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晋州】“晋州”是怎么来的

民生   2024-11-07 17:59   河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晋州市,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从成立至今,刚满33岁。“晋州”,是一个古老的名字,她诞生于元太祖成吉思汗十年,至今已809年。


晋州境在唐尧时代属冀州,在虞舜、夏禹、商、周各代属并州。公元前550年,白狄庶系在此建小诸侯国,名鼓国,子爵( 中国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都鼓聚(今晋州市十里铺村)。


公元前520年,晋国大将荀吴率军伐鼓,鼓国归属晋国。从那时起,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便与“晋”这个字结下不解之缘。正如清光绪《晋州志·卷五》中《改晋州记》所云:“鼓城县,本春秋鼓子国也。晋伐鲜虞围鼓,其君鸢鞮卒归于晋,乃知是邑时属于晋。今改州以晋为名者,盖取诸此也。”


战国时期晋州境设城邑下曲阳(今鼓城村)、昔阳(今十里铺村),二城邑先后属晋国、中山国、燕国、齐国、赵国。


北魏时,下曲阳改名为曲阳县,属巨鹿郡。巨鹿郡治由瘿陶(今宁晋县西南)移到曲阳(今晋州鼓城)。时巨鹿郡辖曲阳、高城(今藁城市)、鄡(今辛集市)3县。


隋开皇十六年,从高城县(今藁城)分置昔阳县(今晋州治)。同年,从昔阳县分置廉平县(治今东子城、西子城)。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昔阳县改称鼓城县。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将廉平县并入鼓城县。


宋嘉定八年、成吉思汗十年(公元1215),置晋州,治所在鼓城县治,辖鼓城一县。

是什么原因让鼓城县升格为晋州呢?


古今之城邑沿革不同,但能将“小”县改为“大”州的,都离不开时势的推动。


旧时的鼓城,是“汉临平水汾阳之地”,“西睹太行,南临滹水,地重事殷,真古今所宜建州之地也。”这是地理及自然资源上的优势。


而最重要的是当地官员治理有方、成绩昭彰,具备了设州的条件。元一统天下后,指派监军节度使王公治理鼓城。此人安抚民众、发展生产、扫荡奸寇,令军民心悦诚服,周边城邑都愿意归属。当时的保定元帅对其赞赏有加,专门申奏朝廷,希望能对其提拔重用。朝廷准奏,升鼓城为晋州,辖鼓城一县;擢王公为辅国上将军右副元帅、晋阳军节度使。


宋嘉定十二年、成吉思汗十四年(公元1219),蒙古河北都元帅张柔掠地攻城,来到鼓城。其单枪匹马入城,向民众晓以祸福,全城投降。


宋嘉熙二年、窝阔台十年(公元1238),撤晋州,置鼓城等处军民万户府。治所在鼓城县,辖鼓城、安平、武强、饶阳四县。


此时,治理鼓城的,是王公的儿子王安仁。看到父亲治下的晋州再次被改为县,王安仁心有不甘。他心心念念,欲恢复晋州。


他先去征求自己的弟弟安国、安土、安德的意见。他说:“晋州虽然改成了鼓城县,但所辖区域依然很大,这不是以小为大吗?将其复改为州如何?”弟弟们说,晋州是先人所创,传承先辈的事业,是后人的责任,有什么不可?


他又去向参佐田义、赵镛、魏华、赵昶、魏著等问计,几人都说可行。


得到众人支持,王安仁畅快许多。为保证复州成功,他加强对官员的管理,精简社会事务,努力改善民生,为恢复晋州打下良好基础。


中统辛酉(公元1261)夏六月,王安仁和兄弟一起,利用进京朝觐的机会。向朝廷递交了一道恢复晋州的诏书。朝廷当即准奏,将鼓城县复改为晋州,仍辖鼓城、安平、武强、饶阳四县,并听节制。一时官员各授宣命。根据当时的规定,汉人不能担任州一级地方正职,朝廷便派合刺口充任晋州达鲁花赤(掌管实权的人),监管晋州事务,悬佩金符,军民万户。王安仁被授予晋州节度使,同知州。


在当时,这是晋州的一大盛事。

到了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省鼓城县入晋州,晋州尚辖安平、武强、饶阳三县。属京师真定府。永乐元年(公元1403),晋州直隶京师。二年(公元1404)隶真定府。


清代初,晋州隶京师真定府。雍正元年(公元1723),真定府改为正定府,辖晋州;二年(公元1724)六月,升晋州为直隶州,领无极、藁城二县。原辖安平、武强、饶阳改隶深州。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三月,改晋州为散州,属正定府,不辖县。原无极、藁城改隶正定府。


民国2年(公元1913),改晋州为晋县。


1991年11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晋县,设立晋州市。


【关注晋州政协  探寻晋州历史】

     (晋州政协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请勿对文章及配图做任何修改。)


主编 | 唐宇岩

责编 | 李   琳

编辑 | 赵伟娟

监制 | 董立考

小易晋州
总该有一双眼睛多看看晋州这片大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