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滋
江苏泰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地学院院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浆岩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山石磊落自成岩
(六)
2010年南京市委组织部为了培养一批优秀人才,请院士与年轻人结对培养。我虽年逾八旬,亦乐于承担这一任务。我的培养对象名叫王军,是位女同志,当时任南京园林研究所副所长,很优秀。培养年轻人需要靠科研项目来带动,我学的是地质学专业,而王军所从事的是园林学科,专业不对口,如何结对培养?我想到了生态学是地质学与园林学这两个学科的结合点,于是我在南京大学物色了一位从事生态学研究的钦佩教授,又在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物色了一位从事古生物、地层学研究的施贵军教授,再加上我共3个教授组成一个指导小组,又配备了3位年轻人与王军一道工作。课题确定为“南京幕府山生态修复与地质遗迹保护研究”。为了完成这一研究任务,王军在南京大学进修了一门“生态工程学”课程。我曾两次赴现场检查和指导王军的研究工作。通过3年不脱产的培养,王军完成了一篇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并在《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了一篇综合性论文。
结对培养实质上是“双向学习”。通过与王军结成对子,我也学到不少生态学与园林学方面的知识,扩大了眼界。我所在的学院大楼(朱共山楼)成“口”字形,中间有一个天井花园。王军擅长园林学研究,我请她对这个天井花园进行布置。经过王军的精心设计,天井花园顺利建成。园内既有各种观赏石,又有与之相映成趣的花草树木,成为地科院师生休闲的场所。
为了提高人们学习地学知识的兴趣,我觉得有责任、有义务从事科学普及工作。我做得最多的科普讲座是“自然、资源与人”,重点是讲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的结构、板块运动、生命演化、自然资源、全球变化、环境保护等。有时,我会针对某个问题做重点讲解。后来,我与“北京超星数字图书馆”有了联系,他们把我的讲座制成光盘,通过视频可以面向更多听众。
我的第二个讲座是“中国观赏石”。观赏石是一种特殊的矿产资源,是有价值的商品。园无石不秀,斋无石不雅,观赏石是“立体的画”,是“无声的诗”。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即“赏石文化”正在形成,而这种文化是以地质学与美学的融合为特征的。我从科学的角度将观赏石区分为3类:岩石观赏石、矿物晶体观赏石和生物化石观赏石。我收集了大量图片,从科学与艺术结合的角度进行讲解。我在南京大学做过4次讲座,学生兴趣浓厚,这实际上属于通识教育范畴,与当前本科生教育改革的精神是吻合的。这个讲座也被“北京超星数字图书馆”制成光盘,可以让更多的观赏石爱好者从中受益。
我对地质科学的热爱,终生不渝。记得1997年我在古稀之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时,我的学生张以诚(1963届毕业)颇有才华,他写了四首“十六字令”,以表祝贺。第一首:“地,大地求索五十年,风共雨,谁知辛与甘?”第二首:“学,平生立志万山间,魂梦牵,神州山外山。”第三首:“岩,山石磊落自成岩,苦钻研,快马更加鞭。”第四首:“人,青山踏遍志未残,热血沸,为霞尚满天。”尽管其中有些溢美之词,但却表达了我对地质科学的热爱之情。由于我终身从事岩石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故取其中之一句“山石磊落自成岩”作为本文之篇名。
(本篇完)
整理:王运来、李运庆、谢磊
编辑:办公室调研处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使用的图片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用于宣传目的,不作商业利用。】
好看请点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