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社会科学》(集刊)创刊及征稿启事

学术   2025-01-29 08:34   黑龙江  



《杭州社会科学》(集刊)是由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杭州市社会科学院主办,杭州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学术理论刊物,2025年创刊,每年出版二辑,电子版将收录于中国知网等数据库。

刊物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坚持“理论创新、学术探索、现实思考、咨政服务”办刊理念,旨在为社科理论界提供一个开放、多元、鲜活的交流平台,积极促进思想碰撞和学术创新,有效回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现实和理论问题,力求体现学术性、时代性和探索性,为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

集刊刊登内容涉及政治、哲学、经济、社会学、法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历史等学科,栏目有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杭州研究、城市研究、人文经济学研究、数字经济研究、数字文化产业研究、人文浙江、古典新义等,根据需要适时设立跨学科专题研究栏目。




刊物现面向国内外学界征稿,热忱欢迎专家、学者踊跃赐稿。来稿注意事项如下:



本刊仅接收电子稿件。投稿邮箱:hzskbjb@163.com,邮件标题:“投稿栏目+姓名+《论文名》”。投稿人须在正文中标明个人简介和联系方式,以便本刊后续联络。


稿件主题不限,请按“篇名——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的方式写作。其中篇名、姓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五项请同时提供英文翻译。中文摘要一般控制在200-400字,关键词3-6个。如获得基金资助,请注明基金项目。特别长的论文或调查报告可连载,每期字数由编辑部统筹。


本刊引文体例如下:

1. 采用注释体例,置于该页地脚。注释编号用①②等形式,每页内连续编号,换页另编。

2.首次引用的文献,必须列出全部出版资料,格式如下: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析出文献。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3)期刊。重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

(4)报纸。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同一文献再次引证时只需标注责任者、题名、页码,出版信息可以省略。


本刊以中文简体字为主要语言,其他语种投稿请自行翻译为中文简体字。


稿件须保证原创性,不得抄袭拼凑、一稿多投。投稿前如已在其他期刊、专著、论文集、学术网站、报纸发表的成果,本刊概不录用。


文章如出现违反政治原则、法律法规、学术道德的内容,本刊有权不予录用,并将取消来稿人下一征稿周期的投稿资格。


凡向本刊投稿者均视作同意其论文经本刊发表后,其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含各种介质、媒体及各种语言、形式)即让与本刊,本刊拥有对该论文的汇编、翻译、信息网络传播等权利。作者如不同意,请在来稿时声明。


稿件经编辑、专家评审后择优录用。录用结果将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等联系方式告知投稿作者。若投稿人在截稿日期后3个月内未接到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稿件。


编辑部有权对录用稿件的文字表述、注释格式等内容进行技术性处理。

刊物编印后,本刊将向文章作者赠送纸质或电子刊物一本,并视情寄奉相应稿酬。本刊加入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之后,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相关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本刊联络方式:0571-28868973(周老师)



《杭州社会科学》(集刊)编辑部

2025年1月


人文学学术资源在线
本学术平台旨在发布历史学、金石学、民族学、文字学等学术资源,包括书讯、期刊目次以及重要论文等,打造覆盖港台、日本、韩国的学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