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刘峰教授:新中国会计理论-自主知识的建构之路

职场   2024-11-24 22:38   浙江  


@会计学术联盟(ID:KJXSLM),学者关注专栏;来源:财务与会计官微。


厦大刘峰教授:新中国会计理论-自主知识的建构之路


摘要:本文是对我国过去75年会计理论研究的总体特征的描述,并从自主知识体系形成的视角,对新中国成立75年来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本文将我国会计理论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确立的有别于前苏联的资金运动理论;20世纪80至90年代会计理论研究的科学化与去标签化阶段;2000年之后的自主的研究问题与研究理论探索阶段,并分别讨论各阶段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特征。最后,对我国会计理论自主化发展的几个研究主题进行总结。

关键词:会计理论研究;科学化;会计基本概念;中国研究选题;中国特色问题


科学的发展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会计理论也不例外(葛家澍,1981)。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就是继承与创新的过程。

严谨、详实地报告过去75年里新中国会计理论研究,需要基于对文献的全面占有、整理,且能从中提炼、形成理论发展的框架与脉络等。截至目前为止,一方面,对科学理论的形成及其演变的研究尚未形成观点明确、逻辑严密且得到多数学者认同的范式,仍然处在众说纷纭、难以达成一致认识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笔者的阅读面、文献占有面等的限制,也无法给出较全面的概况。因此,本文的讨论难以脱离笔者的主观偏误。

为了行文简便,本文将分专题、序时地回顾新中国会计理论发展历程,并就每个专题分别讨论其会计理论的创新性贡献,以为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中国会计理论提供“一管之见”。


一、新中国经济建设与“资金运动论”的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借鉴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作为既服务于微观企业管理又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信息的会计,其管理体制、技术方法以及相应的教材也只能学习“苏联经验”,会计理论的发展主要是围绕如何推行前苏联经验而展开研究,其中最典型的经验是会计核算形式中的“凭单日记账”、材料核算中的“余额法”、成本核算中的“定额法”等。

1956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后,这一时期会计理论研究较为活跃,出现了很多突破性的观点。比如,关于会计属性的讨论,先后有学者提出会计具有两重性的观点(借贷记账法下,借、贷是记账符号;增减记账法下,增、减代表具体的增加和减少,这使得增减记账法下的会计分录采用了“同类账户,一增一减;不同账户,同增同减”,也使得之后的试算平衡也变得更加复杂),该观点很快被写进了由当时高教部出版的第一本、也是当时唯一的一本全国统编会计教材《会计基础知识》中,1963年出版的《会计基础知识》(葛家澍主编)对关于会计属性的讨论部分侧重从会计技术性角度论述,提出社会主义制度下会计的作用包括:加强社会主义的计划管理、贯彻节约原则和加强经济核算、保护社会主义财产,会计是管理经济的一个工具。而关于会计对象的讨论,如会计对象是资金运动,资金运用等于资金来源,进而可以区分为流动资金等于流动基金、固定资金等于固定基金、专用资金等于专用基金,为之后实践中普遍采用的三段平衡式“资金平衡表”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资金运动论也成为这一阶段有别于前苏联专家的、中国自主的学术观点。自20世纪80年代起,会计对象就成为我国会计学教科书主流的学术观点,即便进入21世纪,还有很多教材采用这一观点。


二、会计研究的科学性问题

研究的科学性在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特征、表现形式。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总体经历了政治决定一切的阶段。体现在会计领域,因为借贷记账法被定义为资产阶级、剥削工具,实践地位被削弱,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因为其社会主义属性而被广泛使用。1965年财政部《企业会计工作改革纲要(试行草案)》明确提出,改革借贷记账法,使之通俗易懂,易于使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各种记账方法,……要积极进行试点,定期总结,逐步提高。也就是说,借贷记账法在实务中、尤其是工业企业中,没有被禁止使用,但商业部门等明确使用增减记账法。另一方面,借贷记账法不仅退出教科书,也逐步退出中国的会计舞台(许家林等,2009,新中国六十年会计变迁,《财会通讯》第10期)。公开资料表明,1966~1976年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近乎空白。据《中国现代会计手册》所提供的会计出版物数据表明,1966~1971年没有收录任何会计出版物,1972~1977年间的会计类出版物主体是农村生产队、人民公社会计,少量工业会计、基本建设会计。1966~1976年间只收录了9篇与会计相关的论文,主要是介绍企业会计制度等,多篇是发表在相关报纸上且署名评论员的。

