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集成电路产业!明月湖“金种子”同台“论剑”

文摘   2024-12-17 18:23   重庆  

超薄载体铜箔及其产业化、基于倒装植球的毫米波高线性度功放芯片、半导体冷藏暖藏两用箱……12月16日,明月湖“金种子”项目路演活动第十二期(集成电路领域专场)在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举行,9个优质项目同台“论剑”。

本次路演聚焦“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中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以集成电路为主要方向,挖掘、收集优质潜力项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两江新区夯实集成电路产业基础、提升集成电路产业能级注入强劲动力。

活动现场




项目路演展示创新成果



“‘开源’并不是最优方案,‘节流’才是能源管理系统的核心,能降低系统的复杂程度,在无能源供应下达到自唤醒。”活动伊始,第七期“金种子”项目团队重庆清仪微系统研究院院长李卓首先作了经验分享,他以团队在振动无源自唤醒芯片的探索过程为例,讲述了找好定位、快速落地、扩宽市场“三步走”对于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初期的重要性。

重庆清仪微系统研究院院长李卓作经验分享


四川禾丰光芯科技有限公司“特色半导体材料及其产业化应用”项目基于超薄硅工艺,实现目前业界无法量产的10微米以下超薄单晶硅裸片产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图形化,寻求关键零部件、传感器芯片等领域差异化的尖端应用。目前,团队已具备一系列直径和厚度裸片单晶硅晶圆的量产能力。

“金属探测器、 X射线、人工射线等传统安检手段已有一定局限性,以毫米波为代表的新型技术则具有分辨率高、非接触、无电离辐射等特点。”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负责人孟杨带来的“毫米波边缘成像一体化集成系统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项目创新提出毫米波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芯片级联的片上设计技术,可快速产出目标扫描数据,摆脱现有商用FMCW雷达的依赖。项目团队已开发出手持式检测仪器、嵌入式成像模组、三维成像等一系列技术产品,将与轨道、航空公司等亟需安检技术提升的部门进行合作。



芯片失效分析可帮助检测集成电路中的物理缺陷或性能故障,也为半导体制造工艺的改进提供关键依据。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芯片失效性分析共性技术服务平台”项目通过失效现象观察与描述、失效机理研究、失效定位与分离技术等对芯片进行深入分析,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毫米波边缘成像一体化集成系统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路演现场


产教联合为项目的一大特色,“基于此项目,我们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同时定期走访产业园、企业了解产业动态,挖掘失效性分析的痛点,业内也与浙江光特等紧密合作,其中两款产品已经获得了工业相关领域的奖项。”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该项目负责人林涛介绍。




为科技成果转化“架桥铺路”




一项项走在前沿的“硬核”科技,令人耳目一新。活动现场,由高校集成电路学科带头人、行业资深技术专家及知名投资机构负责人组成的评审团从技术创新性、市场可行性、商业模式以及团队架构进行点评,并提出融资建议。

最终,“专网通信设备产业化项目”“毫米波边缘成像一体化集成系统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特色半导体材料及其产业化应用”获得本期明月湖“金种子”称号。

据悉,明月湖“金种子”项目路演活动由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主办,重庆两江新区科技创新局承办,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金公司)、重庆市技术转移研究院有限公司与重庆两江新区产业运营有限公司共同执行,汇聚了政府、企业、投融资机构及科研院校等多方力量,旨在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促进科技、产业与金融的深度融合。

“金种子”项目颁奖仪式


作为开放式平台,每月定期举办的路演活动不仅是展示技术实力的舞台,更是促成合作、创造机遇的重要桥梁,起到良好链接、示范作用。据基金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已通过活动筛选出优质项目30个,经过沟通对接,有申请明月湖种子基金意愿项目为25个,截至目前,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的项目为11个,8个项目正在展开尽调,已完成2个项目的投资。

以明月湖“金种子”项目路演“小切口”做活产业生态“大文章”,接下来,两江产业集团将持续深耕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不同细分领域,完善全链条培育机制,同时进一步引导社会共同“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降低科技企业创新成本,为科技成果转化“架桥铺路”,激活企业创业氛围。

图文编辑:张霁雯

两江产业集团
宣传、展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