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琳琼|从权力政治哲学走向审美政治哲学——基于朗西埃美学平等思想的思考

学术   2024-04-26 15:01   北京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从权力政治哲学走向审美政治哲学

——基于朗西埃美学平等思想的思考




孙琳琼|文


作者简介:孙琳琼,女,汉族,1981年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哲学博士,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美学话语阐释方面取得一定成果。著有《政治理性与审美观照的交织——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语境中的政治美学理念及其启示研究》等。



提  要:当资本主义全球化统治将审美艺术收纳,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审美斗争方案似乎就失去了抵抗现实的真正力量。J.朗西埃(Jacuqes Rancière)以平等为预设沟通政治和美学,以美学平等切入政治平等问题,探索美学政治实践功能,拓展了审美政治哲学的新视域。基于对朗西埃美学政治实践探索的理论分析以及对中国当前政治美好向度不断凸显的现实观照,我们有必要对权力政治哲学向审美政治哲学范式转换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朗西埃;美学平等;权力政治哲学;审美政治哲学




当代美学政治功能已不再体现为以审美情怀为价值原则的文化批判,而是突出表现为对美学政治实践功能的深度思考,其核心是美学如何真正嵌入政治实践、成就社会变革方案。以审美介入、激活并塑造感性共同体等政治话语,在A.巴迪欧(Alain Badiou)、S.齐泽克(Slavoj Zizek)、G.阿甘本(Giorgio Agamben)、A.维尔默(Albrecht Wellmer)等西方激进左翼思想家的思想观念中均有所体现。如巴迪欧提出的“非美学”概念呈现丰富的政治内涵;齐泽克尝试将美学政治批判和精神分析融合,使其在激进左翼政治美学星丛中占有一席之地;阿甘本运用美学透视生命政治规范,使美学不再从超验的角度俯视现实,而是以非实在性的感知方式重返现实,以个人感受方式转向具体的社会现实;维尔默借助交叠辩证法实现对真理的交往拯救,为审美乌托邦寻求参与政治交往的现实之途,等等。朗西埃以平等预设沟通政治和美学,重思艺术参与政治斗争的方式,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理论阐释。审美政治哲学在朗西埃思想中得到最为集中的表达,分析这一政治哲学范式形成的内在理路对于理解和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朗西埃以美学平等切入政治解放的理论致思


朗西埃认为,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主题是处理好人和共同体的关系,以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在力量对比悬殊和等级森严的政治体系中,个人往往被置于分配体系边缘,无法真正作为主体参与政治行动,在政治活动中“失语”“失声”。为此,朗西埃首先从“治安”与“政治”的差异性分析入手,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展开深度批判。在朗西埃看来,“治安”指涉一种可感知者的“地方与角色的分配,以及正当化此一分配的体系。”“作为一种身体秩序,治安定义了做事方式、存在方式和说话方式的分享形式”,并且“确认那些身体依其名称被指派到某些位置或任务上。”“治安”的出场就是为了消弭多样性和歧义性,实现对可感知者,也就是个体在社会中的一种有序配置,以维持社会的平稳运行。当代政治发展暴露出的不平等问题根本上就是由共识性“治安”统治造成的,坚实的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就建立在共识“治安”体制之上。共识“治安”统治试图使那些对治安秩序排斥而撕开政体内部自证的话语、问题和个人变得不可见和不可闻,在共识“治安”的操控下,“感性的分享”决定了参与共同事务的个人配享有分的方式,而穷人、第三等级以及当代无产阶级”等“无分之分”是不具有任何份额的人,其配享权直接被忽视。相较之下,“政治”则是“任何将身体从原先被给定的位置中挪动,或者改变那个位置的目的之活动”,也是一种挑战感知体制的活动,它“使原本没有位置、不可见的变成可见,使那些曾经只有喧杂噪音的地方,能有可能被听见的论述;让原本被当成噪音的声音,成为能够被理解的论述。”


