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的浩瀚苍穹中,诗歌宛如一颗耀眼的明星。它以空灵曼妙的韵律、深沉醇厚的情思,照亮人类心灵。
诗歌,本应是灵魂的深情吟唱,情感的真挚抒发,美好生活的热忱赞美与无限憧憬。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怀;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宁静,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诗歌承载着人类的高尚情感与伟大理想。
诗歌之美,在于意境的精妙营造。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一幅如诗如画的美妙景致,引领人们沉浸其中,尽情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以简洁而灵动的笔触描绘出春天的蓬勃生机;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则展现出边疆的雄浑壮丽。这些诗句犹如一扇扇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的不懈追求。
诗歌之美,还体现在情感的细腻表达。诗人能够借助诗歌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杜甫在国破家亡之际,写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将自己的悲痛之情融入诗句之中,令人动容;李商隐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深情地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守,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柔软与坚强,也使我们更加珍视生活中的美好情感。
然而,近年来却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有人将诗歌这一美好的艺术形式用作骂人或讽刺他人的工具。这无疑是有辱斯文之举,严重破坏了社会良俗。当优美的诗句沦为恶毒的攻击语言,当诗意的表达演变为恶意的嘲讽工具,诗歌便失去了它原本的光彩,变得丑陋而狰狞。
作为一名公益诗词培训班的主讲老师,在历届公益诗词培训班上,我都经常性地教育学员,欲作好诗,先作好人,不可借诗词嘲讽他人,更不可辱骂他人。因为诗歌是心灵的净土,是情感的升华,我们应当用诗歌去歌颂生活中的美好,传递正能量,而不是将其变为伤害他人的工具。
有人或许会反驳:诗歌作为文学形式的一种,同样具有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作用,为何不能用来骂人或讽刺呢?文学巨匠鲁迅不也借文章骂人吗?诚然,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批判现实、揭露丑恶的作用。鲁迅以笔为武器,批判社会的黑暗和国民的劣根性,他的文章充满力量与战斗精神。但我们必须明确,鲁迅的批判是出于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沉热爱,是为了唤起民众的觉醒,推动社会的进步。他的批判是理性的、深刻的,绝非单纯的骂人或恶意讽刺。
诗歌与其他文学形式一样,可以通过艺术的手法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不良现象的不满。然而,这种表达应当是有节制、有建设性的。可以用犀利的语言揭示问题,但绝不能用侮辱性的词汇攻击他人;可以用讽刺的手法引发思考,但绝不能用恶意的嘲笑伤害别人的感情。
当诗歌被用于骂人或讽刺他人时,它不仅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和价值,还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骂人或讽刺往往是出于个人情绪的发泄,缺乏理性与建设性。这样的诗歌不但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剧矛盾,破坏社会的和谐氛围,有悖于文明社会的基本准则。
我们应当倍加珍视诗歌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我们可以用诗歌歌颂生活中的美好,传递正能量,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诗歌成为我们心灵的避风港,成为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源泉。
一方面,我们要通过诗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诗歌的魅力与价值。在学校,不仅可以开设诗歌欣赏课程,让学生诵读经典诗作,感受诗歌之美,还可以组织诗歌社团,让学生们有更多机会深入探讨诗歌、创作诗歌。邀请诗人或诗歌研究者到校举办讲座,分享诗歌创作的心得和对经典诗歌的解读。在语文教学中,增加诗歌写作的训练,通过仿写、续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在社会上,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广诗歌。创建诗歌主题的公众号、短视频账号等,定期发布经典诗歌赏析、当代优秀诗歌作品以及诗歌创作技巧等内容。举办线上诗歌创作大赛,吸引更多人参与。同时,在社区、图书馆等场所开展诗歌朗诵会、诗歌工作坊等活动,让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接触到诗歌。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文明素质。首先,要提高自我认知,时刻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在面对矛盾和冲突时的情绪反应和处理方式,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其次,培养同理心,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当与他人产生分歧时,先尝试倾听对方的观点,而不是急于反驳。再者,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哲学著作以及参加道德教育讲座,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此外,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锻炼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良好的品德习惯,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宽容大度等。当遇到不良情绪时,选择健康的方式进行宣泄,如运动、绘画、音乐等,而不是用骂人或讽刺的方式伤害他人。
让我们坚决摒弃以诗骂人的不良行为,以诗歌之美传递爱与希望,用理性与文明为诗歌正名。莫让诗歌染恶语,携手共筑文明辉煌之大厦,在诗意的世界里,绽放出人性的光辉,共同开创和谐美好的未来。
(臧成德/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