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务实的细节层面出发,通过改革创新寻求经济增长点,正成为中国香港特区施政特点之一。例如将巩固提升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纳入统一框架,从微观层面搭建连通机制,以求协同发展
在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中国香港特区正迎来一系列新机遇。其中既包括巩固提升原有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等基础方面,亦包括中央对其提出的“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等新措施、新表述。
对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期的中国香港特区而言,为将前述中央要求细化落地,亦为在改革求变过程中发掘新增长点,整体性筹划思路正日渐清晰。以作为其产业根基的金融业为例,在10月下旬香港特首李家超公布的其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中,相当一部分章节便被用来阐述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为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近年来的一系列构想在宏观层面上有着类似的关注点,例如强化作为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优化和扩大与内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等。近年来的新内容,则与强化其财富管理中心地位等构想有关。
在推动相关措施落地过程中,从务实的细节出发,通过改革或创新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正成为中国香港特区施政的特点之一。正如李家超所言:改革起点可能不高,但要有长远目标。政府主要责任是指明方向,集中大家的力量。改革虽有很长、不容易的路要走,“但我相信以香港人的机遇加能力,可以实现目标”。
在助力其强化相关地位背后,是国家财政部已连续16年在港发行人民币国债。在此基础上,广东省、海南省以及深圳市政府,近日都传出了在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的消息。
微观:串联产业逻辑
纵观2024年香港特区《施政报告》中与金融产业发展有关的内容,一个被认为较为突出的亮点,便是将巩固提升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三者合而为一,并从微观层面筹谋一系列能实现连通性的体制、机制建设。
“金融、航运、贸易三者牵引相扣。贸易会有货物,货物需要航运,航运需要资金,资金需要金融,金融再推动贸易,所以这三者(的关系)是牵引相扣,可以协同发展、相辅相成。”李家超在解析其相关改革思路时称。
作为宏观思考的落地政策,香港将进行的一系列与以往不同的微观层面改革措施,则包括构建国际级黄金仓储设施、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建立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建立国际认可有色金属产品仓库,加快绿色航运中心建设等。
建立相关市场,亦有内在微观逻辑。以建立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为例:所谓大宗商品,包括金属、矿产等内容,其相关运输占全球航运交易量的一半以上。因其规模巨大,香港希望通过推出税务优惠和配套、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所在香港设立认可仓库等,一方面带动海运服务,吸引内地和海外企业在香港进行大宗商品贸易;另一方面也助力期货对冲等相关金融和专业服务的发展。
“值得留意的是,建立这个生态圈,也会与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的目标相辅相成。”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则如此点明指出。
黄金是近些年来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市场对黄金的投资、消费等需求不断提升。在此方面,香港近年来的黄金进出口量虽位居全球前列,但往往“货如轮转”,亦即快进快出,只停留于贸易、转口等少数方面。
从产业链延展的优势角度来看,香港具备稳定、安全性高加国际化特征,本身亦是亚洲范围内的黄金交易重点。而香港所准备的一系列相关筹划,也建立在其现有的黄金仓储设施已接近饱和基础上(该设施位于机场禁区,容量约150吨)。
近年来积极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李惟宏便对《财经》解析称:香港从事黄金商品期货衍生工具等交易已有较长历史。香港机场金库在2009年开设,港交所亦在2012年收购了伦敦金属交易所。但也有观点认为在整体层面的推动力度不太够,所以使得有些香港行家将业务推动至海外。
在特区政府目前构想中,如能将香港发展成国际黄金交易中心,国际黄金现货可以在当地储存,并进行交易、清算和交割,则可带动投资交易、衍生产品、保险、物流服务等产业链的发展。
因特区政府有计划将容量倍增,财库局将成立工作小组,工作内容便是如何将容量翻倍至300吨及进行选址等。据《财经》获悉,该小组也将研究黄金交易机制,并参考纽约、伦敦的国际标准建立交易框架,同时研究黄金远期、掉期等新产品。在此基础上,将黄金交易产品纳入互联互通可能也在初步构想当中。
整体而言,香港目前的金融等产业多元化破局思路正变得相对成型:首先是作为黄金储备和实金交易中心。在此基础上发展黄金期货交易乃至其他有色金属和大宗商品的期货交易,从而实现香港金融业期货市场的更大提升。
对于当地金融业发展来说,通过发展一系列新商品期货交易市场,一方面可以协助国家提高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定价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香港在股票市场外,培育出新的金融业增长点。
为发展大宗商品产业,中国香港特区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消费国和进口国,中国目前在上海、郑州、大连三个城市发展了期货交易市场。但其与海外国际市场相对分割,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定价话语权方面,仍显不足。
背靠祖国的香港特区,同样拥有庞大的市场,但因商品期货最终需要进行实物交割,而大宗商品用户则主要在内地,这会衍生出如何设置交割仓库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在过去十余年时间,港交所等机构曾围绕这些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准备工作。例如其在2012年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时,就被指出有出于相关方面的考虑。而香港此前虽也有发展相关交易所的消息传出,但最终往往因交割仓库等问题无法解决而未能成真。
在此方面,“如果在未来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香港能够更好地发展起黄金和大宗商品市场,将对香港自身和国家都有很大益处,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妙棋。”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指出。他对前述问题的解决思路则包括:香港可考虑和内地合作,譬如在港深边界的特定区域成立特殊合作区,于区内设立指定的交割仓库等。
在此基础上,亦有相关业内人士指出:香港在发展相关市场时,还特别需要考虑与内地几个已有的市场协调处理好分工,在发展方向和策略上形成协同互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