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上热饭 心里暖和
入冬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气温骤降。
11月21日上午,灵山县沙坪镇那琅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里热闹起来,和面、调馅、擀皮,10多位老人分工明确,一起包着饺子。
“今天是我们开展的一次试吃活动,由低龄老人志愿者包饺子,请高龄老人品尝。”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社工黄庭梅告诉记者,那琅村长者饭堂是2023年年底开业的,目前平均每天有五六十人就餐。
“一个人在家时,我就会到这里吃口热乎饭,有时还会参加中心组织的活动。”70多岁的李先生介绍,早餐有皮蛋瘦肉粥、瘦肉面等,只需3元;午餐有土豆炒鸡、腊肠炒菜花等,只需6元。
“我们通过链接社会爱心资源,在为用餐老人提供优惠的同时,也将获赠物资全部用于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并定期组织开展免费试吃等活动。”黄庭梅指着长者饭堂门口的一面爱心墙说,今年3月—5月,中心共链接社会爱心物品、资金价值3万余元,并与13家爱心商企、5名爱心人士建立了合作关系。
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了桌。“饺子味道好,也很热乎。”88岁的方翠珍对身边的老伙伴说。90岁的陆女士也对饺子的味道很满意,她告诉记者,自己几乎每天都来长者饭堂,喜欢和其他老人一起说说话,长者饭堂现在已成为村里老人的一个聚集地。
“长者饭堂是我们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一部分,通过社会化运营的方式,解决村里老年人的吃饭难题。”那琅村党支部书记黄廷创告诉记者,那琅村有50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的有500多人。为解决老年人的居家生活难题,2023年12月,那琅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作为钦州市首家村级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在为村里老人提供就餐服务的同时,还会定期开展手工、绘画、健康操、唱歌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循着歌声,记者来到中心二楼的活动室,71岁的赖福坚正指挥着10多位老人唱歌。在她的带领下,老人们个个充满激情,用手打着节拍,放声高歌。“我们都喜欢唱一些老歌,每天聚在这里唱歌、做手工、玩棋牌,生活很开心。”赖福坚说,村里还成立了低龄老人志愿服务队,每天都到中心开展助老志愿服务。
“让所有老年人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在歌声和欢笑声中,中心墙壁上的一行大字格外醒目。
找到工作 感觉踏实
“作为一名残疾人,我找工作非常不容易。‘桥计划’特别有用,它知道我需要什么。”不久前,刚刚入职一家跨国高科技公司的上海市长宁区硕士毕业生小杨,对“桥计划”竖起了大拇指。
小杨点赞的“桥计划”是上海市民政局在全市16个区开展的社会救助综合服务项目,通过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为多重困境家庭及个人提供综合救助帮扶。
小杨有肢体二级残疾,虽然进行了手术及康复治疗,但走路依然比较吃力,大部分时间需要坐轮椅。因为身体的原因,他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这导致他内心非常焦虑。
就在这时,“桥计划”向小杨伸出了援手,项目社工浦瑜麟经常到他家里走访探望,了解他有什么困难和需求,并帮忙链接资源、联系培训,鼓励他走出家门、寻找机会。
在小杨求职期间,“桥计划”还为他制订了结对帮扶“三步走”方案:一是提供职业咨询,通过分析他的兴趣、能力和职业目标,帮他找准职业定位;二是提供心理辅导,通过正面反馈和鼓励肯定其优势,帮他缓解求职压力、增强自信心;三是对接就业指导专家,开展职业辅导,帮他了解最新的岗位动态,并提升面试能力。
仙霞新村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主任徐晓雯介绍,在政府救助兜底保障的基础上,“桥计划”拓展社会资源,为困难群众提供多元化服务,从而达到辨证施治、对症下药的效果。
“这个项目可以综合评估困难家庭的经济、心理、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需求,以需求为导向,为困难群众制订‘一户一策’综合救助帮扶方案。”长宁区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徐军说。
记者了解到,帮助小杨求职成功在“桥计划”实施过程中并非个例。自今年8月以来,“桥计划”深入长宁区10个街(镇),对94户困境家庭的就业问题进行需求评估,并为25户家庭定制专属服务方案,为他们持续整合资源,搭建起坚实的支持网络。
12月14日,沐浴着初冬和煦的阳光,江苏省扬州市80岁的李秉仁用轮椅推着78岁的老伴高桂兰走出广陵区薛家巷12号院,前往市工人文化宫。一路上两个人有说有笑,非常惬意。由于上了岁数,腿脚不太方便,再加上子女不在身边,高桂兰平时很少出门。自从通过政府补贴买了轮椅后,老两口的日常出行便利了不少。
“我们还去了文昌阁。扶着轮椅,我也可以走上几百米,走累了就坐在轮椅上歇歇。”高桂兰的话语中透着喜悦,“能出去晒晒太阳,跟朋友们聊聊天,心情好了,身体也就好了。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关心!”
