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开展以来,我省各地聚焦构建“八带百廊千明珠万里道”格局,按照《浙江省高品质水美乡村建设指南》有关要求,通过“强基础、提颜值、增活力、促共富、河长治”等综合措施,全力推进高品质水美乡村建设。今年我省建成高品质水美乡村264个,累计完成水利投资4.8亿元。
为高质量推进全域建设幸福河湖、绘就“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新画卷增添河湖底色,近日,省河长制办公室公布了2024 年度高品质水美乡村典型案例,杭州市西湖区何家村等 36 个乡村光荣上榜!
向上滑动阅览
河湖生态空间价值转化路径清晰,
具备“水美、水活、民富、村强”特质,
彰显着江南韵、文化味、
水乡情的共富图景……
仔细翻看这36个乡村的“简历表”,
它们都是各美其美的特色村,
可在全域幸福河湖建设统一“指挥”下,
又呈现出美美与共的动人景象,
真是又出圈又出彩!
宁波江北区鞍山村依托“两线夹一山、古道连其间”的自然生态格局,大力提升旅游服务能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并吸引高附加值、高整合性的文创企业,形成了以构城安屿、墅家安山社、老樟树为代表的一系列精品民宿,实现水美乡村项目与现代农业、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衢州龙游县溪口村在保留现有滩地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基础上,结合亲水绿道、亲水平台、埠头等工程建设,将溪口村两岸众多景点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全面提升改造沿线的生态景观,呈现出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绿色河湖生态画卷。
舟山普陀区路下徐村依托独有的海岛自然风光,以“活水之乡、花野之趣”为设计主题,引入“浔陌拢上”“稻满溪”“归园田居”等特色项目,打造一个符合新型海岛村庄特征的“网红打卡地”。累计开展20期路下市集,吸引游客人数超110万人,带动周边旅游收入超1200万元。培育农创客160余人,解决就业600余人次。
创新建立“共富工坊+村党组织+第三方运营+商户+农户”的互助模式,湖州南浔区荃步村通过引入第三方运营团队、建设乡村振兴运营中心等方式,为周边果蔬种植大户、餐饮户和低收入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2022年以来共吸纳周边45名村民就业,人均月增收2600元,村集体年均增收10万元。
金华义乌市李祖村依托“德胜古韵”田园乡梦精品线,引入青年创客发展乡村旅游。2022年,义乌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在李祖村正式成立,创客从“单打独斗”到成为“项目合伙人”抱团发展,通过创客空间、乡村研学、非遗项目等多业态布局,提高整体竞争力。
杭州富阳区江洲村精心打造“烟雨桐洲”水上游线,通过农旅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桐洲岛“水、陆、空”产业繁荣和民宿产业兴起,成功引入51CAMP和墨桐影舍汉服摄影等知名品牌。先后举办“富春山居·味道山乡”“欢乐游杭州——春天盛会”“杭州市大学生旅游节”“亚运会两周年倒计时启动仪式”等一系列活动。
嘉兴海宁市海潮村精准把握年轻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引入融合海宁潮文化元素的村咖“深蓝计划·礼堂”,巧妙联结“新潮”与“江潮”,“绿地”与“秀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2024年观潮节、国庆期间,共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带动经营性收入超20万元。
台州临海市牛头山村做优特色农业,建立现代农业观光园,种植柑橘、葡萄等特色水果,供游客观光采摘。同时,围绕特色渔业,规划建设养殖三文鱼、中华鲟等标准养殖场50多亩,配套发展垂钓、休闲、观光等增值服务,实现村集体收入增收50万元以上。
温州永嘉县源头村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复原岩坦溪源头村至前溪村段“船工文化”,通过打造多个埠头、舴艋舟、舴艋舟文化馆等方式,将已消失30余年的舴艋舟及航道复原。
绍兴柯桥区叶家堰居依托鉴湖特有水资源禀赋,联合区文旅集团打造“鉴湖里”乡村振兴先行村项目,通过融合黄酒文化、年轻酷玩和非遗文化等三大消费体验场景,开发鉴里荟时尚创意街区,盘活村居闲置资源,带动村居就业50余人,累计吸引游客80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达到5万余元。
丽水龙泉市溪头村是近现代龙泉青瓷的发源地,全球首个陶瓷类人类非遗“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传承于此。该村每年组织20场以上的“不灭窑火”活动,让青瓷龙窑重燃窑火,艺术化再现“人类非遗”。
来源:省河长办、厅河湖处,杭州市林水局、宁波市水利局、温州市水利局、湖州市水利局、嘉兴市水利局、绍兴市水利局、金华市水利局、衢州市水利局、舟山市水利局、台州市水利局、丽水市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