1976年年底起,中国开始逐步恢复到发展经济的正常建设轨道上来。1977年恢复高考后,中国的高等教育陆续恢复。但是,长期加在会计领域的束缚、尤其是阶级性标签和各种思想限制如果不消除,会计工作与实践就不能正常开展(比如,借贷记账法不能全面恢复使用),会计理论研究同样不能有效、有序地展开,大学的会计教育也难以正常开展。实际情况也是如此。1977年的会计类论文只有4篇,标题都是陈述式而非理论讨论型,如《社会主义经济核算不容否定》等。

改革开放以后,会计学术界要正常开展理论研究,需要去除强加在会计头上的各种非科学的术语,减少会计理论研究中的“贴标签”现象,这样会计理论研究才能走上科学化之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澄清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记账方法是否有阶级性?或者说,借贷记账法是不是不具有阶级性,是一个能够为中国所用的记账方法?客观、严谨地回答这个问题,不仅为科学的会计理论研究提供基础,也为我国实务中全面恢复使用方法上更加科学的借贷记账法提供思想基础。

1978年,一篇题为《必须替借贷记账法恢复名誉——评所谓“资本主义的记账方法”》的文章正式发表,该文从记账方法产生的历史考察等提出,记账方法产生于资本主义之前,它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建设完全可以、也应该要利用。这篇论文发表后,关于记账方法讨论的论文趋于减少,同时,少量发表的论文总体倾向于认为记账方法没有阶级性。1979年起,我国实务中陆续恢复采用借贷记账法。科学地研究记账方法,去除加诸于记账方法之上的“阶级性”“剥削”的错误符号,是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恢复科学化的第一步。

1981年,一篇题为《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的论文提出,科学发展的特点之一是继承性,会计学的发展也不例外,并经过严谨、周密的论证提出:会计理论是继承性的,资本主义的会计理论能够、也应该为我所用,资本主义国家所普遍采用的会计准则同样能够为我所用,在这篇论文和同时代其他学者的推动下,这之后,会计理论研究所讨论的话题相应拓宽,且研究论文更多地从会计学科自身属性等展开,尤其是关于会计原则与会计准则等的研究,更是为后来我国发布企业会计准则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准备,会计理论研究逐步回归到理性、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来。

20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会计理论研究逐步进入科学、理性研究的阶段,所讨论的话题较广,包括会计的定义等基本概念、经济体制改革与会计、会计准则、成本与管理会计等。总体上看,这些研究是规范性的,主要的研究文献还是以论述为主,因此在相当程度上带有研究者的主观性。比如,一个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支持者与一个公允价值支持者在对会计计量属性的讨论中很难达成一致,且相互都难以认同对方的学术观点。也正因为如此,当时的很多研究话题,包括会计的定义、职能等基本概念,以及物价变动会计、稳健原则等带有操作方法内容的话题,其学术论文的讨论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观点,且难以达成一致。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就开始了实证会计的介绍与探索。在中国知网上,以“实证会计”关键词检索,1990年之前所收录的论文共四篇,第一篇是1988年发表在《财会通讯》(第10期)上的《西方国家的实证会计理论》,介绍了实证会计理论及其基本内容;1990年,Watts and Zimmerman合著的《实证会计理论》一书被翻译出版,大大推动了我国会计学术界对实证会计的了解。

