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期,“臧”字为收藏和躲避之意,后来变化为周室后裔及臣民,拥护者和善好之意。
古代,“臧”和“藏”是通假字。所以,后人姓名也有写藏某某的,这在古代不是错误,但放在现在就是错误的。
在臧氏历史上,臧孙辰对于鲁国的贡献,不可谓不大,对于鲁国国君,不可谓不忠。然而,一百多年后的大圣人孔子对臧孙辰的评价却是“窃位者”,即于国不忠、于人不仁,他认为臧孙辰有“三不仁”与“三不知”。三不仁为废六关、妾织蒲、下展禽;三不知则是作虚器、纵逆祀、祀爰居。纵观臧孙辰一生,不论内政还是外交,都显得不拘一格,只要为国家为人民有利,都可以为其所用;他辅政务实,不墨守周礼,却始终以民为本、以德治国。
臧孙辰要事事以国家为先,以国家人民的整体利益为重。而孔子当时的处境,也正是被鲁国季氏家族压制而郁郁不得志,因此产生了对柳下惠同病相怜的同情。因此,孔子对臧氏的评价,有失公正。
鲁文公十年,公元前617年3月,四朝元老臧孙辰去世,他的死去也意味着着鲁国公室与三桓家族的权力平衡被打破,鲁国从此以后国君权力日益衰微,开始了三桓政治时代。
纵观鲁国姬姓臧氏迄今二千多年来,臧家都是忠义之士。臧氏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两千八百多年来,臧氏精神始终闪耀着独特的光辉。其精神体现着忠诚与坚守,臧氏族人无论在何种境遇下,都对国家、民族、对信念保持着坚定不移的忠诚,坚守着道德与原则的底线。
臧氏精神,臧氏族人既珍视先辈留下的宝贵遗产,使臧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弥新。臧氏文化与精神,在两千八百多年的岁月洗礼中,如璀璨星辰,永不磨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臧氏后人,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增添了绚烂的色彩。
(臧杰/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