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长大了
文/周继红
因儿子要搬新家,我和他爸爸在元霄节前来到了儿子的工作地广州,正好元霄节巧遇双休日,这样儿子不用请假就可以陪我们一起购物旅游,一举两得。我们下午到高铁站,儿子已经在出站口等着了,见到儿子,爸爸就说儿子做为东道主,虽然还没成家也要尽地主之谊,这几天的吃住行就由他统一计划安排。
2月3号下午到广州,2月6号早上离开,总共待了不到3天时间,除了4号上午为新房添置物品外,其余时间都在品尝广州美食和游览广州美景,儿子在这短短两天时间内,带我们品尝了广州特色美食和广州市内多个旅游景点,时间安排的非常合理紧凑,没走冤枉路,没花冤枉钱。
两天内,儿子带我们喝了广州早茶,吃了最具广州特色的美食:豉油黑粽鹅,始创葱油鸡,香煎手打墨鱼饼,士多啤梨咕噜肉,酱黄瓜,姬松茸炖土鸡,红糖姜水汤圆,蒜苗炒台山菜花。还去了一家当地人开的正宗粤菜馆,不知道是过节原因,还是疫情结束后的报复性狂欢,这家店竟不接受电话预约,要到地方当面进行排队,我们下午6点到地方,只见大厅里已座无虚席,外面或坐或站也有很多等待的人,餐馆有专人负责排号叫号,我们排到了80号以后,人多反而更加激发了我们品尝美食的耐心,
好在店大桌多,也挺快,9点多我们就吃上了饭。
除了吃就是玩,儿子为了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看到最多的景点,提前选好景点路线,是坐地铁方便还是打车方便,并在头一天晚上就在景点集中的地方订好酒店,两天时间里,我们报复性观景:一个下午就看了陈家祠堂,农讲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馆,越秀公园,中山大学(儿子读在职硕士的学校),还看了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南越王博物馆。
正月十四晚上又夜游珠江,去了最浪漫的打卡地—广州标志性建筑小蛮腰。正月十五晚上,正赶上广州文化公园举办元霄灯会,这也是三年疫情结束后的第一次灯展,尽管细雨蒙蒙,也挡不住人们观灯的热情,人们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来,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以兔子灯为主打的各种各样的花灯把广州的夜空装点的分外妖娆美丽,一扫三年疫情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霾,终于可以呼吸到自由的空气,感受生活的美好。
在广州两天的行程,真切感受到儿子长大了,虽说儿子都二十多岁了,但在妈妈眼里始终是长不大的孩子,加上他从小性格腼腆内向,不爱说话,不善言辞,我就一直觉得儿子不够成熟老练,无论做什么都不放心,但这两天来广州的行程安排,都计划周密妥当,吃到了广州特色美食,并在最短时间内游玩了最多的景点,还很会照顾妈妈,我因为视力不好还路盲,每到一处,无论是该拐弯了,还是去洗手间,儿子必定会在出口等我,不至于我找不到他们,我们从广州返程去高铁站时,又贴心发来了路线图。
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工作这四年来,我没有一天不操心他,担忧他孤身一人在异乡漂泊,无亲无故,无依无靠,没人做饭,没人嘘寒问暖,加上三年疫情更是让人揪心担忧。自从这次去了广州后,回来就再不担忧了,经过了几年时间的历练,现在儿子确实长大成熟了,可以独挡一面为父母遮风挡雨了。儿子现在像许多在一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一样,每天像个陀螺不停的转,平时要上班,双休还要去学校上课,总书记曾寄语年轻人:只争朝夕,不负时代,不负韶华,捋起袖子加油干!
年轻时代就是拼博的时代,此时不拼博更待何时?很喜欢的一段话:别想太多,好好生活,也许日子过着过着就会有答案,努力走着走着就会有温柔的着落,春在风里,花在枝上,所有的美好都在路上。
人生很漫长,无论什么事,上学、工作、婚姻,都不要杞人忧天,把答案交给时间吧,生活是晨起暮落,日子是柴米油盐。平淡的过着,简单的活着,风来听风,雨来听雨,人生有味,随意就好,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天。
作者:周继红:河南内乡人。一个外表普通、内心浪漫的六零末女士,写暖心的文字,治愈孤寂的心。曾在报刊杂志网络发表过工作类和散文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