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指南13:修学佛道的三个重要内涵

旅行   2025-01-31 16:49   新疆  

修学佛道的三个重要内涵




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要开发见识。无真实为生死心,饶你有志气力量,只作世间豪杰,断不能为出世圣贤。无真实刚骨,饶你要出生死,决被情欲牵,熟境迷,利名移夺,魔患埋没去。无真正见识,饶你怖生死,勇猛直前,必被邪师恶友引诱,轻安少得萦惑;或堕光影门头,或坐知见窠臼,乃至或以味禅为功德,或以空寂为家乡,极胜亦流入二乘权曲境界,无由直趋菩提。

长行分成两科,第一科是总标,第二个别释,先看总标。

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要开发见识。

在第一科蕅益大师讲到,我们要修学佛道呢有三个重要的内涵:第一个、你要能够真为生死发菩提心,出离心、菩提心,第一个。第二个、要具足刚骨,你要有坚定的行力。第三个、要开发见识,你要能够明白诸法实相。这个具足刚骨是偏重在行门,开发见识是解门,这两个。这三个内涵蕅益大师把它详细说明。

无真实为生死心,饶你有志气力量,只作世间豪杰,断不能为出世圣贤。

那么你在修学佛法当中你根本不想出离生死,你为什么拜《八十八佛》、为什么诵《楞严经》、诵《楞严咒》呢?你下辈子想做大国王。那么虽然你有远大的志气力量,那你只是在世间得果报,不能做出世间的豪杰、圣贤,因为你内心当中根本不想了生脱死,没有那个动力来趋向于圣道,那最后是在有漏世间得果报。

无真实刚骨,饶你要出生死,决被情欲牵,熟境迷,利名移夺,魔患埋没去。

说你内心当中真正知道三界是苦了,想要解脱三界的果报,说这个下辈子给我做大国王、转轮圣王我都不要了,我一心一意地要追求佛的无漏涅槃、大般涅槃,这涅槃当中那种没有烦恼、没有罪障、没有老病死的境界是最大的归依处,你内心当中有一个这样的认识。但是你缺乏刚骨,没有那个坚定的行力,这个时候五欲的境界刺激你的时候,你就退转了。

这个我们看《高僧传》,历代的祖师有一个共同特色,就是要有刚骨。你看印光大师,有人问印光大师说,我们念佛的时候就是起烦恼,要怎么办呢?这起烦恼我又不想念佛,应该怎么办呢?印光大师说这个时候,不能念要他念、烦恼不能断要他断,就是行力,强迫自己那个坚定的行力。这个行力的栽培跟一个人的行门有关系,一个行门做得多的人,你经常拜佛、经常静坐,加强你的专注力,这个人行力会强。你一天到晚散散乱乱,你的行力会薄弱,它有这样的差别。所以这个刚骨跟禅定,当然这个禅定要有持戒做帮助,跟戒律有关系,你经常训练自己去专注的时候,这个人念力强,刚骨。

无真正见识,饶你怖生死,勇猛直前,必被邪师恶友引诱,轻安少得萦惑

说你这个人也知道三界的生死是痛苦的,你有很大的行力,但是呢你不明白生命的真相,那么你也不知道一个人他为什么会堕落、一个人为什么会成就,被这个邪知邪见的师友所引诱,被内心的轻安少得所迷惑。这个邪师恶友是外缘,外在的因缘,这个轻安少得是内因,内心的境界。什么叫轻安少得呢?蕅益大师把它开展出来,三种:

一、或堕光影门头,或坐知见窠臼。

我们一个人在修专注的时候,从一个散乱心到未到地定,那有很多很多的光影门头。就是你这个心本来是散散乱乱,你开始专注了以后,这个时候真妄交攻,会把你内心当中的烦恼逼出来,犹其是看到什么、看到什么,每一个人烦恼不同,看到的境界会不同。《楞严经》五十阴魔就解释,贪烦恼重的人修禅定他容易看到什么境界,嗔烦恼重的人他看到什么境界,各式各样的。那么如果我们不能够知道万法唯是一心,心随境转,那你就出状况了。

二、“或坐知见窠臼”

前面的境界的干扰是烦恼引生的,这是一个邪见,有些人他能够解脱烦恼但是他生起邪见,或者是断见、常见。他打坐以后,在禅定当中他也想出一个道理出来,但是是邪知邪见,障碍他的圣道。

我个人的看法,一个人要解脱知见的窠臼,你这个学习的态度谦虚一点对你有极大的好处。你愿意能够听听善知识的开导,就算你过去有一些不好的思想来障碍你,但是你容易超越。骄慢的人他过去熏习一些外道的思想,他不容易超越,就有这样的差别。所以这个古德说谦受益,满招损,这句话讲得很真实。谦虚的人得到利益了,骄慢的人他损伤了,是这个意思。