1990年年底起,我国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这为我国会计研究转向实证提供了数据上的准备。1990年到1997年间,先后有多篇论文讨论相关问题,包括规范性分析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模仿性尝试实证研究。1998年,《经济研究》第7期刊登论文《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这是第一篇公开发表在主流学术刊物上的、模仿Ball and Brown(1968)的严谨的学术论文,也标志着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开始引入实证研究范式。进入21世纪,实证会计研究成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主流范式,目前,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形式上大多是实证范式的。

与规范研究论文不同之处在于:实证研究论文通常在给出理论讨论和研究预期的基础之上,借助统计方法等,用市场公开的数据(通常称为“经验数据”)来对理论预期进行检验。研究过程尽可能地做到客观、严谨,最大限度地降低个人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做到价值中立。让会计理论研究过程最大限度地实现客观、严谨、价值中立,采用双盲评审等,让不同的学者只要遵从相同的方式就能够得出相同或类似的研究结论,也是会计研究追求科学化的标志。


三、会计基本概念研究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核心词就是会计基本概念。从1980年《会计研究》创刊起,对会计的定义、性质、会计对象、会计职能等的讨论,是这一阶段会计理论研究主要话题。统计数据显示,1979~1997年间公开发表的全部987篇论文中,274篇是关于会计基本理论的(陈信元和金楠,1999)。葛家澍于1986年出版的《会计的基本概念》一书中,讨论了多个基本概念:会计的字义、会计定义、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等。由于会计基本概念的研究涉及内容庞杂,且文献多、观点分散,本文以会计定义/属性的讨论为主线条,介绍这一时期会计理论的研究。

如上所述,1978年起,我国会计理论研究逐步恢复,但是,早期论文少,所讨论的话题以记账方法是否有阶级性为主。1980年,《会计研究》创刊号上刊发了杨纪琬、阎达五的文章《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在讨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之上,提出“会计管理”的术语,引发后续会计定义的讨论。

关于会计含义的讨论,在上述认为会计是“一项管理活动”之上,有学者借鉴西方会计理论的讨论,提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余绪缨,1982;葛家澍和唐予华,1983),分别被学界称为“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成为当时会计学界的主流观点。围绕这两个学术观点的争论衍生出多个观点,如借鉴当时流行的“控制论”思想,将会计定义为“控制系统”;延续之前关于阶级性讨论中的工具论,将会计定义为一种“经济管理工具”;等等。《会计基本理论问题探索》一书摘录了1982~1988年间公开发表论文的主要观点。其中,关于会计定义的讨论共收录了61篇论文,都是讨论甚至争论会计的定义,包括“信息系统论”“管理活动论”和其他多种观点的交锋。

除了会计定义外,这一时期讨论的主题还包括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原则与国际会计等。其中,关于会计对象总体没有太多观点上的争论,但关于会计职能的讨论,从一职能说到二职能、三职能、四职能,乃至多职能。《会计基本理论问题探索》一书关于会计职能的观点摘要,也收录了44篇论文。

检视这一时期关于会计基本概念的讨论与争论,从目前的文献累计影响来看,它们的影响不是很大,其中大部分主题不再是会计理论研究者所关注的对象,多数的研究也没有进入教科书,成为会计知识的一部分。但是,这一阶段的讨论对我国后续会计理论研究的影响非常大,这个影响主要体现在思想解放上。20世纪80年代关于会计定义、会计职能、会计对象等的大讨论,一定意义上推动学术界能够广泛讨论与会计相关的所有领域,同时也帮助学术界逐渐回复到科学研究,从科学规律等特征角度讨论会计问题,从而为后续的会计理论研究逐步走向科学化、常态化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会计准则研究:从理论讨论到实务全面应用

我国会计界对会计准则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下面将按照时间顺序陆续展开。

(一)从会计原则到会计准则:理论准备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也必然对会计提出新要求。采用国际社会通行的会计模式,包括会计规范问题,是当时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界共同面对的问题。

