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活力。2024年11月11日,浙江省委常委会听取《浙江省“千万工程”条例》《关于人文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起草情况的汇报,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文化为引领,以村民为主体,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投入乡村文化建设。为展示浙江人文乡村之变、之美,助力我省人文乡村建设,今起推出系列报道“令人向往的人文乡村——摄影师眼中的浙江人文乡村之变”。这些报道中的摄影师共同参与了2024年7月启动的人文乡村摄影马拉松活动,带着对浙江人文乡村建设的探索和思考,他们组成11支战队,分别走进全省11个设区市的11个乡村,3个多月时间共创作完成257件(组)专题摄影作品1700余幅照片,并将于年底举办摄影成果展。他们在拍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留下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推出首篇——台州市仙居县白塔镇高迁村战队摄影师鲍小红的拍摄随笔。接过摄影马拉松高迁村队战旗的那天晚上,我夜不能寐,趴在网上搜索关键词“台州、仙居、高迁”,把有关高迁村庄的各种资料翻了个底朝天。一周后,我们高迁摄影战队踏进村庄大门,天气很热,阳光很好,白墙映衬着黛瓦,弄堂间错落着一个个宅院,一股江南韵味从巷道深处穿透而出。我们走在老街上,仿佛回到了旧时光,甚至忘记了举起相机。然而,这些并不是她全部的面貌、全部的风采、全部的内涵、全部的意味……2024年8月,鲍小红在高迁村用无人机航拍乡村大戏。张志 摄全村分为上屋和下屋。下屋保存着不少四合院古宅,很多窗户雕刻着精致的山水、花木、飞禽、走兽、人物,风格样式繁多,有的还穿插有“福、禄、寿、喜”字,有的饰有小花件。裙板浮雕有花型纹路等图案,如果拍摄穿越剧,数百年前这里必是大户人家、书香世家。“高迁”寓意“步步高升”。听村里人介绍,高迁古村始建于宋代,几经变迁,现存建筑几乎保留清代中晚期之风貌,是浙江中部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古村落。依照太和殿模式,建成楼房及祠堂共27座(宅院),现存相对较完好的有20座。如此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体留存至今,实为罕见,被业内誉为活的“江南雕刻博物馆”。走老街,逛古宅,带着“人文乡村摄影”的考题,我们边走边思考边寻找灵感。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科考中举的“捷报”,它是否也在等待数百年之后的我?我不由地停下脚步,观察、对焦、拍摄……穿过取镜框,斑驳的捷报一瞬间清晰起来,似乎能感受到当时人们的喜悦与荣耀。高迁村自古学风昌盛、人才辈出,学子们寒窗苦读,一朝科考中举,好消息快马加鞭地传回村里来,就是一份份“捷报”。据历史记载,仙居吴氏一族明清时期中进士者多达60余人,高迁一村独中15人,举人秀才多得数不胜数。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一张张捷报,彰显了高迁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耕读传家的价值观。高迁村现存捷报52张,其中14张保存较为完好,是研究当地历史和家族发展的重要资料。韩丹 摄
高迁村党委书记吴海涛说,别看我们村现在有模有样,这里以前可是有名的落后村庄——脏、乱、差。年轻村民都外出打工,村里基本都是留守老人。村里也很少有外地人来,偶尔有几个说普通话的人走进高迁,都会被村里的大人小孩围观。那时候,高迁村人见到说普通话的都说是“山外人”来了,意思是山外面的人,把自己定位为“山里人”。随着“千万工程”的全面实施,高迁村做好“屋子打扫干净再请客”的文章,美丽乡村经济发展的“捷报”纷纷传来。以“传统村落保护开发”为路径,通过活态传承、系统保护、科学发展,小山村逐渐“火起来”“亮起来”。如今,高迁村已经有82家吃住一条龙服务的民宿,能一次性同时接待2000多游客居住,年接待游客数达5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达500余万元,村集体年收入从十几年前的12万元增长到210万元。保护、开发、利用并举,如今的高迁村有古民居岁月静好,越来越多的游客、创客、拍客加入寻找和品味高迁“文脉”行列中。养在深闺的古村落,成了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每天一辆又一辆坐满游客的旅游大巴驶向高迁古村,还有很多美术生来高迁蹲点写生。传统与现代,古老与创新,高迁村似乎没有变,又似乎一直在变。2023年6月27日,《人民日报》深度关注栏目刊发文章《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从浙江“千万工程”看如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开头这样写道:“高迁村历史悠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早年文物保护意识较弱,村里一度放任村民乱建,影响了村子的整体面貌。近年来,高迁村把‘保存修护’放在首位,‘保护促利用、利用强保护’,对古民居修旧如旧,整治村容村貌,并与周边景区抱团发展,盘活村里的闲置资源,走上了村美民富的发展道路。”高迁村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她从困境中崛起,实现了从“脏乱差”到“村美、人和、业兴、民富”的华丽转身。她的成功经验,为其他乡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徒步在古村青石板的路上,我们被迎面走来的一位老太太吸引。她温和亲切,我们不自觉地跟着走进了她的家里。老人叫吴秀珍,今年88岁。她娓娓道来,讲起了自己的哥哥吴伯云,是我国著名的桥梁建筑专家、全国“五一”劳动模范,担任过新安江白沙大桥、临海灵江大桥、乐清清江大桥、瓯江大桥、瑞安飞云江大桥、椒江大桥等建设总指挥、总工程师。另一个兄弟吴伯炎,毕业于同济大学,是著名的陶瓷研究专家。我自以为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原先并没有把拍摄高迁当成多大的事,但她却以独特的方式告诉我,如何真正地去“看见”。村庄的故事一个接着一个:无骨花灯非遗传承人吴明岩、王娅红、郑斌,三代从医守护3442名村民健康的“最美乡村医生”吴仁贵,村里第一个民宿老板娘应利琴,回乡创业的80后退伍军人吴镇杰,靠在村口卖冰棍培养出两个大学生的胡志飞……他们的名字或许不为人知,但他们平凡生活中的故事却如同古村中的一股清泉,清澈而有力。在这座古村背后,这些勤奋的高迁村民,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生活篇章。在高迁蹲点的25个日日夜夜,我们与村民一起走过的日子,我看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看到了面对困境时的乐观与勇敢。如果你也想要认识高迁,不妨先动动手指进入“记忆高迁”网站,带你沉浸式感受历史之旅——图片、视频、文稿、3D建模、全景漫游,高迁村各时期的历史、建筑风貌款款而来。这座历经千年而繁衍生息至今的古村落在网络空间被生动再现,也引发海内外粉丝的拥趸。或者,打卡即将开幕的“人文乡村摄影马拉松成果展”,来看一看我镜头中的高迁古村。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古村古街古宅古老的故事,历史文化遗产生动“诉说”我们的过去,也“凝结”着前人的智慧。高迁村的人文乡村之路,充分体现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弘扬。只有擦亮乡村的文化品牌,挖掘与创新文化新质生产力,就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鲍小红眼中的高迁村,看似是“过去式”,却以“进行时”的姿态,甚至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编辑审核 / 郭珈汐 李夏姗 胡钰旻
来源 / 潮新闻 鲍小红 编辑 钟黎明 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