普陀区,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现代化设施的社区。经过60多年的建设,曹杨新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占地2.14平方公里、拥有3.2万户家庭、10万余居民的大型居住社区。但是时过境迁,曹杨新村在人们的眼中已经变成了“老破小”,产品开始被时代抛弃。

房龄过高、产品老化、没有电梯、户型设计过时、停车困难、物业跟不上等等。曹杨新村出现了上海老破小面临的所有困境。在实施亲民化空间改造的过程中,社区应当如何巧妙地将上述诸多挑战融入其中并予以妥善解决呢?


(上海老弄堂)


二、设计思考




十五分钟生活圈理念

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是上海打造社区生活的基本单元,即在15分钟步行可达范围内,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公共活动空间


步行友好城市

“15分钟生活圈”倡导功能的混合布局和土地的复合利用,重视步行感受和需求,用距离的尺度从道路间距、宽度、功能、通风采光、无障碍等角度制定了相关要求。


共建共治模式

将传统规划转向以居民行动为导向的规划,邀请规划师、建筑师、艺术家等多方参与,拉近专业与公众的距离,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

(社区学校共建)


居民通过AR装置参与社区设计


三、改造亮点




百禧公园:

作为曹杨社区的序厅,百禧公园分为三层,包含广场、篮球场、花园等公共空间,以及云上廊道和艺术装置,丰富了游览体验。然而,一年后的调研发现,地下一层展厅未开放,商业不活跃,但公园的整体设计和灰空间仍对人有一定的吸引力。


(百禧公园)


曹杨一村旧改

曹杨一村启动了成套旧改,室内户型改造实行“一户一图纸”,践行“保护性修缮改造,解决民生居住困难”的思路。改造后,楼房经过重新粉刷,未见自行搭建的构筑物,同时保留了部分生活痕迹和艺术介入。


桂巷坊步行街

作为“土生土长”的步行街,桂巷坊经过环境整治和菜市场改造升级焕然一新。步行街内设有艺术装置,商铺有序,常常有外卖骑手取餐。在疫情和高温环境下,适度打破了“步行”的规则更加符合实际。


曹杨公园

曹杨公园是曹杨片区本身就配套的一个公园设施,经过后期的改造与艺术空间植入,更加丰富了公园的空间体验。公园内的二层平台提供了休息座椅和篮球场视看角度,下方的灰空间适合避暑和看篮球赛。


展示区域:





百禧公园



曹杨一村



桂巷坊步行街



曹杨公园



四、结语




改造成果与反思

曹杨社区的亲民化改造在提升居住环境和配套设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存在管理松散、商业不活跃等问题。然而,这些看似管理松散的地方并未变得混乱,反而更加具有生命力。


未来展望

在未来的改造中,应更加关注空间权力空间赋能空间实践等方面。将空间权力交还给人民,释放紧张的管理成本;在规划设计时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执行力提升;避免陷入模式化的状态,注重与周围城市形态的个性匹配。


生命力在居民手中

15分钟生活圈是一种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社区改造尝试,生命力的诞生在于每一个居民。需要提供一张足够大的白纸,将描绘未来的画笔还给他们。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

扫码进入服务咨询



创梦党建视频号

欢迎关注








本篇来源:创梦党建


- END -

创梦党建专注于

党建品牌策划/党建阵地升级/智慧党建搭建/

视频宣传制作等领域

1000+项目案例

致力于用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

打造新意识形态下党建文化创新项目



创梦党建
党务工作者的智慧锦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