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粤语骂女人,
使用频率最高的莫过于“八婆”。
从8岁的小学生到80岁的老婆婆,
都可能被骂为“八婆”。
粤语中“八婆”究竟指哪几种“婆”?
这个带有贬义色彩的名词,
其实富有内涵滴。
旧时,出门赚钱、做工谋生的女性都是底层女性。打小人婆、补衫婆、喊口婆、浴婆、媒婆、梳头婆、大妗姐、妈姐婆,这八种职业女性,称为“八婆”。
粤语俗语中有一句:“唔做中,唔做保,唔做媒人三世好”。
媒婆就是媒人,即相当于现在各种婚恋网的“红娘”。许多婚庆场合的大妗姐,兼做媒婆这一行。媒婆不只是一个介绍人,也是整个婚姻过程的说客、跑腿、筹办协作者。
这么说来,其实真不好做,日后夫妻有什么不和顺的,还会找回媒婆投诉,所以才说“唔做媒人,三世好”。
广东人操办喜事时,女家要聘用女人侍候新娘,叫大妗姐。大妗姐精通各种礼节,非一般人可以胜任。
婚庆那天,她要为新娘梳妆打扮,引导新娘拜堂,在洞房铺床叠被,在酒席间斟酒献茶,闹新房时,还要替新娘解围。
打小人是广东的旧俗,将一些平常喜欢挑拨离间、无是生非及昧着良心做坏事的人叫“小人”。每年“惊蛰”这一天,要“打小人”。
清光绪到民国这段时间,西关出现了专门“打小人”的行业,做这一行的多半是老妇人,所以叫“打小人婆”。
她们根据雇主描绘的“小人”形象,信手剪出一个有鼻有眼、十分逼真的人形纸公仔,先敬神点香,然后脱下鞋,一边振振有词说着“小人”的名字和生辰八字,一边用鞋底痛打纸剪“小人”。
经常看 TVB的人,几乎都会听过经典的打小人口诀。
打你个小人头,等你有气冇订唞;
打你个小人面,等你成世都犯贱;
打你个小人眼,等你考试零鸡蛋;
……
针线活好的女人坐在街边,挂个“补衫”或“缝衣”牌,即可坐等生意上门。她们,被称为补衫婆。
喊口,就是哭丧。办丧事时,请一个“喊口婆”来哭灵,是广东一些地方的旧俗。
喊口婆、仵作佬(又叫棺材佬,专门收殓死者)和抬死人举灯笼的乞丐被人称为“三下人”,极被看不起。喊口婆每天要哭3次灵,不仅要哭得有眼泪有鼻涕,还要把丧主告诉的喊词,编成韵调,哭得音韵感人。
刚生下来的婴儿,要洗身换新衣,有经验的女人,专门从事此项“洗礼”,故叫“浴婆”。当好一个洗身婆很不容易,既要懂规矩,又要手脚麻利,稍微有点磕碰,不仅主人不高兴,利事封没有了,而且她以后很难再接到生意了。
旧时没有美容院,梳头美发就要找梳头婆了。善于梳妆的梳头婆会在在街上摆档,能理出各种发髻,还要兼做修眉、拔毛等。
广州话“妈姐”泛指女佣,做妈姐最多的是来自顺德的“自梳女”(终身不嫁的女性)。
当年的顺德妈姐,忠心周到,很受广州大户人家的欢迎,有的终身跟随侍候一家人,带大了儿子再带孙子,成了半个家人。
但是现在,在广东,八婆除了是“好管闲事”的意思外,还夹杂着骂人的意味,港剧也有非常多用八婆骂人的场景:
比如:
所以,千万别乱说!
文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恩作者的辛勤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