三、乃至或以味禅为功德,或以空寂为家乡。

当然,禅定是成就圣道的必经过程,断烦恼不是在散乱心,但是在禅定当中呢我们容易以味禅为究竟的功德、以空寂为究竟的家乡。这个味禅是讲四禅,四禅当中有殊胜的三昧乐,三昧的法味,这个时候你很可能就——唉呀,这个就是我的本来面目,殊胜的三昧乐。或者是空寂,这个空寂就更微细了,它那个空寂是不苦不乐,舍受,内心一片寂静,这个四空定。但是四空定的定太强,智者大师说在这个四空定当在“为三昧酒所醉”,在禅定当中如痴如醉,他有定无慧、没有观慧,这也是一个障碍。为四禅或四空所障碍。最好,极胜亦流入二乘权曲境界。你顶多就是证得空性入无余涅槃,很难趋向于无上菩提。

如果我们今天刚出家,看到蕅益大师这段开示,你可能会不以为然。你说,修行成佛之道那么多障碍啊?烦恼障碍你,邪见障碍你,这是很粗的。你解脱烦恼邪见以后,禅定的三昧乐这也是一个关卡,障碍你。好,禅定你也能够解脱过去了,这个二乘的空性、大乘非佛说,它也会障碍你。这三道关卡。

如果我们学习佛法久一点,你看看你自己,看看你那些同参道友,你会发觉,在这个末法时代不要说成就圣道,就是能够保住你的大乘善根就不容易,就是你现在还在大乘的跑道中跑的,就不容易。

不是被烦恼邪见障碍,回去了,那当然这是很粗的;哦,有些人有修禅定,修禅定只是一昧的无分别住,不能开发智慧。我们成就圣道是以智慧成就圣道,三世诸佛是以般若波罗蜜成就圣道,不是以禅定。一般人修行,唉呀打妄想太辛苦了,我这内心无分别住,慢慢慢慢第六意识变得懒惰了,他不想起观了:禅定多好,内心寂静住。但是“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这句话你要知道,诸佛的正遍知海不是无分别住能够生起的。你不忆佛念佛,不思惟阿弥陀佛的功德,你不能跟弥陀相应,只是无分别住不行的。禅定也障碍你,空性也会障碍你。无由直趋菩提,不容易的,你要解脱这三种障碍。

☆☆☆
最后总结:但以生死心,勇猛不退心,广大弘远心,亲师习正法,必能亲悟入,知我言不诬。

这个修行,蕅益大师提出三点,第一个、生死心,第二个、勇猛不退心,这是刚骨,第三个、广大弘远心,正见。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这三种功德的成就,“亲师习正法”这点很重要,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很重要。

大乘的善根的成就熏习正法很重要!

我们看经典上说,说这个人栽培大乘善根,造了罪业,做了一只狗,他从狗的果报解脱以后,遇到一个阿罗汉,七天证得阿罗汉果。他前生还是一个狗,但是他佛法有善根,得到人的果报以后七天证得阿罗汉果。说这个人他信奉外道、不相信佛法、不明白道理,他只是修福报生天了,天享完以后来到人间,原封不动,什么果报也没有,什么出世的功德也没有。所以说呢,在生命当中如果我们不要有短见,成佛之道啊,亲师习正法是一个成败的关键。一个人他为什么能够生起生死心,他为什么能有勇猛不退心,为什么能有广大弘远心呢?不断地熏习佛法,这点是关键。

☆☆☆

我想我们这一路研究过来,我想应该大家会有一个心得。说释迦牟尼佛的法有三个时代:正法时代、相法时代、末法时代。当然正法时代有外道,有各式各样的邪知邪见,但是那个时候佛陀住世,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住世,邪见不能干扰佛弟子。因为有邪见出现,佛陀的大威德一下子就破解了,所以佛弟子在佛法当中障碍少,因为有问题直接问佛就好,直接问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问阿罗汉,就没事了。

但是正法时代过去了,那些大威德的佛菩萨都灭度了,相法时代也过去了,到了末法时代,这个就有问题了。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知邪见、各式各样的邪知邪见都出现了,那么大威德的菩萨都入灭了,谁也不知道谁说的话是对的。我们一个末法时代的修行人的障碍——佛教界思想混乱,不知道谁说的是对的,干脆都不要修行了。欲知山上路,要问过来人,这个上山的路,你说是这样走,他说是这样走,他说是这样走,是怎么走呢?

我想我们今天能够把《灵峰宗论》学习过一遍,你应该知道怎么走,它能够在末法当中思想混乱的时代,抉择出一条正确的、圆满的成佛之道

我个人看法是这样。蕅益大师在这个末法时代他点出一分的光明,如果我们把蕅益大师的法好好地学习,你可以知道一个消息,这个成佛的消息出来了。而这个佛法的正见,这个因地的正见会影响到你未来的果报,这第一步是最重要的。你第一步踏错以后,你后面就错得离谱了,就错得很离谱了。所以我们实在是很感恩蕅益大师的慈悲,留下这样正确的教法给我们作指导

好,我们回向。

——《灵峰宗论导读》


 净界法师讲法目录合集 

净界法师视频音频下载

(网址复制到浏览器打开
http://www.foyin.tv/down/jjfs.htm

http://www.pcfoyin.com/down/jjfs.htm


点“阅读原文”回菜单

. 

一路西行amtf
一句弥陀法中王,无边妙义广含藏。 十念往生成正觉,不在世间论短长。 非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