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圈】怎么退化成这样了呢?

百科   其他   2024-08-15 08:15   上海  


@小**鱼:

怎么说服妈妈养猫啊?


嗯……因为在好几个群里晒猫,包括《给孩子的商业周刊》群,就难免要面对孩子的这个问题。


孩子多少还会想一想。有些年轻人的决策时间非常快:想养个猫,就去弄一只。


有些是“看到猫很可爱”,包括在短视频里看到的;有些是“拍猫发短视频有流量”,可能是受了我的影响;有些是“别人要有我也要有”,觉得这样有“共同语言”……


“冲动消费”本身就是日常消费的组成部分,上面这些理由也算经过思考,但宠物这件事情,有一点特殊性:


买了衣服不喜欢可以不穿,扔掉;买了游戏机不想玩可以不管,积灰;但宠物是不能只有“三分钟热度”的。你说我会铲屎,但真让你铲十年,你乐不乐意;你说我会喂,但真的要天天喂,你出远门都得想着安置它,你乐不乐意;它会生病,会捣乱,你看别人“哎呀好调皮真好玩”,但轮到自己,有没有这份耐心。


尤其是有些青少年,带回来玩个几天,玩腻了,拍拍屁股就交给爸妈了,然后说什么“只要带回来,爸妈一定会喜欢的”——这样“一定喜欢”到底是漫画里看的,还是一种道德绑架?万一爸妈不想装纱窗呢?万一他们想经常出去旅游呢?万一他们猫毛过敏呢?他们可以喜欢,也可以不喜欢。既然是“你要”,那你就要回答一个特别简单的问题:


假定没有任何“外部帮助”,你能不能把猫照顾好。


如果回答不了,那就把猫屎闻一闻。铲的时候,一定会闻到的哩。



@厉**风:

如果我们觉得这次奥运的几个采访或者解说水平不好,那“好”的应该是怎样的?不能光吐槽,不讲正确的方法啊?也许你上,也是同样的水平呢?


关于奥运期间我们国内记者或者解说员的表现,大家褒贬不一。在我自己的群里,看到大家的争论,确实也跟着吐槽了一下。


先说说解说员。有些朋友会说,那些“啊!啊!啊!”狂喊名字,是一种骄傲情绪的表达,比如南美的一些足球解说员,这个“GOAL”也拉得很长的。


这个比方不太对。哪怕是南美足球解说员,你也得听全,不能光听个GOAL。之前一定有大量的语速飞快的关于场景的描述,GOAL只是个结尾。


对大多数体育项目来说,解说是为了让观众降低理解成本的。“喝酒吃零食聊天”“酒吧畅谈”的解说样态,只会啊啊啊的解说词,在公众熟悉度高的项目上是可以的,但在小众项目上就不合适——对了,跳水、体操这种,其实也算小众项目。


你到路上问问,什么叫西里华尔,肯定没几个人明白。比知道越位的人少多了。


至于记者啊。记者。唉。关于“我们的记者几乎不采访外国运动员”这事儿,已经说过了。我就换位思考吧。比如说,我去采访全红婵,任务突如其来,我也没做什么功课,硬着头皮要问三个问题,我会问什么。


1、明显比上次奥运时“人大了一些”,当时很多人担心过不了“长大”这一关,现在是不是这关轻松地过去了?

2、看到英国运动员给你塞零食,怎么没拿,教练不让吗?

3、曾经的梦想是开个小卖部,现在梦想变了吗?


当然,也不是什么石破天惊的好问题,但至少不像“教你说句英语”那么尬啊,也包括比赛、花絮、梦想了,对不对?


再比如,大家都喜欢“00后整顿采访”,有没有一种可能,不是00后答的另类,而是问的实在太差,除了写好的通用台本,丧失了沟通的能力。


几千人的队伍,还带着空调去的,怎么就退化成这样了呢?


当然,奥运结束后,大家估计也不会那么集中看电视了,这个能力,还能接着隐藏四年吧。



@X**g:

孩子马上初中了。学校是很卷的。孩子学习上有些不舒服,家长能做点什么?


问题很长,我删减了一下,把重点拎出来就行。这是我们家长群里的一个咨询,大家七嘴八舌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大致的情况是:学校卷,家长担心孩子受不了这种卷,放弃卷么,肯定不那么甘心,接着卷么,也不那么忍心,眼看初中的课业负担更重了,有些困扰。


群里面说什么“确实作业太多了”“像集中营一样”“老师的这个做法没啥用”,充其量起到一点点安慰作用,问题肯定还在。孩子不至于转学,作业不至于不做,考试不至于不考。该怎么办呢?


“卷”肯定是个主观评价。如果孩子适应,自然皆大欢喜。天底下哪儿不卷呢。


“适应”的关键,在于“自驱力”——当然这是一个老掉牙的空话。毕竟小学那么多年,孩子有个啥自驱力啊,还不是老师和家长逼的。


但初中还真有些不一样。我们再去盯每天的作业,多少会有点儿力不从心——“自己不会”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孩子的崇拜感也降低了。这时候的“自驱力”,来源于一个目标:


初中读完后,去哪里。


初中读完就不是义务教育了,后头去哪里,取决于他自己。从我的经验和教训看,在初中阶段,就应该带孩子了解一下各种类型的高中、中职,让他意识到,“我想去这里”。那这个地方对应的要求,他就会关注到。


如果他想去市重点,就会愿意卷;如果他真的对某个职校感兴趣,家长也认可,那就没必要瞎折腾。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纠偏”——说白了,就是从这个阶段开始,他得明白,之后的旅程要开始自己走一部分了。


如果孩子到了初三,还对区域内的高中一无所知,没有“我想去那里”的念头,那初中学习,肯定是盯得挺苦的。如果他有这个念头,家长应该会轻松一些。



封面图来自灰鸽叔叔宠物群
封面:被错误救助的散养猫MIKO





您需要了解:
用“破圈”的沟通了解更大的世界

灰鸽叔叔
一个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