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改住”的风,刺痛6000人

楼市   2024-08-28 18:09   北京  


7年前,你买了一套房,按照楼盘宣传说辞,你在心中勾勒出一幅美好生活的蓝图:


32万㎡的大型商业中心,内含1万㎡图书馆、1.5万㎡影剧院,边上是一栋高达248㎡的5A甲级写字楼,下楼就能吃喝玩乐购……


这些配套把小区拉升不止一个档次,显得非常City。


7年后的现在,你们小区已经全盘交付,宣传提到的这些配套,开发商说:


我们建不了了。


这时候,你怎么办?


这是武汉中建大公馆6000多位业主,可能会遭遇的变故。


大公馆项目体量很大,计容面积超130万㎡,住宅部分4期,共24栋楼,总户数将近6200户。


2017年项目首次开盘,去年3月最后一次加推,去年底全盘交付。


开发商跟买房人说商业配套2023年3月开工,但至今没有动工迹象。


半个月前,开发商约业主去售楼处,透露要“商改住”,计划将原本应建商业综合体的k3-2、k5-2地块,更改为建住宅。



业主们特别愤慨,一边给当地自规局、建设局写信,反对调规,一边跟开发商据理力争。


项目开发商是中建三局的子公司,中建三局总部在武汉。


中建旗下各大工程局,都有各自的地产平台,口碑也有不同。其中,三局地产开发规模目前最大,深耕武汉多时。


狗蛋看到一个双方对话的音频,只能说,特别同情业主。


对话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业主说,房子卖完了来改规划,作为一个大企业还是央企,没有诚信。

项目方负责人表示:

我们是合同甲方乙方,最好的方式就是司法途径,其它就不讨论了。


业主想跟开发商谈道德,开发商只想跟业主谈法律。


眼看道德感化没有用,业主试图谈谈法律,以虚假宣传为突破口,得到的回答刷新了认知,对方表示:

我们是宣传过,当时有一行小字,有免责条款,你们都不看,宣传图写了示意两字。要说我们虚假宣传也好,怎么样也好,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言外之意,规划是规划,示意是示意,最终能不能落地要看其它条件。


业主表示免责所说不可抗力,是政府规划不可抗力,你们想改住宅不属于政府规划。


这时候,轮到负责人卡bug了,但他没有怂,继续拿起了法律武器:

所以这就是存在争议,建议走司法途径。


狗蛋说,敢为天下先的三局,这次把难题留给了司法部门。

项目过往宣传推文


就目前所掌握的资讯来看,涉事地块还没进入调规流程,告诉业主像是在打前哨。


8月26日,当地规划局回复业主投诉时提到,“目前我局尚未开展该地块的调规工作”“已经多次约谈企业,要求尽快办理开工手续。”


业主还是不放心,正在持续号召全体业主签署抗议联名信,要求政府驳回开发商申请。


有武汉本土媒体做了统计,今年以来,当地已有9宗“商改住”项目进行官方公示。


业主担心,大公馆会成为第10个。


今年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解决存量房问题,过往被严控的“商改住”松动,7月以来,上海、深圳、长沙、郑州等多个城市跟进放松。


商改住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还没出让的,或者已出让但企业明显无力开发或退地的。比如,郑州拟将恒大280米商业地标改为住宅,绿城拿下的上海地王项目,是小米退地,改成了住宅。


另一种就是已出让的存量用地。


中建大公馆及武汉已公示的9宗“商改住”,都是存量用地。


通常情况下,前者涉及的利害关系人少,后者牵连多,更容易陷入争议。


过去一些官员,觉得办公楼盖起来,商场建起来,就实现了招商引资,长期税源也就有了,导致商办项目过剩。二线城市商办去化周期在5年以上的比比皆是。


一些地方节衣缩食不够用,都开始成立“砸锅卖铁”专班了,设法盘活国有房屋资产、股权债权、土地资源等。


“商改住”的风吹起,可以弥补一些过往的错误决策,去库存的同时,补缴的地价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另外,不用砸重金盖商业,开发商的资金链能得到缓解。


看起来是双赢局面。


但像中建大公馆这类牵连甚广的项目,6000户人家掏了真金白银为规划买单,要真“商改住”了,双赢是不够的。


大船纠偏,船家赢了,舵手赢了,花了高额船票想去南极旅游的乘客,给带南非去了。


很难评。

风声声
聚焦商业观察,专注深度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