在对二者的比较分析中,朗西埃提出以“歧见政治”作为代替共识“治安”秩序,以此恢复“无分之分”的人民性。“歧见政治”借由假定意义上的不存在,为“无分之分”“重新配置用来界定组成部分、份额之有无的一系列空间性活动”。当不可见的事物变得可见时,当过去只是受苦的身体发出无意义的呻吟变成事关社群“共同体”的清晰话语时,真正的政治得以出场。政治借助异质性的“无分之分”破坏了“治安”的感性分配秩序,使得一度被当作噪音的言说和不被赋予话语能力的“无分之分”能以平等的方式进行自我表达,在新的“感性的分享”机制中建构政治活动的新形式,揭示了“政治唯一的原则就是平等”。以平等为预设的“无分之分”的实践政治主体化行动,不是朗西埃为了创设与民主政治解放相适配的无中生有,而是“无分之分者”由原定经验场域不被认可、不能发声的过程转化为能够体验争议和分歧的政治主体化的形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朗西埃将美学领域的平等行动等同于“歧见政治”的平等化实践。


朗西埃认为,当政治行动以“歧见”打乱、重配“治安”秩序时,可感物的原有分配体制被改变,主体之间原有身份、等级、地位的划分被取消。同时,美学活动同样用有别于政治行动的“歧感”形式,来创造新的共同体感知,“歧感”美学作为一种平等的方式,推动政治民主进程。事实上,朗西埃笔下的艺术实践与政治活动相近,也是一种能打乱社会常范配置的“虚构劳动”形式。“艺术可以不只是单纯地模仿,或反映社会现实,透过创造在可见、可说、可做之间的新轨道,艺术能够改变现有感知呈现模式、发话的形式、及时空的框设、规模与节奏。”当艺术实践扰乱、打断、重组了“现实”的时空配置时,就带有一种“美学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aesthetics)特性。尽管政治和美学活动方式有所区别,但由于二者都以这块具有多重“褶皱”的共同体感知质地为基础来活动,因而能够“以一种身体位于特定空间与在场时间的形式相互连结。”朗西埃预设审美“歧感”赋予美学话语情景合理性需要,以艺术的美学体制创造全新的感觉范式,引导平等话语和平等行动在审美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感性的分享”通过划定共同体中各个部分、各个方位之间的界限,帮助人在社会运动实践中恢复自主性认知,成为“有知者”一员,这种感知配置的重组帮助不可感、不可见、不可知的边缘化群体和社会中的物体有效结合,生成可感、可知、可见的变化。艺术通过调度现实时空的可感知分配,让艺术能成为一种帮助人民觉醒的方式,在直观的艺术欣赏中让观众体验平等,政治主体自然而然变成了审美主体,审美话语和政治本质具有内在共通性,体现为政治“无目的的行动”与审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在不同维度的感知空间上都对感性的分享产生积极影响。


与西方激进左翼理论家相比,朗西埃思想的独特性在于,其对待审美和政治的关系的方式,是以美学平等切入对政治平等问题的研究,将政治“歧见”和审美“歧感”的主体化行动直接同一,使得审美活动直接披上了政治的外衣,美学和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被打通。在艺术识别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审美实践彻底改变了审美主体对于世界的认知,人民可以从最直接、最感性的艺术的美学体制中感受平等,透视人性解放。在政治主体和审美主体直接同一的作用下,朗西埃的美学平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美学的感性学逻辑,并且同时将政治民主实践挪移到审美框架中加以认真审视。在朗西埃看来,艺术在现代主义范式下存在着能够生成政治意义的逆转能量,而相同性质的进程也体现在政治领域中。“政治与美学从来都无法断然分离,强调其中任何一方的纯粹性皆会使两者的面貌变得更加模糊”。基于平等的预设“美学的政治”,同样作为平等的实践,最终指向政治解放。