早期对会计原则的讨论是从翻译国外资料开始的。能够检索到的第一篇以会计原则/会计准则作为标题的文字资料是1979年《会计通讯》第4期刊登的《会计原则》,用1个版面介绍了关于“一致公认的原则”(是对英文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的翻译,之后通行的翻译是“公认会计原则”)的主要内容。之后是几篇关于会计原则的翻译资料,介绍美国、日本的会计原则。

1980年《会计研究》创刊号上刊发的《论社会主义会计的原则》是这一时期会计原则研究最常见的论文模板,即:从会计原则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属性开始讨论,区分服务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会计原则,并尝试提出与资本主义会计原则不同的、服务于社会主义的会计原则。1981年,《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一文提出,会计原则是会计科学理论的一部分,它完全可以为我所用,包括国际会计准则,同样需要关注。这之后,对会计准则的研究从术语的选择、涵义、性质等讨论,转向若干相对具体的应用。在中国知网分别检索篇名包含“会计原则”或“会计准则”的论文,1980~1990年间分别有103条、56条结果。初期的论文中,介绍美国、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等西方相关的会计原则是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有相关论文研究我国经济发展对会计原则的要求、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会计原则等,如当时高度关注的物价变动、稳健性原则等。这一阶段我国会计原则的研究与上一节关于会计基本概念的讨论一致,通过全面、深入的讨论,让会计原则的思想被会计界乃至社会所广泛接受。

会计准则的研究积累充分后,制定会计准则也就“水到渠成”。

(二)企业会计准则:从理论讨论到实务应用

1992年11月,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自1949年以来新中国发布的第一份会计准则公告。在《企业会计准则》发布前,财政部会计司启动了会计原则制定工作;1989年1月,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原则及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组召开了会计原则专题理论讨论会,会议提出,放下争论会计原则或会计准则等术语、名称,统一使用会计准则术语,同时,呼吁学术界对会计准则的研究从概念、术语等的争论,转向具体准则的制定与应用上。

《企业会计准则》内容相对简单,主要是一些原则性规定,后被称为基本会计准则。1997年5月,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这是第一项具体准则,标志着我国会计实务的规范从操作层面转向会计准则。1997年到1998年间,我国先后发布了多项具体会计准则,包括债务重组、投资、收入、建造合同等,我国会计实务正式进入会计准则时代。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研究、制定、发布与应用,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2001年加入WTO同步,也因此,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问题成为这一阶段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的核心问题。1998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同年《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发布,嵌入了包括公允价值、谨慎性原则、会计职业判断等会计准则的相关思想。我国会计准则不仅全面执行,还与国际会计准则不断接轨。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新修订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其中,会计准则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修订后的准则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同。2010年4月,财政部发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报告财务准则实现实质趋同,我国会计发展全面与国际接轨。我国经济自1978年起快速发展的原因或驱动因素,一直是经济理论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除了经济体制改革等因素外,迅速恢复并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会计方法在其中的作用值得学界认真讨论。

(三)会计准则:从应用到理论提炼

与我国经济发展同步,资本市场的发展不仅对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提出要求,也为更科学、严谨地研究会计理论提供了新的场景,特别是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的设立与发展,为会计准则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数据资料,一定意义上推动了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在短期内追赶上国际水平。

1978年到2000年,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不断向国际水平靠近,包括:20世纪 80年代翻译、出版了大量国外会计理论专著、教材、论文,研究范式上采用西方会计学术界基于经验数据和经济学理论的实证会计方法。在美国的三大会计刊物上,不仅出现以中国制度为对象的会计研究论文,1999年还出现了第一篇有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合作署名、研究中国问题的论文(DeFond,Wong,Li,1999)。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数量不断增多,我国经济在很多领域出现领先企业,商业模式也从之前的追随、模仿,逐步变成领先与超越。经济环境的改变为我国会计的发展与相应的会计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也对提炼、形成有影响力的会计理论提出要求。

