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多次被投诉校园“噪音”扰民之后……

教育   2024-12-08 18:36   北京  

现在回想那段经历,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没有谁被冤枉,也没有谁被糊弄,而是投诉者与学校缺少沟通的渠道。

来源 | 《中国教师报》评论版
作者 | 张军 陕西省铜川市新区锦绣园小学副校长

原标题 |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学校工作千丝万缕,触及千家万户,没有“踩过坑、踏过雷、让过步”的学校少之又少,许多学校都经历了太多无可奈何。
校园事,剪不断,理不完。有段时间,学校隔三岔五就收到来自上级部门转发的市长热线或信箱的投诉,不同人、同一事——校园的“噪音”扰民。
噪音来自早操、集会等活动的广播音、通知声,被扰之民是一墙之隔的小区业主,诉求内容比较合理:大清早有规律的喇叭声和无规律的通知声,以及中午或周末师生开展打篮球等体育活动的声音,影响了业主休息。
遇此投诉,学校领导依照有投诉必回应的要求认真回复。“稀泥抹光墙”应付上级,或者就事论事“怼”回去,我们都做过,否则不会隔三岔五被投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回复,我们的认知逻辑很清晰,不少业主选择在学校附近购房是看中了学校资源,享受了相应的入学政策。同时也知道,学校是师生密集区、活动频繁区,早操音乐、学生活动、集会广播、上下课铃音、校园通知等所谓“噪音”必然天天有,总不能让学校成为寂静之地,校园死气沉沉,学生鸦雀无声,毫无生气与活力吧。
但是,回复了不等于问题解决了。学校用一张“盖章”的处理文书应对上级“督办”,上级之所以接受学校的态度,彼此心知肚明,尽在不言中。可是业主依旧投诉,学校遇到投诉必须回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常教学秩序,也增加了相关人员的工作量。
于是,学校不得不作出调整,将早操、升旗仪式、主要活动的时间集中在“阳光大课间”时段,此时段又调整到上午第二节课后,冬季上午10:20开始,夏季上午9:40开始,正常情况下这个时间业主已经起床了。另外,学校尽量使用室内广播和微信通知,减少广播通知的频率,同时要求喜欢运动的师生安静一些,最终换来了业主的满意。
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教师渐渐心生怨言,通知不及时,活动时间被压缩,微信群消息来不及看,通过体育锻炼的休息权被限制……他们不满意,此事两难全,学校不得不选择50%照旧。
不久之后,反应过来的业主又开始投诉,市长热线打了又打。
这一次,我代表学校决定“反击”,通过细心观察发现了投诉业主的手机号并主动加为微信好友。在浏览投诉业主的朋友圈时,我注意到她经常加班熬夜,工作压力大。我便主动与她交流,站在对方的立场表示歉意,说明学校的苦衷,讲述被投诉的无奈,以及学校为此作出的改变和教师的不满。
真诚沟通换来了业主的理解,我们成了朋友。我经常向她提前告知学校举行大型活动的时间,请她做好应对措施。她是关闭门窗还是逃离片刻,不得而知,但我发现她能够代表多数业主的诉求,此后两个学期,学校都没有接到类似投诉。
现在回想那段经历,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没有谁被冤枉,也没有谁被糊弄,而是投诉者与学校缺少沟通的渠道。沟通是交流的开端,我们双方的开端却是直接“开战”,沟通不畅才是问题的症结。
知病寻法,对症下药。学校的办法是注册一个校方微信号(非公众号),通过家长广而告之,希望各方投诉者通过此微信号合理表达诉求,直接与校方沟通,此微信号适用于所有想投诉学校的人。此举是为了在矛盾激化前找到症结,通过耐心沟通架起友谊之桥。
单丝不成线,投诉怎会终。一所完全杜绝被投诉的学校几乎不存在,在短视频盛行的时代,能够通过市长热线、信箱投诉学校的业主已经是“友好型”,直接发布到网上,任由舆情扩散才真可怕。
说到底,学校以如履薄冰的态度办学终究不是长久之策。“跪”着的教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趴”着的学校育不出挺直脊梁的人。让教师站起来教书,让学校站起来办学,需要我们的专业能力,更考验我们的教育智慧。

欢迎订阅《中国教师报》

我们一起携手成长!

 

感谢阅读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欢迎【关注】&星标&【转发朋友圈】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皮皮兵不皮

中国教师报电子版网址变

因为“种西红柿”,我把自己种成了特级教师!

学会做一个“不扫兴”的老师

做冷静有力量的老师,做尊重有理解力的家长

中国教师报
《中国教师报》是教育部主管的、专为全国教师量身定制的一份周报,是集专业性、新闻性、服务性为一体的国家主流教育媒体,关注教师生存状态,与中国教师共成长,努力“为教师说话,让教师说话,说教师的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