西方诸多学者也关注到了朗西埃对审美政治哲学的理论探索,如美国教授J.坦克(Joseph Tanke)通过追溯“感性的分享”“美学的政治”“平等的假设”等关键概念全面阐释朗西埃美学政治思想;D.帕纳吉亚(Davide Panagia)在《朗西埃的情感》(Rancière'sSentiments)一书中重点关注了朗西埃如何确认审美与政治作为不可割裂的同一体,在美学实践中如何发挥政治的潜能以实现政治解放目标等。此外,随着对朗西埃审美政治思想中美学和平等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深化,学者们将思路拓宽至与朗西埃有关平等问题的思想对话中,如J.菲利普斯(John WP Phillips)在“平等公理”(朗西埃)和“空集”(巴迪欧)之间形成比较思考;K.巴塞特(Keith Bassett)以巴迪欧的批评为基础,对朗西埃关于政治、主体性和空间的观点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就政治空间的性质、先验性和政治组织等问题进一步展开异质性讨论;J.泰尔沃(Juuso Tervo)对朗西埃和阿甘本的美学政治思想挖掘了主体化过程中潜力与现实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了思考;等等。这些思考深化了我们对朗西埃审美政治哲学的理论把握。






二、朗西埃美学平等思想彰显审美政治哲学范式


朗西埃将政治民主实践挪至审美框架中进行审视的做法,抑或将审美推进政治行动核心领域的努力,代表了当代思想领域对审美政治实践功能探索的整体取向。分析其生成的内在逻辑理路对于推进这一取向至关重要。从根本上看,政治事务应当在实践的“实然”层面体现出对政治文明的“应然”理想诉求和价值批判,这种“应然”正是哲学“是其应是”特质在政治哲学中的彰显,而政治“是其应是”的特质与哲学反思的审美向度密切相关。哲学无法脱离审美,政治哲学也无法缺失审美观照。审美向度内在于政治之中,在当代这一向度愈发凸显,与人们对政治哲学内涵以及审美活动功能的理解密切相关。


1.审美是让政治“是其应是”的内在尺度

哲学作为人存在的自我意识,哲学层面的审美观照意味着对人的本真存在的观照,审美自觉是哲学自觉的重要标志。审美作为价值向度内蕴于政治之中。审美活动对政治活动的意义体现在二者的相互关系中。一方面,政治的目的需要通过审美这一必要环节得以实现。政治的目的是实现人类美好生活。人在审美活动中锻炼了想象理想世界的能力,可以在头脑中构想出一个理想的生活形态,从而使人在现实生活中能以此理想为参照改造现实;与此同时,审美活动锻造了自由的人,自由的人可以对现实周围世界进行改造,使现实世界的样貌向着理想世界的样貌转变,从而使美好生活实现出来。这里,我们重在理解审美活动对人类美好生活之实现的动力方面的贡献。按照黑格尔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里的“理念”可以理解为绝对精神,或有充分能动性的、自由自觉的精神。黑格尔对美的定义可理解为美是唤起人精神自觉性的感性因素。艺术品是承载着美的感性对象。审美是人通过对艺术品的创造或观赏,体验美的活动。康德将讨论审美问题的判断力批判看作是“从自然诸概念的领域达到自由概念的领域的过渡”,即是说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将最终实现自由。自由是人的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的起点。行为人只有当他的行为是出于自由而非其他客观因素时,其行为才谈得上道德与否。政治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被看成是城邦中自由人才可从事的活动。今天参与政治活动的人员数量的扩大也是以被奴役阶级相对地获取自由为条件的。道德行为和作为道德行为之扩大政治活动都是以自由为前提的。政治要想实现人类美好生活的目的,需以自由人的存在为基础,而自由是人通过审美活动达到的,故政治目的的实现需要审美作为其必要环节。


