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塔友谊长河中的“文化使者”

文摘   2024-09-10 00:24   塔吉克斯坦  
中-塔
文化使者

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有诸多本土中文教师正在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默默奉献,扮演中外“文化使者”的角色,积极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在塔吉克斯坦,胡塞尼(Asozoda Khusayni Narzullo)便是其中一员,作为中塔友谊长河中的“文化使者”,他以独特的方式,默默地为中塔友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图片一:胡塞尼身着中华传统服饰


01

小时候,胡塞尼就对语言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当他接触到中文后,中文那独特的文化魅力深深吸引了他。于是,在他踏入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后,毅然选择了中文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主修汉语-塔吉克语翻译。在这里,他不仅开启了一段中文之旅,更在字里行间中,悄然编织着属于自己的跨文化交流之梦。
经过不懈的努力,胡塞尼顺利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HSK),还凭借出色的表现拿到中国政府奖学金,前往复旦大学深造。在复旦大学的日子里,他更加深入和系统地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这段经历不仅让他的语言能力有了质的飞跃,更让他对两国文化的交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图片二:胡塞尼在大学参加比赛

毕业后,胡塞尼怀揣教书育人的初心,选择回到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中文专业任教,将自己的所学无私地传授给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他耐心细致地讲解每一个汉字、每一个句子,用生动的例子和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看这个‘梦’字,它由‘林’和‘夕’组成,就像是在夕阳下的林间,我们追寻着心中的梦想。”他的话语温柔而有力,学生们听得入神,眼中充满了对中文的好奇与向往。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中国文化,他也会专门准备一些小道具。例如在讲解中国传统节日时,他会制作灯笼或粽子,让学生们亲手触摸或品尝,感受中国文化的温情:“想象一下,春节时,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们团聚在一起,分享着这份喜悦与祝福。”他的描述让学生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与向往,仿佛置身于新春佳节的氛围之中,这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对中文和中国文化产生兴趣。

图片三:胡塞尼老师在课堂

在塔吉克斯坦,教师的薪资待遇并不高,无法与中企的高薪聘请相提并论。许多中文水平高的老师都转行去了薪资较高的企业。而面对来自企业伸出的“橄榄枝”,他毅然放弃了这些高薪的岗位,选择坚守在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的讲台上,做一名普通的中文教师。
今年,胡塞尼的家庭迎来了一个可爱的的小生命。新成员的加入让这个小家充满了无尽的喜悦与温馨,同时也增加了经济的重担。面对生活的压力,胡塞尼的肩上似乎又多了几分责任。但在他看来,无论外界如何变迁,内心的坚持与热爱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除了日常的教学,胡塞尼还承担了很多中塔两国书面翻译工作。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文化交流使者——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专业知识,更要有对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以及跨越国界、促进友谊的勇气和决心。他与同事们一同完成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塔读者会的翻译工作;作为塔吉克斯坦本土中文教师的代表,参加了《孔子学院和文明互鉴——纪念孔子学院成立20周年主题研讨会》等活动。现在他已经是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孔子学院塔方副院长,这是对他多年来在中塔文化交流领域贡献的高度肯定。

图片四:胡塞尼在中塔读者会担任翻译工作

图片五:胡塞尼在《孔子学院和文明互鉴——纪念孔子学院成立20周年主题研讨会》分享自己的故事

文化交流需要有人去推动、去实践、去传承。越来越多的塔吉克斯坦青年学子踏上中文学习的道路,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这背后凝聚的是无数像胡塞尼一样默默耕耘的教育者的心血与汗水。他们是知识的传递者和文化的桥梁,让两国人民的心灵得以跨越千山万水,紧密相连。因此每一位文化交流使者都值得被铭记,他们的名字也将与中塔友谊的辉煌篇章紧密相连。
我们相信,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中塔友谊的桥梁将愈发坚固,成为连接两国人民情感的坚实纽带。文化交流与合作,将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海,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共创一个更加和谐、繁荣、美好的未来。
图片 | 胡塞尼

责任编辑 | 刘帅杰

总编辑 | 孙静




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孔子学院
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孔子学院是经塔吉克斯坦教育部和中国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成立,由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和中国新疆师范大学共同合作开办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