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的命运》189:提拔人选 1

文摘   生活   2025-02-02 06:00   河南  

经过两年多的开发建设,小马庄油田已经初具规模,原油产量蒸蒸日上,采油八厂又一次迎来了创业的高峰期。在全油田勘探开发形势没有长足进展的情况下,采油八厂取得了这样的成绩显然是一付兴奋剂,为了促进全油田原油上产,局党委决定在采油八厂召开全局现场经验交流会,这也是局里给采油八厂的最高荣誉。

说实话,石祥地接受这个荣誉时有些诚惶诚恐,他觉得采油八厂只不过脚踏实地地干了一些日常该干的工作,除了这些,其它没有什么经验可总结的,但是,既然上面组织决定的事他不得不执行,只有硬着头皮编写经验材料,认真布置会议现场。经验交流会现场设在俱乐部,从厂大门到俱乐部的路两旁红旗招展,俱乐部门前锣鼓喧天。他读着发言稿时心里不停地在打鼓,汗珠不停地从脸额上渗出来。

他坐在主席台上没有感到有丝毫的荣耀,似乎在接受大家的审判,审判着他的一言一行,窥视着他的内心世界。他感觉到眼前的一切都被放大了,扩音器放大着他的声音,这个会场放大着他的成绩。听着领导的表扬他心虚,他焦躁不安。

会议在一片幻觉中结束了,石祥地的心也终于沉静下来,他独自坐在办公室里若有所思地抽着烟,一种危机意识油然而生,他意识到资源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必须有资源接替,不是小马庄油田接替性地投入开发生产,即使我石祥地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实现原油产量再增长。如果没有原油产量的增长谁也不会来这儿让你总结经验,什么这经验那经验,你做的再好,在别人眼里都是狗屁经验,一分钱不值。进而,他由资源想到了人,什么事都是人干出来的,埋在地下的资源不会自动冒出来,必须靠人去发现,去开采,这些都必须靠脚踏实地干事的人静下心来一点一点去做,靠造声势,玩形式是弄不成事的。资源接替固然重要,人才的接替也依然重要,应该把有真才实学的人推到重要的岗位上来,让他们担任更大的责任。

经过深思熟虑,他觉得尚问天和曾亿都已经成熟,应该往上提半格,目前也正是个机会,即使不能把两个人都提起来,也应该提起来一个,想到这儿一丝愁绪缠绕住心头,因为在这个事情上他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况且,推荐人选也必须通过厂党委会研究通过后才能报到上一级组织部门,涉及到干部问题必须经杨德斌拍板后才能定妥,在推荐人选问题上他的意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在这个问题上有什么想法石祥地全然不知,他决定和杨德斌深入交谈一次。他和杨德斌的交谈像拉家常一样,他说:“书记,我们厂这几年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我们有一帮真抓实干的干部,有一支吃苦耐劳的职工队伍,这都是得益于平时队伍的作风建设。”

杨德斌听着这不卑不亢的恭维像往心里灌着蜂蜜,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布满脸额的皱纹像花瓣一样四处绽放。显而易见,石祥地把功劳都归到了他头上,因为队伍的作风建设是他管的,当然,他也当仁不让,所以,他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石祥地的恭维,在接受的同时也不免客气一下,他说:“主要还是你领着干的,但是,没有一个好的环境也不是那么容易干啊,就像烤面包一样,如果没有合适的温度,再好的面包师也烤不出来香喷喷的面包。”

石祥地听出了他的话音,又把这个烤得香喷喷的面包塞到他嘴里,“这几年您对我的工作支持很大,没有您这个坚强后盾,恐怕我工作起来要难得多。”

杨德斌得意地一笑,说:“功劳是大家的。”

石祥地觉得给他迷魂汤灌得差不多了,把谈话转到正题上,“是啊,要说出力最多的还是下面的干部职工,特别是一些中层干部,他们为采油八厂的发展都付出了很多,我们也应该为他们的事考虑考虑呀,要不然,我们作为一级组织对不起他们呀。”

杨德斌顿时用疑惑替代了满脸微笑,问道:“你的意思是?” 

“书记,您看,现在我们厂的形势也不错,正好是一个机会,我们是不是往上推荐一两个干部?”

杨德斌表情平静下来,心想,今天你是为了这个事呀,其实,他也早有这种想法,只不过在他心目中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他也一直没有提过这事,今天石祥地把他逼到了戏台上,他不得不充当主角往下唱,他试探性地问道:“你觉得谁比较合适呢?”

石祥地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直说道:“我觉得尚问天和曾亿都可以往上推荐,这两位同志都不错,要文凭有文凭,要能力有能力,又比较年轻,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两个的人品都很正派,工作也比较踏实。”

杨德斌的脸阴沉下来,连续吸好几口烟才说话,“这两位同志是不错,但是,他们两个都是搞生产的,恐怕一下子推荐两个搞生产的不合适吧。”他说着心里想着,你这不是明显地藐视我的政工这一路的工作吗,刚才还说队伍作风过硬呢,怎么轮到提干部时净提你手下的生产干部呢,难道我这政工一路的干部在你眼里都不值钱。

石祥地问:“书记,您的意思是不是要推荐一个搞政工的?”

石祥地这一问还真把杨德斌给问住了,他仔细想一想,政工这一路还真没有合适的人选,起码在他比较亲近的人中还找不出来一个能够入围这个圈子的,但是,也不能都按你石祥地说的办呀,如果都按你的意见办,那我这个管干部的书记岂不是一个聋子的耳朵,成了摆设了吗,同意也好,不同意也好,目前都不是最好的方案,最好的办法是拖,他沉默了好长时间才开口说:“这个事嘛,等一段时间再说吧,我觉得现在时机还不太成熟。”

未完待续

相关链接:王世录长篇小说《国企的命运》连载


卉声卉色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