另一方面,政治活动为审美发挥其功能提供基础。人类进行审美活动需要形式和质料两方面的条件。审美活动的形式条件即康德所讲的审美的四个契机,美在满足这些条件时被人感受到:无利害的愉悦、无概念的可传达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和共通感。其中,无利害的愉悦和无目的的合目的性都要求人在面对艺术作品时不能具有功利性,这是在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的。无概念的可传达性和共通感涉及到人与人的交往,因为传达和共通感要以多个主体的存在为其存在条件,通过交往中的人们实现其传达、相通。第一、第三个契机要求生产力的充分发展;第二、第四个契机要求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审美活动的质料条件指的是艺术作品,即美的物质载体,它是人体验美的必要中介。在现代,艺术作品多由职业的艺术家创造,艺术家的存在是以高度发达的分工为基础的。生产、交往和分工是传统政治处理的问题。政治活动为审美契机的出现提供生产和交往两方面的保障,为焕发起人的自由审美活动需要提供基础。审美充当政治实现其目的的必要环节,政治为审美发挥其功能提供基础,这两方面的过程不是一前一后分开进行的,而是在相互作用中彼此交织在一起的。政治活动审美向度的开启以及审美政治哲学的时代出场立足于政治文明的充分展开,而让政治成为“是其应是”离不开审美活动的价值观照。


2.审美政治哲学是对权力政治哲学立场的扬弃

事实上,在政治的诸多领域中都体现出审美的精神,甚至在政治统治中也有许多方面和层面是以美学的方式进行的。审美活动和政治活动彼此交织,为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共同发挥作用。阿伦特认为,为消除缺乏反思和对言语力量的重视所导致的“平庸之恶”,唯有将康德在第三批判中论述的“判断力”概念纳入政治活动。朗西埃对政治进行了重新定义,将政治看作一个“平等的过程”,是对“分配体系重新配置”,其功能在于“使原本没有场所、不可见的变成可见;使那些曾经徒具喧杂噪音的场所,能够具有可被理解的论述”。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艺术具有去蔽的功能,能塑造人的认识能力,将原本不可把握的自然事物转换为可被理解的对象。显然政治在朗西埃那里被赋予了与审美同样的功能。政治被朗西埃理解为是与审美同质的,即都是将具有歧异性的事物统一在一个和谐的共同体中的综合活动。审美政治哲学认为政治与审美有密切的关联,艺术在政治实现其目的的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近代传统政治哲学作为一种权力政治哲学,主要探讨公共权力分配方式,体现人对权力关系的调整以及对其理想生活的反思。在传统政治哲学语境中,权力更多地被理解为对物质资料的支配权。洛克把政府的职能看作保障私有财产的必要组织。经典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旨在维护统治者的经济利益与社会地位。罗尔斯虽然在现代哲学的基础上重新探讨政治哲学的问题,但他对公平正义的关注仍更多是物质财富方面的。学者们把权力理解为对物质资源的占有、分配和使用,企图通过物质资源分配的平等化实现人类的美好生活,然而现实的问题是,物质的相对充盈和政治权利的平等化似乎并没有直接给人们带来理想生活。权力政治哲学的范式在理解追求人类美好生活上是具有局限性的。审美作为人的本体性生命活动,贯穿在人的一切活动之中。只有在“审美”的意义上,人才能消解功利性,摆脱自身异己化的倾向,在对象中确证自身的存在。审美的艺术活动能借助想象性的中介突破生产活动和政治活动的有限性,象征地实现人类能力全面自由发展的理想,进而在理想和现实、自由和必然之间建立联系。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对人类特定的政治活动的审美观照,有利于揭示美好如何成为政治生活目的本身。


3.审美作为理解和建构当代政治哲学的重要向度

如果说政治是通过法律等形式对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做出体系化、制度化的安排,哲学则以反思的方式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本质与理想、价值与原则做出规定,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政治哲学的核心任务就是以思辨的方式来探讨政治事务的本质和诉求、以说理的方法探讨政治价值与政治原则,为人类社会所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提供理由和根据。这意味着,政治哲学在思考现行政治合理性的同时,又要保持对现存政治的超越,彰显理想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辩证法。这意味着,把握政治现实与政治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理解和建构当代政治哲学的关键所在,而审美观照是政治实现“是其应是”特性的关键所在。

