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山东省立医院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联合研究被撤稿的消息在学术界引发广泛关注,并将图像数据可靠性问题再次推上风口浪尖。这篇题为“乳酸脱氢酶D作为肺腺癌预后和免疫浸润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因图像数据问题被期刊《BMC Cancer》撤回,再次敲响了学术诚信的警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该研究于2023年发表在《BMC Cancer》期刊上,通讯作者分别为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药剂科的Shaoshuai Hou(通讯作者)和山东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的Suwei Zhu(通讯作者)。
研究试图将乳酸脱氢酶D确立为肺腺癌预后和免疫浸润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为肺腺癌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然而,好景不长,这篇看似成果斐然的研究,却在发表后不久便受到了质疑,最终走向撤稿的结局。
根据期刊的撤稿声明,该研究存在多处图像数据问题,主要集中在图10和图11d,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评论人Mycosphaerella arachidis指出,图10中正常组织样本的案例1和案例2图像高度相似,尽管颜色强度有所不同,但很可能来自同一样本。他甚至用红色矩形标注了重叠部分,使问题一目了然。
试想一下,两张本应不同的图像却如此相似,这如何不让人怀疑数据的真实性?
此外,图11d中H838细胞中siNC组的图像也被质疑存在重复使用的情况。这就好比在一个拼图游戏中,使用了同一块拼图两次,试图拼凑出不同的图案,这显然是违反游戏规则的。
面对撤稿决定,研究团队内部出现了分歧,进一步加剧了事件的复杂性。
Shaoshuai Hou(通讯作者)对撤稿决定表示了不同意,但具体原因并未公开。这不禁让人思考,他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才反对撤稿?是认为质疑不成立,还是另有隐情?
而令人遗憾的是,其他作者均未对出版社关于撤稿的联系作出回应,这无疑加剧了外界的疑虑。他们的沉默是否意味着默认了图像数据存在问题?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不便发声?
这次撤稿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学术诚信是科研的生命线,不容一丝一毫的妥协。
医学研究关乎人类健康,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任何数据造假行为都可能误导临床决策,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试想一下,如果一项基于虚假数据的药物研究被应用于临床,后果将不堪设想。
图像造假作为一种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严重损害了科研的公信力。它不仅浪费了科研资源,也阻碍了科学的进步。就像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个别研究者的不端行为会损害整个学术界的声誉。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加强学术规范管理。
首先,要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教育,培养他们严谨的科研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只有从源头上加强道德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其次,学术期刊需要进一步完善同行评审机制,提高对稿件质量的审核标准,尤其是对图像数据的审核。更严格的审核机制就像一个过滤器,可以有效地过滤掉存在问题的研究。
最后,要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只有让学术不端行为付出代价,才能有效遏制其发生。
学术诚信是科研的基石,任何学术不端行为都应该受到谴责和制裁。此次撤稿事件再次警示我们,要加强学术规范管理,维护科研的纯洁性,才能推动科学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