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写作

文摘   文化   2022-09-26 22:28   上海  


前天读了覃杰的文章《让人又爱又恨的007点评,为什么我们还要搞?(用心良苦)》,有关007不写就出局的“上下楼点评”规则,对自己颇有触动。
留言“7篇点评写7年,回首望去已写了5年,还有最后20个月,还有81次点评机会。人世间最甜美的收获莫过于「先完成」,人世间最幸运的机会莫过于「再完美」。感谢007-16班。笔伐北斗,文践南极,风雨同舟,16有你。”
跟着「007不写就出局」写了5年多公众号文章,按照规则,还有20个月就写到7年了。不止一次地确认过,如果没有7天一篇写7年的规则,没有16班战友陪伴,我不可能写出200多篇公众号文章。算算离7年到站,还有81篇公众号文章,567篇点评。从数量上看,567更有压力,实际上写公众号文章的畏难情绪,远高于点评。
点评,自从觅得“保真”秘诀后,每次从直观感受谈起,把所学相关内容或个人的思考启发,真诚表达。同班战友共同写作践行5年,了解信任,直言不讳毫无压力。有没有点评敷衍的时候,肯定有的,看到仓促敷衍的文字,把失望的感受奉上,当然也少不了鼓励赋能之词。
写作,于我是什么?是为了让别人看到吗?是传递价值吗?是要变现吗?
满足虚荣肯定有的,写公众号文章更是如此,会关注阅读量、点赞、留言。
我也想写得像和菜头日更,轻松愉快且保质保量。也想写得像碧树西风,日更两篇,笔锋犀利,毫不违和地“so tama what”。但是我真写不出来,做不到。就这7天一篇,多少次赶在deadline之前完成,文字一股火急火燎的味道。
如果按照畏难情绪由高到低排序,公众号文章第一,专栏学习笔记算是第二位的。
跟随专栏学习,有触动思考的,有追更死磕的,反正每天都会写点。一个个豆腐块,从体量上压力小了许多。没有了主题,提纲,框架的限制,浮想联翩,时常可以引入现实经历,两相印证深入思考。还有与专栏同学们学习笔记的交流,拓展思路与视野,趣味十足。
读书笔记算是第三位,每次在书上随手划线,随手记感悟,偶尔翻看整理笔记。尽管记忆有些模糊,只要把触发起点与感悟终点捞起来,两点之间的线就会若隐若现地闪动,联想一番,思考路径会清晰起来。有时因为沉淀一段时间,当初感悟又有所变化,惊喜连连。
007点评战友文章算是第四位。有时就像是与老朋友面对面交谈一样,见字如面,文章时常写过去7天发生的事儿多一些,所以点评就像对着文字聊天。这个感悟后来用在辅导鱼儿的作文方面,效果更明显。从鱼儿的小练笔要求开始聊构思,聊完了鱼儿写,写完了我再改,再聊聊两相比较有什么区别。写出来的聊天,舒畅惬意。
第五位应该是飞行日志,基本都是复盘文。以“如果重新飞一遍,哪些地方还能做得更好?”为起手式,最早是进离场程序、机场细则、故障应对等等硬货。后来开始记如何与不同的搭档重飞一遍能完成得更好,开始琢磨沟通、领导力等软技能。复盘如何做得更好,写出进阶攻略,颇为得意。
最后是写日记,毫无畏难情绪,每天期待的项目。一杯茶,一盏灯,一个人,笔随心动。不再担心是不是流水账,有没有跑题,有没有被情绪绑架,有没有舆情风险,有没有酒后失态……日记变成独享的一方空间,坚固温暖中,偶尔幸福缓缓升起。
写作于我,是满足虚荣,学习积累,交流分享,记录时光,梳理思想,释放压力,享受笔随心动的那份内心安宁。如果只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应该还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文字一段段地堆砌,我可以从中接纳自己。我成不了TOP GUN,但不影响我复盘记录,精益求精;我成不了作家,文章被批被毙,但不影响我持续码字;我做不成私房菜大厨,但不影响我抄录菜谱,下厨操练。
我也希望日更,保质保量,传递价值,搞成收费文章可以变现创收。无奈我没那个能力,我只能写到能力范围之内的质量,所以我珍惜当下写作状态。就算是无人知晓,我还是会继续写下去的,说到底,这些文字最终会成全我自己。
 
余祥
2022.09.26

三万英尺践行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