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的命运》190:提拔人选 2

文摘   生活   2025-02-03 06:01   河南  

由于杨德斌暧昧的态度,两个人在不愉快中结束了谈话,石祥地怏怏不乐地离开了杨德斌的办公室。

杨德斌内心对这个事的酝酿并没有停止,一个个中层干部在他记忆的屏幕上闪过去,他把他们一个个的排着队,不停地让他们交换着位置。他本人是从基层一步步干上来的,他知道基层的干部最辛苦,所以,他无意识地把基层的支部书记先排在前面,要讲实干精神,这些人都是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但是,这些人的文化水平确实有些欠缺,况且,最关键的是这些人的年龄都偏大了,大部分都已经超过五十岁,按现代提拔干部的三化原则这些人都已经落伍了,再往上提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现在把他们放到支部书记这个位置上已经是照顾他们了,实际上是让他们享受着待遇等着退休。他把机关里政工这一路的科室长扒拉一下,能够提到面上来的也只有陈向阳一个人,基本上各方面都能说得过去,他又是他的直接下属,况且,党委办公室在厂里也是举足轻重的一个科室,把一个党委办公室主任推荐上来当一个副书记也是合情合理的事,但是,他一直都在机关工作,没有基层工作经验是一大缺陷。实际上,他最看不惯的是他那种小气劲,跟他一起出去时即使吃个便饭,只要是他掏的钱,回来他也要找他签字报销,逢年过节到他家都是两只手掂着十个红萝卜,退休后靠这样的人能照顾他到那儿去呢。

扒拉到最后他也没有在政工这一路里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为了维护他的权威和以后的利益,他不得不从生产经营这一路里挑选他比较亲近的人,他首先想到的是鲁三元,要说起来,他这几年对他还是不错的,逢年过节都是几大包几大包地往他家提,平时也是要啥给啥,基本上他私人生活上的事让他给包了,也许物质贫乏年代的苦日子他过怕了,他怕失去这充足的物质供应,他把鲁三元当成了他以后的生活保障,他下意识地把这个位置定格在他头上。当把鲁三元确定为唯一人选的时候他又犹豫起来,他怕他以后忘恩负义,等他退休后不再买他的帐,那岂不是养了一只白眼狼,想到这儿他把收回来的网又撒开,决定重新网一次。他头一天以检查工作的名义到各单位走一圈,不管到哪个单位,在他的言谈话语中都流露出一种隐退的姿态,特别是和鲁三元交谈时他表现得更明显,他说:“我快要退休了,以后不再管那么多闲事了,以后有什么事你们多给厂长汇报。”

鲁三元摸不透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赶紧表态说:“书记,到什么时候您都是我的老领导,我永远听您的指挥,您让我往东我不往西,您让我打狗我不敢撵鸡。”

杨德斌嘿嘿笑笑,说:“以后听不听我的我不敢奢望,你能不忘我,我就很满足了。”

第二天他突然宣布有病住进了厂职工医院专门为他准备的干部病房,刚开始时医院里上上下下忙活一阵子,医院院长亲自陪同他做各种检查,亲自把各科的大夫召集一起,给他会诊一次又一次,护士也不敢怠慢,几乎把护士值班室搬到他病房里,平时因无病人光顾而冷静的干部病房一下子热闹起来,经过全面检查和各科大夫反复会诊,最后得出结论是他的身体没有多大问题。

如果是一般职工的话,像他这种情况大夫的诊断结果只有两个字“没事”,连药都不会给开,当场就给打发走了,但是,对于他这样做是不行的,他是这个独立天地里的最高权威人物,这样做是对领导的身体不重视,再说了,领导怎么会没病装病呢,说他没有病岂不是让领导下不了台,医院经过认真研究给他下一个不疼不痒的结论,并拿出了一个完善的康复治疗方案,在治疗之前院长陪同他的主治大夫认真地给他汇报一次,主治大夫说:“书记,经过各种检查和会诊,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您的身体没有很明显的疾病,可能是由于劳累过度引起的身体不适,虽说没有明显的疾病,但是,也不能轻视,目前您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不及时地加以治疗和调养,您的健康状况会继续往坏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建议您最好还是住院治疗一段时间,治疗手段主要采取康复疗法。”

杨德斌似笑非笑地说:“平常你们都是听我的,现在我来到这儿,该我听你们的了,你们咋说就咋办呀,你们说是不是?”