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论文发表数量增多,会计类学术专著数量也以天文数字般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学者在国际上的影响也在提升。2000年至2020年间,中国学者在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以及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的涉及中国会计话题的论文渐趋增多。夏立军、王珊(2018)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高校在国际五大学术刊物上累计发表论文数量达56篇。这些论文所形成的创新性学术思想与观点,仍然需要时间去“检验”。这里不具体针对某篇论文、某部专著的观点,而是就这一阶段的会计理论研究趋势特征作出简要总结。

中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尤其是关于会计准则的理论研究早期以模仿为主,用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数据检验会计准则变迁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尤其是采用盈余管理的思想,结合实证会计中的三大假设(管理层报酬、债务契约、政治成本),讨论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者们逐渐发现我国资本市场制度特征的不同,特别是资本市场基于ROE指标的监管等,推动我国上市公司出现诸如“10%现象”的盈余管理。“10%现象”的提出不仅是第一个基于我国资本市场制度特征的研究发现,还直接推动了相关监管政策的改变,比如,2001年中国证监会将配股条件降低为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从制度层面弱化指标管理,包括亏损与ST、PT的关联性、是否盈利与上市资格等。这是新时期学术研究成果推动监管政策变化的直接事例。

从模仿到创新,不仅体现在对已有研究文献、研究范式加上中国制度特色,还体现在不断提出新的研究问题,进而探索性地提出新的理论,逐渐迈向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会计理论与方法的道路。


五、会计理论研究:中国研究选题与中国特色问题

建构中国特色的自主理论体系不是自己单独用一套话语体系、不与国际学术界连通,而是要在符合科学理论研究规定性特征要求的前提下,基于中国自身的市场特征、制度特征、文化特征等,提出与各特征相符合的研究问题,采用被科学家共同体所认可的研究方法,形成能够内在自洽、具有逻辑延展性的理论解释。

如前所述,早期的规范性研究论文和专著形成了丰富的学术观点,且部分观点直接推动了我国会计实践中全面恢复采用借贷记账法、全面接纳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等;21世纪初开始的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上与国际学术界保持一致,有助于逐步提炼形成基于中国制度情境的会计理论。限于篇幅以及笔者所占有资料的限制,这里只是提炼、介绍其中的三部分内容,其余内容留由学界讨论、总结。

(一)会计职能:认识的回归

如上所述,自1978年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恢复之初,在关于会计基本概念的讨论中,会计职能就是其中的核心话题之一。《会计基本理论问题探索》一书所摘录的关于会计职能的观点,包括44篇文献的多种观点,从一职能说到全职能说。其中,多数文献借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簿记是过程的控制与观念的总结的观点,以二职能来讨论,包括:反映与监督、反映与控制等。1989年1月中国会计学会基本会计理论与会计准则研究组在上海召开专题研讨会后,会计准则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重点话题,对会计职能的讨论逐渐式微。以《会计研究》为例,1980~1989年间,共刊发10篇论文标题包括“会计职能”的论文,而1990~1999年3篇、2000~2019年2篇。且《会计研究》在1995年升级为月刊,论文刊发量增加一倍以上。

实际上,如果从会计准则制定视角来看,相当长时期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会计基本概念框架对财务报告目标的界定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国际组织会计准则制定的主要思想,即决策有用性。基于决策有用性,会计的职能主要就是提供信息供投资者决策用。对投资者作出决策有用的信息是关于报告主体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等的信息,从这一意义上看,财务报告的职能就是反映。如果将反映比喻为照相,那么照相时选取什么角度、期望通过照片传递什么信息等存在争议空间。放在财务报告的“反映”职能上,最直接的争议问题是反映报告主体当下真实的状况(历史成本),还是面向未来(公允价值)?这也是目前会计准则制定中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