政治不是概念,而是人的生生不息的活动。政治归根到底是人的政治,这一点贯穿马克思政治哲学基本思路。基于美学向度反观马克思政治哲学,是一幅观照理想性与现实性、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积极行动的政治哲学图景,这是与远离行动的西方政治哲学传统和政治形而上学理念完全不同的。政治哲学的根基是人的行动及其公共性。我们不仅是要探索政治的“本质”“目的”或“特征”等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要素,更要将政治哲学建立在了对政治意义的追问上。这意味着,政治哲学不能以疏离的、消极的方式去僵硬地看待建基于人类生活世界的政治,而是要实现从私人感觉到共同感,从个体思索到公共化、可交流化的路径,是要实现从“我”到“我们”的逻辑跨越。

在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美学习惯于秉持一种“无功利性”的态度,以批判的立场审视和面对政治,强调对政治保持警惕、保持距离。这种对待政治的消极态度虽然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保留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然而代价却是走向审美主义或乌托邦主义,最终换来的是美学对现代的话语权的让渡与丧失,缺失了审美观照的政治在某种程度上也无法照亮人的生存理想本身。政治的原初点似乎不仅在理性的强制性规范之中,也应在感性的审美共通感之内。在这个意义上,当代政治哲学应该成为能够指导个体之“美”与公共领域“美美与共”相协同、推动个体积极参公众政治事务的思想基础,让主动向公众敞开的哲学沉思、审美及审美经验能够走出“私人化”进入普遍可交流的公共空间,成为人类行动和公共事务领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而建构一种健全的、感性的、能够积极介入人类政治事务并揭示自由解放之美好理想的现代政治哲学范式。






三、探索从权力政治哲学到审美政治哲学范式转换的理论价值


朗西埃致力将审美作为介入政治解放的进路,将美学独具的革命性和批判功能充分发挥,在为平等这一当代政治哲学重要价值提供美学观照的同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当代形态,也拓展了审美政治哲学范式的视野。


1.拓展对美学政治实践功能的理论探索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物质生产的劳动实践出发提出“劳动创造美”的命题,并从人的现实生存境遇出发,观察工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发生分裂的根源,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感性活动对人自由发展的重要意义。如果说“揭示隐含在现实社会生产关系背后的深层逻辑机制乃是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重要思想使命”,那么当马克思强调,“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一切特性的解放”时,实际上马克思已然将具有感性解放特质的审美活动作为实践主体追寻自由的途径与政治行动联系起来。也正因为此,审美感性解放成为众多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观照人类生存现实活动和政治解放的重要视域。在某种意义上,政治本身内蕴审美,特定的政治结构彰显着一定的审美结构。就人类生存而言,政治和美学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一致的,即创造更好的秩序。因此,也正在这个意义上,对美学政治实践功能的探索事实上代表一种回归,即推动美学问题复归到现实的真语境、真问题中,从而揭示政治生活如何真正地进入美学之境。

朗西埃继承了感性解放这条致思理路。他的独特之处在于对审美话语赋予关注社会既定秩序的更替目标,并与政治行动更为紧密地结合起来。朗西埃主张,艺术和政治在本原上是一致的,原则上而言,美学不是伦理的附庸,而天然具有政治性。政治通过主体化对感性的分享进行重新的感性分配;美学重新进行的艺术实践和可感性的分享形式带给艺术以政治的效用。艺术通过感性的形式帮助我们感知生活,这种创造性的表达证实着每个人的能力与我们内在的抵抗力量。这种通过感性的触发能力传达出来的艺术表现形式,才是当下政治的真正议题。


2.丰富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形态

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美学理论并非独立完整的,而是深深嵌入实践哲学之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不断突破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框架,学科视野不断延伸至更为宽广的文化领域,从宏观走向微观具体问题研究,在不断吸取新的科学发展成果基础上继续探索推进,与不同社会语境下的实践相结合衍生出了诸多形态的思想系统。艺术的社会价值与效用、艺术的存在方式及其与现实的关系、现代艺术对传统艺术的超越和转型、艺术的政治实践功能等成为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话语的当代延展。

