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滋
江苏泰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地学院院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浆岩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山石磊落自成岩
(四)
所谓“双肩挑”干部,就是一身二任,既是教师,又担任党政工作,我在退休以前,就属于这种类型。1950年我毕业留校,除了担任助教工作外,还担任地质系党支部书记。1957年成立了地质系党总支,我担任总支书记。1961—1963年,我又担任地质系副主任,协助系主任徐克勤教授工作。1963年,我从地质系调至校部机关工作,直到1988年才回到地质系,历时25年。在校部机关,我历任教学科研处长、副教务长和副校长。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我始终没有忘记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1965年出版的《光性矿物学》教材就是我在教务处一边工作,一边利用晚上的时间写出来的。我对时间非常珍惜,惜时如金,有时候中午也不休息,我家里有一个竹躺椅,中午的时候仅仅在躺椅上休息一会儿,然后就继续工作。
所以我的夫人常讲:“你哪里是睡午觉,你这是鸡眨眼啊!”从1978年到1988年,我先后担任了南京大学副教务长和副校长,这是我一生中最忙碌的10年,工作与个人业务的矛盾十分突出。我清醒地认识到肩上的两副担子不能等同视之,必须区分轻重,一副是全校科研管理的“重担”,必须全力以赴,因为这关系到南大事业的发展,一副是个人科研任务的“轻担”,必须服从大局,量力而行,但仍坚持“长流水,不断线”。在一次校领导的谈心会上,我说:“我们的任期是有限的,而南大事业的发展是无限的。我们要在有限的任期内努力工作,对南大的历史和未来负责。”1988年我年届61岁,按教育部规定,我卸下了副校长的担子,又回到了地质系从事科研和培养研究生工作,由于时间比较集中做出了不少研究成果,并于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5年,教育部批准出版《高校地质学报》,南京大学是主办单位,学校指定我担任学报的主编。从1995年创刊,直到2013年止,我担任《高校地质学报》的主编历时18年之久。副主编来自7个学校: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编委里还有来自香港大学地质系的教授,编委的阵容还是比较强的。我有一个观点,我国要真正成为一个科技强国,不能把好的论文一窝蜂地全送到国外刊物去,而国内期刊却站不起来,这不是科技强国的表现。
为了把《高校地质学报》办好,我采取了几个办法:首先,我自己带头,写了8篇论文,多数是综述性文章;第二,不定期地设置专栏,由6至8篇论文组成,请一位有名望的学者作为特约主编。换句话说,就是采取组稿与自由投稿相结合的方式,使每期《高校地质学报》有一个中心内容;第三,不定期地设置《学术讨论》栏目,贯彻“双百方针”,展开不同学术观点的交锋和讨论,比方说,华夏地块的形成问题、太湖的成因问题等,存在不同的观点,我们对不同观点的论文均予以刊登,展开争鸣和讨论。采取这些办法,《高校地质学报》办得很有特色。
此外,还采取一条措施。为了有利国际交流,每篇论文的英文摘要必须加长,占一页左右,图表必须附有英文说明,外国学者即可大概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
在《高校地质学报》发表的论文都被欧洲、俄罗斯和美国的《文摘》收录了。
整理:王运来、李运庆、谢磊
编辑:办公室调研处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使用的图片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用于宣传目的,不作商业利用。】
好看请点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