我国会计理论界在进入实证会计研究之后,对会计职能的研究趋于沉寂。因此,对会计职能的认识主要是规范研究时期。这里需要提及的是两篇论文。一篇是娄尔行、张为国于1991年发表的《确保合理分配是会计的一项职能》,一篇是葛家澍、黄世忠于1999年发表的《反映经济真实是会计的基本职能——学习<会计法>的一点体会》。两篇论文观点鲜明,且论文的主要观点都借助论文标题直接展现。不同的是,前者强调会计信息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并从人类社会追求公平、正义的角度出发,赋予了会计系统促进社会公平的角色;后者从会计信息反映真实、抑制可能的虚假出发,强调会计信息的主要作用或目标是探求和说明事实真相。

这两篇论文发表迄今已经数十年过去了,这期间所发表的会计论文、出版的会计著作“恒河沙数”,但上述两篇文献所提出的会计职能问题今天仍然没有解决。每当资本市场出现公司舞弊现象,财务报表真实性就是问题的中心,比如美国的次贷危机事件、我国近期发生的诸如康美药业、恒大地产等公司事件,会计的真实反映就再次成为人们所关注的核心问题。甚至人们会反思:大量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对我们认识会计基本问题的促进意义究竟有多大?或者说,过去数十年里会计研究文献积累越来越厚,但关于会计职能的认识没有实质性进步;财务报表越来越厚,会计准则越来越具体,会计界所面临的挑战仍然是若干最基本的问题,包括会计是反映真实状况还是面向未来?是考虑反映真实还是兼顾信息发布的经济后果?等等。

(二)会计理论研究:从中国制度特征出发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中国制度出发,提炼出有中国情境的研究问题,并尝试形成对中国制度有解释力的理论。

如上所述,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的实证研究,在完成第一步模仿之后,就是中国化的发展。比如,区分股东性质对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中国的IPO制度变化与相应的会计审计行为、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从股东——管理层代理问题到控股股东——中小股东的代理问题等。这些围绕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作用及其各种决定性因素的研究,在研究问题的选择上还是与国际主流的研究保持一致,只是在对问题的解释上加入中国的制度情境。比这种选择更进一步的是关于中国特色研究问题的讨论。

由于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界定上的差异,以及对文献占有方法的不足,很难准确、无争议地界定出最早的关于中国特色研究问题的文献及其贡献,这里仅就笔者阅读面和相应的文献检索所及略述一二。

第一组论文包括《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陈冬华等,2005)、《法律环境、政府管制与隐形契约》(陈冬华等,2008),前者提出一个我国常见的经济、社会现象:在职消费,并进行量化研究;后者是法律与财务的一个自然延伸: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法律制度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隐形契约发挥了其他经济体法律才能发挥的作用。这两组论文提出的研究问题是属于中国的,相应的理论解释也构成中国话语体系的一部分。

第二组论文包括《风险导向型审计·法律风险·审计质量──兼论“五大”在我国审计市场的行为》(刘峰和许菲,2002)、《我国审计市场制度安排与审计质量需求——中天勤客户流向的案例分析》(刘峰等,2002)、《国际四大意味着高审计质量吗——基于会计稳健性角度的检验》(刘峰等,2007)、《会计· 信任· 文明》(刘峰,2015),前三篇论文以当时中国的制度情境为背景,讨论会计信息质量的决定机制,提出完全不同于西方学术界的思想: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并不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因为中国制度特征,导致客户与合伙人绑定,这也启发了后续大量基于中国资本市场审计特征的研究,并提出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大并不等于高质量,这一研究预期能够较好地回答我国最近对普华永道中天、瑞华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质疑。而刘峰(2015)更是尝试将会计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来讨论,这也是会计理论研究者所努力的方向。

(三)非正式制度与会计理论研究

如果说,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是在模仿、学习国际主流的研究范式,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制度决定的,那么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10年之后,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中非正式制度视角的会计理论研究几乎与国际学术界同步。

