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四普丨持续推进 “四普”实地调查成果丰硕

文摘   2025-01-16 20:56   山西  

全国复查“三普”文物71万余处、调查新发现文物5.2万余处……自2024年5月以来,各地按照中央决策部署,精心统筹谋划,整合资源力量,强化协调联动,有条不紊地持续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和扎实成效。


据统计,截至2025年1月6日,全国完成“三普”文物复查外业工作的县级普查单元1794个,占全国县级普查单元的62%,“三普”文物复查率超93%,天津、黑龙江、福建、江西、湖南、重庆、宁夏等多个省份全部完成复查。在全国调查新发现文物数量方面,山东、河南、江西、福建等省份均超3000处,我国文物资源“家底”更加清晰。


值得一提的是,各地在全面推进“四普”实地调查中,还依据本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特点,部署开展专项调查,助力普查新发现。


山东部署开展旧石器、齐长城、大运河、盐业遗址、胶济铁路、水下文物等6大专题调查,深入挖掘齐文化、运河文化等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资源。四川启动旧石器、蜀道、古蜀文明遗址和廊桥4项专项调查,调查新发现文物448处,进一步丰富了普查成果。新疆吐鲁番、喀什、阿勒泰、伊犁、和田等地围绕《西州图经》中记载的古代交通要道所在的河谷区域、瓦罕走廊中方段、夏塔古道、克里雅河流域喀拉墩古城遗址、阿禾公路以及部分重点类型文物开展7项专项调查,已调查新发现文物130处。


此外,多地坚持“应保尽保”,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老城等作为普查重点区域,加大古老建筑新发现力度,丰富文物资源数量和种类,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丁堰镇,至今已有近1200年历史。如皋市将丁堰镇作为普查重点区域,严格执行普查认定标准,将1911年以前的主体尚存的古建筑、1912年以来的典型性建筑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代表性建筑全部纳入普查对象。作为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对有关重点区域进行普查,开展“点线面”精细化调查,同时注意在复查中搜集新发现线索。重庆市江津区提前谋划布局,确定以历史文化名镇和传统村落为重点的普查方案,获取传统民居建筑、文化景观等有关信息。


目前,“四普”实地调查已进入关键阶段、关键节点,各地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普查情况,对标对表、补齐短板、精准施策,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推进下一步工作走深走实。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分赴山东、山西、湖南、浙江等地完成普查调研指导,了解地方复查进展与新发现情况,检查普查数据质量,查看普查系统平台建设与数据上传情况,并与地方普查办就经验做法、存在问题、下一步工作举措座谈交流。


北京召开“四普”工作推进会,对普查进度、新发现、普查数据上传工作进行部署。上海召开各区普查办主任工作会议,总结进展情况,安排工作任务。安徽召开普查视频调度会,要求加快进度,加大新发现力度,抓紧上传数据。福建召开四普工作调度会,对新发现比例低的区县进行督导。陕西召开普查专题会议,部署普查质量检查、普查成果上传和做好新发现等方面工作。


有章可循,多地印发文件深入推进“四普”工作。湖北印发《关于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调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大新发现力度。吉林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部署2025年上半年普查工作。河南印发《关于加强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下阶段提升新发现的工作要求和实施途径。


在“四普”实地调查中,加强主题宣传,创新传播方式,及时向社会公布普查成果,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配合普查的浓厚氛围。


国家文物局近期组织“当一天普查员”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基层行主题宣传活动,加大文物普查工作集中宣传报道力度。由中央媒体、行业媒体、省级媒体组成的媒体团分赴河北—山东、陕西、重庆—湖北三路,采访各省份“四普”实地调查阶段工作进展、阶段成果和重要发现,用形式多样、生动有力的笔触展现了基层一线文物工作者的责任担当、意志品质。


近日,在山东桓台迎元旦文艺汇演舞台上,说唱剧《文物普查小队的一天》让台下观众耳目一新。该剧由6名“四普”队队员主演,向观众真实呈现了“四普”工作中的快乐与艰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文物保护工作的热爱与执着。青州快板《说四普》节奏明快,声情并茂地讲述了普查队员们不畏艰辛,细致入微地记录每一处文物点,用汗水浇灌文化遗产事业的精神风貌。


“原来文物也可以上‘户口’!”“文物该如何认养……”日前,在山西省“四普”直播走进太原市尖草坪区赵家山村现场,网友在镜头的记录下,跟随普查队员的脚步,了解“四普”工作的细节,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


据介绍,在下一阶段工作中,各地正严把时间节点,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效率,确保外业调查与内业整理不脱节,加快推动普查数据录入,落实落细文物安全责任,确保实地调查高效高质完成。


寒冬腊月,“四普人”依然奋战在乡间田野,穿梭于偏僻角落,把火热的激情播撒在实地调查一线,找寻每一处文物点,为高质量完成文物普查阶段性任务奉献力量。

来源:国家文物局

编辑:知夏

初审:大宝

终审:守望

山西省文物保护志愿服务协会
山西省文物保护志愿服务协会是由关心、爱好、支持或从事文物保护的团体、个人自愿组成的全省性、学术性、专业性、公益性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地方性行业社会组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