在场的大夫和护士嘿嘿笑笑,他的主治大夫微笑着说:“书记,有您这个态度我们就好工作了,从现在开始您就要听我们指挥了。”

“好,好!听你们指挥。”其实,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别看现在我没有病时你们对我这么好,等我退休后真正有病了你们对我什么样就很难说了,所以,现在即使没有病在这儿住几天调养一下身体也是对的,省得以后到这儿来看你们的白眼。

在住院期间,他的主治大夫每天都领着几个大夫轰轰烈烈地给他做一次临床检查,护士按时例行给他量体温,测血压,然后给他吃营养药,烤电,针灸,再不然,就是和他聊聊天,逗他开开心。

舒适的干部病房和服务周到的护理并没有使他精神上得到修养,他并没有把大夫怎么给他治疗放到心上,他为弄明白谁和他真正走得最近费尽了脑筋,他揣摩着在他住院期间谁会来看他,又会抱着什么目的来看他,他对别人看他的时间和次数,到拿什么慰问品,以及言谈举止和表情都一一进行分析,一个细节也不放过,希望能从中闻出一点异味,发现一些不忠于他的蛛丝马迹。

下面单位的干部知道他住院后都陆陆续续地来看望他,拿的东西慰问品在病房里都堆成了小山包,他看着这些慰问品又欣喜又犯愁,欣喜的是在大家心目中还有他这个书记,犯愁的是别人拿这些慰问品又成了他的累赘,平时粗茶淡饭吃惯了,这些精制的补品他享受不了,都拿到家去既影响他这个书记的形象又碍事,实际上他需要的不是这些慰问品,他需要的是别人对他的一片忠心,但是,你真要空着手来看他,他心里又会不痛快,又觉得你对他不是忠心耿耿,在他心目中忠心已成为能用价格衡量的东西。

这些提取忠心后的慰问品对他来说已成为一堆废品,他面对这些废品费了半天心思,终于想出来一个废品再利用的好主意,他想何不来个借花献佛呢,他把陈向阳和厂工会的人叫来,让他们拿着这些东西代表他去看望住院的职工,弄得住院的职工对他感激涕零。

鲁三元这几天老失眠,只从杨德斌住院前撂给他不冷不热的几句话后他心里一直惶惶不安,如果这些话放到别人身上,可能像一阵微风一样根本引不起半点的震动,但是,对于他这个善于揣摩领导心思的人来说就格外地刺激,他想是不是杨德斌觉得他和石祥地走得近了,和他走得远了。平心而论,他是靠近杨德斌这一边的。尽管他善于攀缘附会,但是,除了工作之外石祥地总是让他难以接近他完全意识到他和石祥地就不是一类的人,从内心里就无法和石祥地接近,和石祥地打得热乎完全是出于上下级的关系。

杨德斌就不一样了,他觉得从根上能和他连在一起,所以,即使杨德斌成为一根稻草也要牢牢地抓住他,况且,他现在还是一棵活着的大树。为了消除杨德斌对他的疑虑,在杨德斌住院期间他特别殷勤,几乎每天都往医院跑一趟,每次去医院总要带些东西,汇报工作上的事也比平时更详细了,有时陪他聊天聊到半夜才回去。这种情况往往给别人一个假象,好像书记带病还坚持工作。

护士担心杨德斌休息不好,就婉转地赶走,杨德斌总会在一边说情,“不碍事,不碍事,让他再坐一会儿。”其实,杨德斌耐不住晚上这一段的寂寞,希望他在这儿多呆一会儿。这个时候两个人都很感动,他感动他忠心他,他感动他重视他。虽然在他住院期间陈向阳也是跑前跑后地服侍他,但是,在他心目中陈向阳的功劳就没有鲁三元的份量重,因为党委办公室就是直接为他服务的部门,陈向阳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做的,而鲁三元所做的一切都是额外的奉献,是对他忠心的表现。

未完待续

相关链接:王世录长篇小说《国企的命运》连载


卉声卉色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