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江水悠悠,诉说着千年往事;鸟啼声声,唤醒了南方古丝绸之路的文化记忆。在时间与空间的交织中,追随着历史的脚步,解读山水间蕴藏的文化密码,呈现更加立体生动的大美盈江。
德昂族是典型的山地少数民族,为盈江县世居民族之一。先民属白濮族群,汉晋时称闽濮、苞蒲,唐称扑子蛮,元明称浦人,清朝和民国时期称崩龙。1985年9月,根据本民族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德昂族。德昂族舞蹈、音乐、诗歌等传统文化保留相对完整,其中水鼓、大鼓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依然焕发着独特的魅力。
水鼓,德昂族语称“格楞当”(德昂语“格楞”意为鼓,“当”意为大),也叫大鼓。德昂族先民南迁时遗留下的大鼓,现存放于盈江县弄璋镇南算奘房里面,鼓身全长为2.8米,鼓头直径为1.22米,鼓尾直径为1.05米,由一整棵树掏空制成,用牛皮做鼓皮。大鼓制作的年代可以追溯到明代末期,至今为盈江县境内最大的木鼓。据南算村民祖辈相传,过去南算村没有傣族居住,周围有十多个德昂族村寨。德昂族南迁后没有把大鼓带走,而是把大鼓留在了奘房里。傣族陆续迁入南算村后,迁到这里的村民并没有把大鼓遗弃。
南算大鼓有着精美的外观,是一种古朴精致的工艺品。制鼓人需经过繁杂工序,一面大鼓才能制成。如砍树前祭拜山神,告知伐树的用途,以示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取材时间为农历七月至八月最佳,树龄必须十年以上,“状元红”为首先;用刀去皮,用锤子和凿子千锤百凿把木材中心凿空;开水孔是鼓发声的秘密所在,为保证圆孔的大小和光滑,用火烧铁棍钻孔;用炭灰水浸泡牛皮三天,去掉牛皮上的油渍,把皮绷紧放在架子在屋外晾干;用桑椹果汁和捣碎的木炭搅拌多次后给鼓身上色;将金刚藤浸泡水中,稍微让其膨胀,去藤刺,做成圈,用整张牛皮把藤圈包裹,制成鼓面;从牛皮边缘剪下几条牛皮条,在水中浸泡,再加上用树汁制成的防腐药水;用皮条依次穿过上下鼓面边缘,两鼓面连接完工后,慢慢将皮条拉紧,这时需要两个人,一人拉绳,一人打结固定。鼓做成后,要拿到佛教寺庙前进行祭祀,才能变成神圣的礼器,受到德昂族人的世代供奉。
击鼓前,要在鼓皮抹上黄稀泥,向鼓身灌入适量的水,用木塞子堵好水口。敲击时,发出乒乓乒乓的声响,其音色低沉悠远,振奋人心。大鼓是德昂族举办节庆活动、祭祀活动不可缺少的器物,古代还广泛地用于召集族人集合共商大事、战场发号施令。每逢节庆活动、祭祀活动、召集族人商议大事、高寿老人去世时,都会在广场上敲击,鼓声气势磅礴,极富热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每次敲打发出的声音,方圆三百多米的地表都在颤抖,犹如德昂族悠久的文化在历史的山谷中的回音。由于敲击大鼓时发出的音量能使地表颤抖,时常使全寨的鸡、鸭、鹅下的蛋无法孵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村民们把鼓尾锯去30余厘米。鼓身缩短,之后鼓声带来的震动减小了,村寨的鸡、鸭、鹅下的蛋才能正常孵化。
节庆时,德昂族群众敲木鼓,而鼓舞相结合的群众舞蹈,动作敏捷,节奏明快。舞蹈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劳动生产和劳动过后的欢乐情景,恰似一幅浓郁的民族民间风俗画卷。
伴随着新社会的到来,低沉雄厚的鼓声再次响彻村寨的每个角落,德昂族人如沐春风,焕发新的活力。几度岁月,几度风雨,春蚕破茧而出,大鼓响彻云霄,唱响着历史变迁,书写着德昂族群众在党的光辉照耀下繁荣发展。
来源:中共盈江县委宣传部
审核:罗仁严 杨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