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元欠款居然全部给我了。”来京务工人员李某接到电话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感谢检察官、感谢法官。”这笔钱到账后,李某一家的基本生活能够保障了。
这是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检护民生”的典型案例之一。
据北京市检一分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张际枫介绍,今年以来,北京市检一分院及辖区院共受理涉劳动者权益保障案件3273件,审结案件3222件,其中提出监督意见226件,支持起诉2514件。
再审检察建议促进检法协作、同向发力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受理线索后,启动绿色通道办理机制,优先受理、优先审查,简化办理程序,提升办案效率。虽然与当事人李某进行了当面沟通,但由于李某提供的信息有限,相关证据也不完善,检察机关随即开展调查核实工作。通过多家数字平台,查询某建筑工程公司、某装饰工程公司经营信息,并对两家公司负责人员等逐一开展询问工作,调取《劳务分包合同》《工资结算单》等书面证据,确认对于李某工资支付不到位问题,两家公司负有监督管理及支付责任。
2024年5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召开公开听证会,强化与北京市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社会第三方协同联动,为施工总承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包工头、农民工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听取争议各方意见,对两家公司及包工头释法说理,告知其对拖欠农民工工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最终某建筑工程公司与农民工达成和解,签订和解协议并当场履行完毕。
发布会上,张际枫还介绍了数字检察给检察工作带来的新气象。依靠相关数据模型,检察机关在劳动者权益保护领域打开“小切口”,促成“深治理”。
例如,一分院和石景山院自建的“社保登记及社会保险费追缴法律监督模型”,就是来源于日常案件办理中发现“小切口”问题。石景山院对刑事部门移送的公司未依法办理社保登记、未为其员工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违法线索进行调查核实,与相关政府部门融合发力,最终为该案劳动者完成社会保险费登记和补缴,有效填补了行政主管单位因信息不畅导致企业通过恶意注销逃避社保登记和缴纳责任的管理漏洞。后来,一分院和石景山院根据本案发现的问题和经验机制自建模型,并适用模型发现监督线索70余条。该模型也推广至河南省等地检察机关应用,有效推动各地同类问题的解决。
“检护民生”解决劳动者急难愁盼
自“检护民生”行动开展以来,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坚持依法履职,切实解决劳动者急难愁盼。
在一起劳动者与某保安服务公司劳动争议案中,北京市检一分院对劳动者休息日加班事实进行查明和论证,为劳动者争取合法的加班报酬;门头沟区人民检察院关注外卖、快递人员充电难、充电安全问题,对区域内的电动车换电柜展开全面排查,督促相关单位开展安全检查、升级消防器材;延庆区人民检察院就部分用人单位岗位要求中存在“限男性”“男士优先”等性别歧视性内容向相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依法保障妇女劳动者权益;石景山区人民检察院针对某用人单位未办理社保登记、未给员工申报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用人单位依法办理社保登记。
在全市根治欠薪专项行动中,北京市检一分院及辖区院帮助农民工讨薪4157万余元。此外,检察机关积极推动建立健全与人社、司法行政等多部门联动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共同参与、协作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比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参加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牵头,区法院、区司法局、区总工会、区工商联共同参与的海淀区仲裁院调解中心、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联合调解中心,为“检察+仲裁”协同治理劳动纠纷打开新局面。昌平区人民检察院在区总工会设立劳动者维权检察工作站并构建“检察+工会”法律监督协作机制,实现检察法律监督与工会法律监督的贯通协调,提升劳动领域治理效能。
不仅如此,北京市检一分院在办理某委托合同纠纷、某劳动争议中,充分向劳动者就法律规范进行释法说理,向用人单位提出口头建议,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同时,帮助企业健康运营,确保劳动者“劳有所得”。
编辑|杨凡、雷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