朗西埃自觉坚守经典马克思主义孜孜以求的人类解放目标、积极拓展美学的政治实践功能,以美学视域探讨平等等政治问题。朗西埃的平等美学不依赖于将美作为审美经验核心要素,而主张“歧感”运作,重塑美学可感知分配机制,这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审美革命进程。朗西埃将平等设想披上带有鲜明政治色彩的外衣引入美学领域,而不是以伦理道德的形式看待平等,使得美学解放的前景更加光明。基于对历史断裂认识的敏锐视角,朗西埃的平等主义美学研究不是把艺术、审美和美学理解为与平等有先天联系的时空现象,而是理解为历史上的构成形式,与重塑分享的价值保持前所未有但又有限的内在联系。朗西埃的美学与政治在“感性的分享”的基础上联结起来,使得对美学平等的追寻带有民主化色彩,艺术和生活紧密相连。将全新的感性分享延伸至生活领域,其理论旨趣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歌颂理性至高地位的现代美学和主张偶然性意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后现代美学的双向超越,为破解当下美学解放思潮的理论困境提供了出路思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形态。


3.拓展审美政治哲学范式的研究思路

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思想蕴含在马克思关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论述中。在政治哲学语境中,马克思以批判黑格尔哲学、重构现代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辩证关系为起点,经过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确立了政治哲学研究的总问题,即作为现代市民社会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统治在探索克服资本统治的现实路径中,马克思确立了政治哲学的价值指向,即共产主义理想,并在这个进程中呈现出对正义、自由、解放等问题的思考。当前国内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研究已经成为显学,学者们对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人类解放思想以及正义理论等展开全面研究,并将这些问题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思考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当代建构,确证和丰富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当代研究视域。然而有一些向度依然处于被遮蔽的状态,如美学。从个体解放到人类解放、从道德正义到历史正义、从革命正义到生产正义,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独特性在于它既具有强烈的现实阐释力,又具有高度理想指引性,可以说,美学向度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马克思始终将审美的艺术活动视为自由活动的典范,他有效地将其嵌入到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社会理想的建构中,这成为观照现实人生存的重要向度,也成为批判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价值原则。考察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生成逻辑,探索嵌入其生成逻辑之中的美学向度,思考美与人的感性存在、美与人的自由解放、美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系以及美与未来社会建构等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朗西埃使审美成为政治理论研究和政治行动的核心领域。他强调,审美先验具有政治功能,政治同样具有审美特性。异质性感知元素的联结,打破旧有的“感性的分享”制度,“歧感”的核心作用得以发挥,从而将不在层级制度范围内的“无分之分”者纳入平等地进行艺术欣赏的范围。朗西埃通过对艺术识别体制中的三种体制进行功能判断,找到了最合适进行艺术分享的审美体制,使得各类主题、人物、形式、风格等置于平等的地位,能在一个平等的表面上相遇、对抗,以之决定艺术和现实公共事务的联系方式,这就是内化在审美中的政治功能的全新表现。朗西埃赋予艺术以可感性经验共享的政治解放功能,在新的生活世界和新的艺术世界的指引下,打破原有共识共同体的统一,建构了以平等为指向的歧感共同体,帮助无知的学生和剧场观众从被原有统治秩序控制的状态中解救出来,有意识的行动起来,赋予审美以政治解放功能。此外,在这个共同体内,当代文学、诗歌、电影、艺术设计等众多艺术表现形式都被包含其中。可以说,朗西埃以介入者的姿态介入政治、文学、艺术和电影。我们可以看到贯穿这些领域的根源来自朗西埃对审美“歧感”的高度关注,借由感性自身特有的“分享”价值,给予美学以全新的平等感受。值得关注的是,“分享”这一概念源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分配”概念,体现了朗西埃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批判继承,朗西埃也由此扩展了美学的概念和价值,使得所有能纳入感性范围内的人、事、物都具有审美之维。朗西埃通过强化“感性的分享”的平等解放功能,使得审美成为政治哲学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使其成为民主政治解放的着力点,从而拓宽了审美政治哲学范式的研究。




—END—

微信编辑:小 晏

文章来源:《世界哲学》2024年第2期

(注释从略)


世界哲学杂志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投稿:http://zxyc.cbpt.cnki.net

● 扫码关注我们

世界哲学杂志
《世界哲学》创刊于1956年,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外国哲学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