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雨测雪 把脉风云!记录兴安气象人的24小时

政务   2024-12-02 20:03   黑龙江  

“明天出门穿什么?” “明天下雪吗?”“局部说的是哪部分” ......

日常生活中,天气一直是人们很关注的话题。

而说到天气,就不得不提到这样一群人,他们在风云变幻中寻找规律,在灾害来袭前发布预警,他们就是对天气“先知先觉”的气象工作者,今天,我们将镜头对准奋战在服务保障最前线的气象工作者,一起去体验他们的一天。

早上6点30分,天刚蒙蒙亮,在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地区气象局新晋预报员王禹涵已经早早起床,准备出发去往单位开启她一天24小时的工作。

7点30分,到达单位后,王禹涵没多停留,径直奔向值班室,打开电脑调出昨夜积累的气象数据,眼睛紧盯着屏幕上一串串数字、一幅幅卫星云图,对照笔记梳理不同气象要素变化规律,时而皱眉沉思,时而提笔速记,一心想在这风云变幻里尽快摸透“门道”,让自己快速的从气象“新兵”成长为能精准守护蓝天的行家。

气象工作人员正在观看云图。

8点30分,在和同事交接班后,王禹涵又忙着查看最新天气数据、调阅各种资料、制作预报、预警信息,为每天9点30开始的天气会商做准备工作。

“‘天气会商’是气象部门的惯例,也可以说是我们气象人的‘早饭’,经过全省会商,预报员对未来天气的发展有了整体把控和预判。”王禹涵说道。

会商后,王禹涵便借助业务平台进行天气实况监测、形势研判、数值预报分析等一系列工作。她告诉记者,“气象工作最重要的就是预报准确及时,日常大家看到的降雪及灾害天气预报图的背后,都凝聚着预报员对天气过程的理解和对海量天气预报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现在预报准确率、精细化水平显著提高,对预报的需求也更高,作为新晋预报员,要全力以赴跟上需求的变化,力求每一次都能准确预报。”

王禹涵介绍,为让天气预报尽可能准确,预报员一天要进行多次预报,上午制作发布全区未来168小时精细化预报,下午要更新全区未来168小时精细化预报,晚上还要发布短时预报,到次日凌晨5点,要做新一轮的精细化预报。在王禹涵看来,天气没有休息日,总在发展变化,做预报必须心中有数。“一天不看气象资料,就感觉缺了点什么。”她笑着对记者说。

气象工作者不仅坚守在业务一线,观测第一手数据、准备预报天气,还要到室外巡检仪器和及时维修被冻坏的仪器。

气象工作者张绍明正在室外巡检仪器。

下午三点多,王禹涵带领记者来到加格达奇国家基准气候站,从1991年工作至今的张绍明正准备外出巡检室外的仪器。在外出巡检前,需要查看前一晚的气象数据,根据数据的跳变来判断气象检测仪器是否有故障。

张绍明说,刚开始上班时,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雨量和气压的观测全靠人工,每小时就需要外出记录一次,现在大多数都是自动检测回传数据,只需要每天定时巡检,查看设备是否正常,已经方便多了。

此时,室外温度已经达到-20℃,记者戴着帽子、手套,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走在观测场内,没一会儿便感觉冷得不行,但这样的天气张绍明却需要徒手操作操作仪器。观测场内的各种仪器会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记录降水量、能见度等各类气象数据。

气象工作者张绍明正在教新晋预报员王禹涵查看计算机上的数据。

“这是气温和湿度的检测仪,这是能见度观测仪......”张绍明如数家珍的和记者介绍道。“现在测量降水已经革新换代了,用的是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它可以用于固态、液态及混合型降水的连续自动观测,但维护起来一点也不能马虎,有异常情况要及时排查,还要做好仪器的日常清洁......”

回到屋内,张绍明也丝毫不放松,计算机上的数据实时变化,他紧盯着屏幕,认真地逐项检查。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引进了很多先进的观测仪器,气象观测越发智能化、精细化,对观测员的要求也会更高。“我们能做的只有坚持学习和保持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张绍明说,天气预报只是一部分工作,更多的工作是这些基础类的观测项目,数据始终是气象工作的“生命线”,数据记得准,天气预报才能准。

当夜幕降临,很多人都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而对于气象人来说,24小时的工作坚守仍在续写,他们用无声付出织就精密“天网”,让预警跑在灾害前。每一次精准预报、彻夜守护,皆为岁月静好筑牢防线。风雨未歇,使命不怠,明天,他们依旧会在岗位上续写今天的故事......


文/摄:全媒体记者 佟程程


编辑:杨汶琦   责任编辑:左   源

监制:张   蕊   法律顾问:刘凤慧





大兴安岭日报
讲述兴安奋斗故事 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