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指南14:真正成功不在于懂多少,而是你能够运用多少

旅行   2025-01-24 18:04   新疆  

真正成功不在于懂多少,而是你能够运用多少


这个地方的增上戒学,没有详细的把菩萨戒的内涵说出来,但是它把声闻戒跟菩萨戒的四种差别作一个比较。

我们中国佛教是所谓的大乘佛教,所以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声闻的戒体跟菩萨的戒体。这个时候你要透过学习跟思惟,把这两种戒融合在一起,否则你自己都自相矛盾。古人常说:以大融小,无法不大。你如何用整个大乘的菩提心、观照力,来融通所有的小乘戒法?这当中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你的目标在哪里,你就知道你要偏重什么戒法。我们经常讲:你一定要先有目标,你来生是希望一个什么样的相貌?你到底要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这个目标是很重要。

第二个,你的观照力。我们看看这四种的差别,诸位看整个菩萨戒的殊胜,都是菩萨要善权方便,你要有判断力。

我们学了《摄大乘论》很多的教法,但是每一个人学完以后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不是每一个人学《摄大乘论》产生的效果是一样,都不一样。为什么会有差别呢?我们这样子讲好了:一个人的成功、失败,你对教法的理解,这只是一个基础,重点是你如何去运用这些教法?我们看世间的成功,你看王永庆,小学没有毕业;李嘉诚居士,小学也没有毕业;爱迪生发明大家,他小学一年级都没有毕业:但他们的成功惊人。为什么?他知道的不多,但是他能够善巧的运用。

所以真正的成功,不在于你懂多少,而是你能够运用多少。比如说观照力,如果你今天学了《摄大乘论》,你对内心的观照,你还是告诉自己:我烦恼实在是很重。那你烦恼果然是很重。因为这个烦恼你一直观察它是真实的、很重,那你一观察下去就加强了嘛。那你观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烦恼就淡薄了。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情:有为诸法是仗缘而生的,你内心正确跟错误的观照,对内心会产生一种不同的影响。

所以如果你读完《摄大乘论》以后,你还是认为你烦恼很重,那这个佛法你不会运用,很可惜啊!所以诸位要知道:《摄大乘论》是一种文字的《摄大乘论》,你要把这一部论,转成你内心的《摄大乘论》。所以知识不在多,在于你会不会运用;一个会运用知识的人,他就是趋向于功德。你只是懂这个知识,你不会去运用,那你这个叫做栽培善根。所以我们讲,不要说大小乘的教观,其实生命就是无量的抉择,你每一件事都要去抉择,这件事该不该做?做到什么程度?你每一个抉择,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也就是说,你如何来经营你的生命?这是你的重点。当然你必须要学习很多的教法,让你的知识开阔,然后设计一套你自己要的菩萨道,在短暂的生命当中,你要如何的把今生作最大的发挥。人身难得,你得到这个人身,又有因缘出家,这种机会不多的啦。但是,不是每一个人出家的结果都是一样,绝对不是的。因为每一个人对佛法的运用是不同的,所以每一个人出家的结果是不一样。我们经常说:出家有多少功德多少功德──那是就着成功的人才有这种功德;你要是失败的话,你就没有这种功德,也有很多人出家以后是堕三恶道的。

所以,你如何运用你的观照力,来施设、布局你的菩萨道,从这些教法当中,你应该去思惟:你如何运用这些你所知道的知识,然后变成你生命的观照,来引导你的生命?这个是我们学《摄论》的目的,大家应该要好好的想一想。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里。

——摄大乘论


 净界法师讲法目录合集 

净界法师视频音频下载

(网址复制到浏览器打开
http://www.foyin.tv/down/jjfs.htm

http://www.pcfoyin.com/down/jjfs.htm


点“阅读原文”回菜单

. 

一路西行amtf
一句弥陀法中王,无边妙义广含藏。 十念往生成正觉,不在世间论短长。 非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