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轻松的暑假,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新学期。在这个新的起点上,校园传染病防护不容忽视。9 月开学季,人员流动频繁,气温变化较大,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时期。为了确保师生们的健康,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筑牢校园传染病防护墙。
1.流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感染后出现发热(体温可达39℃至40℃)、畏寒、头痛、咽痛、乏力、全身酸痛等症状。主要是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其次也可经口腔、鼻腔黏膜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比如手触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又接触口鼻也可引起感染。2.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多见于儿童。症状包括发热、皮疹、瘙痒等。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和四肢。自发病前1至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用具传播。人是唯一传染源(水痘病人、带状疱疹病人)3.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多发生于 5 岁以下儿童。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可伴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主要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传染性强。4.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常见症状有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等胃肠炎症状。主要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我国自2023年1月8日起实施“乙类乙管”。目前流行毒株毒力较前下降,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可侵犯肺部及其他系统并出现相应的症状和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6.百日咳: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病程较长,典型症状可表现为持续2—3个月的咳嗽,故称为“百日咳”。典型的百日咳病例,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2周后,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伴有鸡鸣样声音,咳嗽夜间加重,可伴有呕吐。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对婴幼儿来说,感染百日咳鲍特菌的父母或其他同住人员是主要传染源。尽管传染性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大不相同,但它们的传播方式大都是呼吸道、直接接触和消化道等。因此防控措施也基本相同,主要包括: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 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搓揉时间不少于 20 秒。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
• 定期清洁和消毒学习和生活场所,如教室、宿舍、图书馆等。
2.增强免疫力
•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
•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3. 注意通风换气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至少开窗通风 2-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
• 在流感等传染病高发季节,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或紫外线灯进行消毒。
4.加强个人防护
• 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如周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人群,建议及时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5. 及时接种疫苗
•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据不同的传染病,及时接种相应的疫苗,如流感疫苗、水痘疫苗、手足口病疫苗等。
6.做好晨午检工作
• 加强健康教育学校、老师、家长加强对秋冬季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 学校、托幼机构做好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工作。
7.做到 “四早”防治
•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从而避免疾病传播。老师、家长和同学们,校园传染病防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为创建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