非正式制度是与正式制度相对应的概念,所包括的内容广泛,诸如传统、习俗、文化、宗教等因素都是非正式制度的组成部分。换言之,凡是不能直接上溯到法律、法规且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都可以归之为非正式制度。比如关于关系、隐形契约、传统文化、社会信任、伦理道德、宗教等因素,都被用来解释区域间、公司间会计信息质量的差异。一个常用的场景是:与正式契约不同,中国是一个强调私人关系的社会,基于“关系”的非正式契约能够有效地替代正式契约,甚至,在西方的学术文献中,“关系”被直接按照拼音翻译成“guanxi”。李增泉(2017)对这组文献进行了回顾。


六、结束语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会计学科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经历了调整、适应、模仿、创新等阶段。尽管1978年之前的一段时期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包括会计在内的社会科学处于发展的低潮,但是,仍然在20世纪60年代初形成了以“资金运动论”为核心思想的代表性观点,成为当时能够写入教科书的、几乎是唯一的自主学术观点。

1978年之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相应地,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都在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是会计研究恢复科学化的导入期;20世纪90年代,伴随资本市场的建立,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从模仿国际主流的研究方法起步,到2000年之后,进入在科学范式之上的创新,包括:充分关注中国制度的情境,在国际主流的研究范式之上加入中国制度元素;从中国情境出发,提出中国情境下所产生的、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问题;充分利用中国制度情境所提供的研究机会,尝试提出能够有效解释中国当下会计、财务和审计等现象的理论,并进而丰富这一理论认识,为人类社会共同的会计知识提供来自中国的贡献,以期在未来形成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冬华,陈信元,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J].经济研究,2005,(2):92-101.

[2]陈冬华,章铁生,李翔.法律环境、政府管制与隐性契约[J].经济研究,2008,(3):60-72.

[3]陈信元,金楠.新中国会计思想史[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4]葛家澍.会计的基本概念[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86.

[5]葛家澍,黄世忠.反映经济真实是会计的基本职能[J].会计研究, 1999,(12):2-7.

[6]葛家澍,吴水澎,唐予华,等.会计基本理论问题探索[M].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91.

[7]葛家澍,刘峰.新中国会计理论研究50年回顾[J].会计研究,1999,(10):7-12.

[8]李增泉.关系型交易的会计治理——关于中国会计研究国际化的范式探析[J].财经研究,2017,(2):4-32.

[9]刘峰,许菲.风险导向型审计·法律风险·审计质量——兼论“五大”在我国审计市场的行为[J].会计研究,2002,(2):21-27+65.

[10]刘峰,张立民,雷科罗.我国审计市场制度安排与审计质量需求——中天勤客户流向的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2002,(12):22-27+50-65.

[11]刘峰.会计·信任·文明  

[J].会计研究,2015,(11):3-10+96.

[12]娄尔行,张为国.确保合理分配是会计的一项职能[J].会计研究,1991,(8):1-6.

[13]夏立军,王珊.南辕北辙,还是在路上?——中国会计研究国际化进程观察[J].当代会计评论,2018,(4):24-29.

[14]杨纪琬,阎达五.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J].会计研究,1980,(1):2-10.

[15]Zeff,S.. The evolution of the IASC into IASB, and the challenges it faces[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2,87(3):807-837.


▷作者:刘峰,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会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财务与会计》2024年第21期

11月17日上午,第三届海内外华人财会金融类博士就业招聘会北京专场招聘成功举办,仍然欢迎用人单位与博士小伙伴注册社群招聘;博士招聘咨询:13717527221,加微信请注明:姓名+单位+事项。

WINTER

关注会计学术联盟

为财会人智慧成长赋能

超22万高端财会人关注

前沿.会议.招聘.本硕博





会计学术联盟
财会科研领域NO.1平台。开设中国学者国际发文、顶刊推送、前沿专题、讲座会议、学者关注、重要新闻、高校教师招聘等专栏。全球财会博士联合发起,超20万人关注,社群超2万人;每年举办学术年会、Seminar、博士就业双选会、暑期科研训练营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