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滋
江苏泰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地学院院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浆岩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山石磊落自成岩
(二)
我终身从事地质教育工作,为地质人才的培养殚精竭虑。我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要打好坚实的基础。我身体力行,长期担任基础课教学,并编写出版了两本基础课教材《光性矿物学》和《晶体光学》。其中,《光性矿物学》教材系统介绍了200多种造岩矿物的光学特性,旨在培养学生利用偏光显微镜鉴定矿物的能力。该书于1965年初版,1974年再版,多次重印,达数万册,在国内影响较大。到了20世纪80年代,该书早已脱销。2006年初,我对《光性矿物学》进行再次修订。在谢磊的协助下,经过1年多的努力,年届八旬的我终于完成了修订工作。新修订的《光性矿物学》(第三版)增加了不少新内容,仅矿物显微照片就增加了50余幅,使插图达到200余幅,加强了直观性。2008年,该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1955年,我由助教晋升为讲师。1956年,党中央召开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号召向科学进军。我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尽管教学任务和党政工作比较繁重,我仍然努力挤出时间开展科学研究,利用星期天和假期进行野外工作。宁镇山脉是中国早期地质工作的发祥地之一,已出版了《宁镇山脉地质志》,我瞅准这一方向,决心开展宁镇山脉的煌斑岩研究。具体地点就在位于南京与镇江之间的高资、下蜀一带,离南京较近,可以利用星期天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进行野外地质工作。于是,我在星期天早晨随身携带水壶、干粮乘最早一班慢车去工作地点,独自一人翻山越岭,边观察、边采集标本,到了傍晚又背了几十斤重的岩石标本走到车站,乘最晚一班慢车回南京。就这样,我利用了十几个星期天,终于将宁镇山脉的煌斑岩基本都调查清楚了,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室内研究,1957年写成一篇论文《江苏高资下蜀煌斑岩的研究》,刊登在《南京大学学报》上,这就是我的处女作。此外,结合岩石学教学的需要,我还随孙鼎教授开展对济南辉长岩和碱性伟晶岩的研究,获得了很好的成果。由于研究工作先行一步,在指导学生教学实习时即做到心中有数,在讲课时也能理论联系实际,收到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的效果。
20世纪60年代中期,南京大学的科学园地里盛开了五朵灿烂夺目的花朵,南大人自豪地称之为“五朵金花”,“华南花岗岩研究”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徐克勤教授是华南花岗岩研究的开拓者,我和周新民一直是这项研究的传承者。但传承并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传承之中有发展、有创新。1982年,南京大学开风气之先,在国内率先举办了由高校独自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名称是“国际花岗岩地质与成矿关系学术讨论会”,这标志着南京大学的花岗岩研究业已居于国际先进水平。我担任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会议组织委员会的秘书长。
1962年我从事火山岩研究,并与花岗岩研究平行进行。火山岩也属于火成岩的范畴,它们是岩浆喷至地表形成的火山碎屑岩和熔岩流,两者堆积形成火山锥。参与这项研究工作的,还有一位青年教师,他叫涂绍雄。宁芜盆地的面积约有900平方公里,据前人研究,火山岩分为四个地层单元,即:龙王山组、大王山组、姑山组和娘娘山组。为了便于记忆,将每一组的第一个字拿出来,称为“龙大姑娘”火山岩系。通过十余年研究,取得以下进展:(1)从龙王山组到娘娘山组,它们的喷发形式是从裂隙中心式向中心式过渡,从东南方向向西北方向迁移;(2)对火山岩进行硅酸盐分析,“龙大姑娘”火山岩系的演化由钙碱性演变为碱性,与浙江、福建一带的火山岩不一样,那边是向酸性方向演化,这边是向碱性方向演化;(3)娘娘山是个标准的古火山口,它的周围全是大块的粗面集块岩,这是古火山口很好的标志;(4)火山盆地内,存在众多的闪长坋岩体,属于次火山岩性质,与铁、铜成矿关系密切,我们解剖了宁芜盆地这只麻雀,可能对整个“下扬子成矿带”的认识具有实际意义。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数十年间我与团队持续不断地开展花岗岩研究,并把花岗岩研究和火山岩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了“次火山花岗岩”的研究,即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的研究,将花岗岩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更新的境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以往,研究花岗岩者很少注意花岗岩与火山岩的成因联系,而研究火山岩者亦忽视与其伴生的花岗岩的关系,两者被人为地割裂开来。国内如此,国际上亦有此倾向。在国内我首先注意到酸性、中酸性火山岩与花岗岩的成因联系。1980年,我与陈克荣在浙江莫干山进行野外考察时,发现莫干山顶为流纹岩,山麓为花岗岩,沿途观察未见花岗岩与流纹岩的明显接触界限,而是出现逐渐过渡状态。这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与思考。同年在浙江桐庐火山断陷盆地内亦发现类似现象,这表明花岗岩与流纹岩之间必然存在某种成因联系。周金城在读研期间对桐庐盆地进行了典型解剖。于是,我们在国内首次提出“次火山花岗岩”(Subvolcanicgranite)这一理念。随后,我们又进一步提出在时间、空间和成岩物质来源近于一致条件下,花岗岩实质是流纹岩、英安岩所构成的中心式火山机构的“根”,形成了在成因上有机联系的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嗣后,我和我的团队成员在浙江北雁荡山、福建钟腾、江西岩背等地又陆续发现这类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这些发现都证明了这类杂岩存在的普遍性。与此同时,美国著名岩石学家史密斯(R.L.Smith)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西部圣胡安火山岩区也有类似发现,该地发现十余个受破火口控制的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体,这与我们团队的研究几乎是同步的。可以说,关于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的研究,是我们在火成岩研究上的一个突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特色。1990年我与陈克荣等完成的“中国东南部中生代酸性、中酸性次火山岩与成矿关系”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3年我和周新民共同领导的团队完成的“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与地壳演化”的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整理:王运来、李运庆、谢磊
编辑:办公室调研处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使用的图片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用于宣传目的,不作商业利用。】
好看请点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