记者了解到,高桂兰患有多种慢性病,日常开销大,虽然她和老伴都有退休金,但一直也不太舍得添置新家当。今年11月18日,江苏省出台政策,围绕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等5个方面,以补贴的形式助力省内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家庭按需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具体补贴标准是:60至79周岁的老年人家庭补贴50%,8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家庭补贴80%,补贴上限为每户3000元。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和支出型困难家庭成员,在每户3000元限额的标准内,政府部门按实际支出给予全额补贴。
除了给老伴买轮椅,李秉仁还买了浴凳和智能马桶盖,政府补贴80%后,他自己只花了484元。“我家卫生间狭窄,以前老伴上厕所、洗澡都是费时费力的难事。添置这些辅助设备后,日常生活变得更加安全、舒适。”李秉仁说。
事实上,为了解决老年人的洗澡难题,李秉仁家所在的社区已经建设了助浴室。但考虑到安全问题,社区规定年满70周岁的老年人,使用助浴室时需要子女陪同。对于子女不在身边的高桂兰来说,外出洗澡就成了一件难事。
“现在,我在家里坐着洗澡,可以撑着把手站起来。不像以前,总担心滑倒。”高桂兰说。
为了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惠民政策,扬州市民政系统通过微博、微信、报纸等平台广泛开展宣传。截至目前,全市已经有6000多户老年人家庭通过居家适老化改造申请审核,22家中标企业正在有序开展评估和施工,以便精准对接需求,让更多老年人在家就可以洗上热水澡、用上护理床……
最近几个月,贝广飞发现,桐桐(化名)好像变了不少——她总是叽叽喳喳地说着在特教学校见到的老师和同学,拄着的双拐像她的翅膀一样,带着她在家中“飞来飞去”。
“2020年,两岁多的桐桐因为突发罕见病,下半身完全失去知觉。半年后,孩子的父亲突发脑出血去世,不久后,孩子的爷爷也因患脑血栓生活无法自理。”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主任贝广飞说。家庭接连遭遇重创,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桐桐母亲的身上,但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桐桐的母亲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收入微薄。桐桐有个比她大7岁的哥哥,因为家中的变故,心理受到了影响,想要外出打工,帮家里分担压力。
关注到桐桐一家的困难情况后,德城区民政局立刻采取行动,为两个孩子及其母亲申请了低保,并为孩子们申请了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我在家附近找到了一份售楼处的工作,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低保和孩子们的补贴加起来大约4000元,家里的经济负担减轻了!”桐桐的母亲感激地说。
经济上的困难得到了解决,可桐桐身体和精神上的负担却仍然存在。刚患病时,桐桐经常情绪失控,出现了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负面情绪也影响到了全家人。为此,德城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整合社工机构、康复机构、医疗机构、救助机构等资源,为桐桐一家提供了全方位的帮扶服务。自2022年起,“德关爱——倾听花开的声音”心理辅导项目组社工会同专业的心理老师,组成了辅导团队,第一时间为桐桐进行了情感疏导,精心设计了10次面谈辅导,循序渐进地打开了孩子的心结。同时,对桐桐的家人也分别开展了8次面谈辅导,让祖孙关系、亲子关系、兄妹关系得到了改善。
如今,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技能培训,桐桐的哥哥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重新返回了课堂,桐桐的爷爷得到了更专业的照护,而桐桐也在区民政局的帮助下进入德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教育和康复训练。
这朵小花,终于在爱的浇灌下缓缓开放了!
12月9日,宁宁拿到了盼望已久的公租房钥匙。当天,和她一起在陕西省渭南市儿童福利院长大的两名小伙伴也拿到了新房的钥匙。
“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怎么布置这个家了。”宁宁开心地告诉记者,一想到今后每天下班都可以回到自己温馨的小天地,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宁宁今年25岁,中专学的是中医康复保健专业,2018年毕业后,她和同学一起到上海闯荡。
“我可能是从福利院里跑出去最远的孩子了,当时大家都很担心我。”回想起当初的决定,宁宁说,“我当时也想过去西安工作,这样平时回家也方便。后来又觉得,还是应该趁着年轻多走走、多看看。”
初到上海,在感受大都市生活的同时,宁宁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个挑战:迅速完成从孩子到大人身份的转变,开始独立生活。“刚开始,想家想得睡不着,就躺在床上想福利院的老师和小伙伴们都在干什么。”宁宁说,不知不觉间,4年过去了,当初和她一起来上海的同学都陆续离开了,这让她也有了回家的想法。
“与福利院合作的第三方机构正好在招聘推拿师,我就回来应聘了。”宁宁告诉记者,回到渭南后,她在福利院附近租了一间房,每个月扣除550元的房租后,总体收入虽然比之前少,但她对这种生活状态很满意。
2023年,福利院里的一名小伙伴申请到了公租房。“我们知道这个好消息后都很激动,开始咨询相关政策,福利院也积极为我们提供帮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年11月,我和另外两个小伙伴也领到了分房单。”宁宁说,“前往选房现场的路上,我就开始想,自己的房子是什么样的?里面有没有阳台?该怎样摆放家具?”
最后,宁宁选到一套50平方米的大开间,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和阳台。站在明亮的房间内,宁宁期待着美好新生活:“以后上班,骑电动车半个小时就到了,很方便。平时也能邀请朋友来家里聚聚,太好了!”
记者了解到,“住房难”是成年孤儿滞留儿童福利院、难以融入社会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渭南市儿童福利院在打通相关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大龄孤儿社会融合能力评估流程,为满足条件的大龄孤儿办理户籍迁移、申报医疗补助、申请公租房等。
“院里还会定期做好安置回访,了解离院成年孤儿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及时给予关心关爱,提供帮扶援助,帮助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更好地融入社会大家庭。”渭南市儿童福利院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