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雄心勃勃的阿里巴巴,回来了。
8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传来了一个重磅消息——阿里巴巴完成三年整改。
还记得2021年4月,阿里因“二选一”事件被罚款182亿,轰动了整个互联网。在经历了从内到外大刀阔斧的改革、调整后,阿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5岁的阿里,浴火重生,重新出发......
阿里彻底告别“二选一”
阿里和京东的“十年恩怨”,终于告一段落。
8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称:
从2021年4月以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阿里巴巴“二选一”垄断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开展行政指导,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全面自查整改,连续三年提交自查合规报告。
三年来,阿里巴巴全面停止“二选一”垄断行为,严格规范自身经营行为,合规整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网络零售市场环境得到改善,公平竞争秩序有效恢复。
什么是“二选一”?顾名思义,就是指商家只能选某一个平台,不能同时选择多个平台进行销售。
这直接导致了电商行业的无序竞争:一些电商平台利用其市场优势,以及商家对平台的依赖性,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要求商家做出选择。
商家如果选择在某一平台销售,就必须签署独家合作协议,不得在其他平台销售或参与促销活动。
这种做法虽然能够为平台带来“垄断”的优势,吸引消费者,但对消费者来说却是不利的——不仅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还可能导致商品价格上涨,最终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早在2010年,多家电商平台就开始为“二选一”争论不休。
2013年,京东财务副总裁发文控诉阿里“二选一”行为,自此双方矛盾公开化。
2015年,京东将天猫告上法庭,指控其在“双11”和“618”等促销活动中的“二选一”行为扰乱了市场秩序。
2017年,京东正式向法院提起诉讼。
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驳回阿里关于管辖权的异议,同年,唯品会和拼多多作为第三人身份加入诉讼。阿里对此提出上诉。
2020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不公开质证。同年12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二选一”行为立案调查。
2021年,阿里因“二选一”行为被罚款182.28亿元。
2023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京东诉阿里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阿里的“二选一”行为构成垄断,对京东造成了损害,并判决赔偿10亿元。
随着案件的结束,阿里已经完成了三年的整改,全面停止了“二选一”的垄断行为。
对此,阿里方面也表示:
“对于阿里巴巴而言,这是一个新的发展起点。未来,我们将继续立足创新,坚持合规经营,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阿里巴巴,是时候加速前行了
马云那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伟大愿景,仍然面临着多重挑战。
对阿里来说,整改的完成是一个新起点,真正的试炼与挑战才刚刚开始。
回望10年前,彼时,阿里巴巴震撼登陆纽交所,首日股价飙升,一度超越美国电商双雄亚马逊与eBay之和,让全球资本市场为之一颤。
“整改”之前,阿里巴巴市值曾位列全球前十,最高达8000亿美元。
而今时光荏苒,微软、苹果、谷歌、脸书等巨头市值均已实现翻倍增长,连昔日劲敌亚马逊也迈过了2万亿美元的门槛。反观阿里,市值遭遇腰斩,令人唏嘘。
阿里巴巴,是时候加速前行了。
此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公告,对阿里的整改成果给予了肯定,字里行间透露出支持与鼓励。
阿里2025财年一季度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阿里巴巴集团实现总收入2432.3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4%。可见,阿里战略投入见效,守住了基本盘的“稳”。
阿里CEO吴泳铭称,集团内多数业务有望在1-2年内实现盈亏平衡,并逐步展现规模化盈利能力。
可以预见的是,阿里在“用户回归”战略上已迈出坚实步伐,虽面临“增收不增利”的挑战,但长期向好的趋势已初露端倪。
“阿里”归来,万众瞩目
阿里巴巴一直以拥有强大的行动力著称。
在“蔡崇信+吴泳铭”为中心的新一代领导班子的带领下,阿里的战略布局已从聚焦“1+6+n”上,转移至电商、云计算和数据技术等核心领域的竞争力。
去年,阿里新任CEO吴泳铭又宣布确立两大战略重心——用户为先、AI驱动。不仅如此,彼时的阿里还提出“三个回归”的大方向。
从落地来看,淘天今年以来已推出多个利好商家及消费者的服务功能,所谓“回归用户”并不是纸上谈兵。
“阿里将保持创业心态,更坚决地投入,更果断地取舍,以更灵活的治理机制,抓住AI科技变革带来的全新机会,创造更多客户价值。”
近期,阿里还带来另一个好消息——正式完成香港双重主要上市。一切的信号都在向好。
随着战略的逐步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阿里巴巴将以一个更加强大、更加灵活的姿态,继续在全球电商领域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
25岁的阿里重新出发,每一步都承载着当下时代的深切期待。
一 会员好评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