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春秋》第一卷、第二卷目录

学术   2025-02-05 09:44   上海  

《文治春秋》第一卷(2024年春),吴俊、张全之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4年5月版。

第一卷目录

首发卷致辞  吴俊

名家访谈

立雪程门薪火传

——莫砺锋教授访谈  莫砺锋 黄伟豪

学术致辞 · 鲁迅精神与上海城市品格专辑

“鲁迅精神与上海城市品格”学术研讨会开幕式致辞  董炳月

鲁迅喜不喜欢上海

—— 一种地域文化的观察  刘勇

鲁迅精神对提升上海城市品格的启示  刘国胜

鲁迅眼中的上海人  王锡荣

鲁迅和他身后的上海

——鲁迅与上海文化关系断想  张全之

学案追踪

“历史”底蕴与“重写文学史”理论旅行的国际视野

——贾植芳与20世纪80—90年代的上海文学批评   汪静波

古典新义

《玉篇》发覆  吕浩

汉文佛典随函音义衍变史管窥:写本时代(一)

——《金光明最胜王经》随函音义探源   马进勇

是故恶夫佞者  潘星辉

浅析朱子之诗学人格及诗艺思考  陈酌箫

文学人类学

人类长寿神话:现实与虚拟现实   叶舒宪

探索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基因

——从哈克文化玉石器发现的意义谈起   唐启翠

审美新场域

数字人文新场域 :神话幻想驱动下的元宇宙   梅雪容

历史现场

民刊《今天》新诗的传播与阅读   张志国

创意写作

非虚构与非虚构写作工坊模式与特点  谭旭东 龚然)

规训与倦怠

——解读麦尔维尔短篇小说《抄写员巴托比》  郑小驴

书评

哲学鲁迅研究的新地基

——从《阿Q一百年》说开去   曹禧修 寇爱艳

编后记  张全之

稿约

《文治春秋》第二卷(2024年秋),吴俊、张全之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4年11月版。
第二卷目录

名家访谈
形式语义学可以为汉语研究做点什么?
——潘海华教授访谈   潘海华  陈莉 祝诗琪
学术致辞 · 刘勇专辑
在“新时代海洋文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与发言  刘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与现代文学学术传统的生成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3年度优秀论文颁奖礼暨“学科传统与守正创新”《丛刊》编委座谈会上的致辞   刘勇
诗歌从来都不是用来研究的
——在“中国新诗与中外诗歌传统国际学术论坛”开幕会上的致辞  刘勇
文学经典与文化传播的双向建构
——在“中国文学经典化与中华文化传播世界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与发言  刘勇
直面现实,更要直面未来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问题与方法”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刘勇
古典新义
汉文佛典随函音义衍变史管窥:写本时代(二)
——《金光明最胜王经》随函音义衍变史之写本时代  马进勇
对日本藏《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伪卷的再研究  肖瑜
 孟浩然浙西行旅考辨及其诗歌意涵  苏勇强 林丽思
论《鹖冠子》的文学  雷欣翰
审美新场域
消费主义语境下的时尚审美表征   连晨炜
史料与阐释
张爱玲前期文学创作不同版本举隅   陈子善
谁更可能翻译了《天鹨儿》?
——兼论鲁迅、周作人与《女子世界》之关系  乔丽华
历史现场
共和国教育视域下的中国当代文学   李宗刚
学术译文
迈向失落的世界主义
——关于“世界终结”的论述  马里亚诺· 西斯金德著 江佳月 魏可人译
学案追踪
学术话语体系的一种自觉建构
——“汉语新文学”概念再考察  杨青泉
近代词人谱牒之学再检讨
——以《夏承焘年谱》一九四○年八月条为线索  王贺
书评
作为方法的“关系”
——评齐晓红著《文学、语言与大众政治》   向吉发
编后记   张全之
稿约


人文学学术资源在线
本学术平台旨在发布历史学、金石学、民族学、文字学等学术资源,包括书讯、期刊目次以及重要论文等,打造覆盖港台、日本、韩国的学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