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行诗河,照进来”第四届影像西湖艺术现场于2024年11月1日至15日在浙江美术馆展出。展览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浙江省摄影家协会、浙江美术馆承办,旨在探索数字化、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山水影像与诗性精神的演化融通。展览以“从看见开始:影像艺术的经验、技术与未来”为学术研讨会主题,邀请胡介鸣、郑闻、陈研、宁佳、门婕聪、张灏、海杰等业界专家,共同探讨当代影像与新质技术的辩证关系。
宁佳 发言学者
在当今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数字形式正逐渐成为一种表达态度的新方式,尤其在艺术策展领域,引发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与思考。2023年12月14日,备受瞩目的《自然》年度10大人物(Nature's 10)榜单正式揭晓。此次评选从全球众多重大科学事件中脱颖而出的10位人物中,男性和女性各占5位,而令人瞩目的是,今年还有一位非人类上榜者——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发布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这一事件无疑是人工智能技术影响力不断扩大的一个显著标志,它不仅在科学研究领域掀起波澜,更是深刻地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我们的生活呈现出“万物互联”、“数物共生”的全新“生存”体验。
在艺术领域,数字艺术的发展更是引人注目。回顾数字艺术的历史长河,从早期较为简单的计算机图形到如今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数字艺术作品,每一次技术的飞跃都为艺术家们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创作大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作可能性。如今,数字艺术已然成为当代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和手段。随着当今技术的飞速进步,艺术创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品的呈现形式也变得更加多元化,观众的互动体验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例如,相关的数字策展方式的兴起,让艺术展示突破了传统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变得更加灵活多样。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增强现实等前沿技术的运用,艺术创作的边界被重新定义,这也促使艺术家们不断思考如何在技术的强大支撑和自身创意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这些问题无疑成为当下艺术领域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
海杰 《中途》系列 AI图像生成
艺术策展或展览组织,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充满智性的活动。其肩负着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借助艺术这一独特的媒介,为观众打开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同时为广大受众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包括引导观众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培养观众的艺术鉴赏能力、传播艺术文化知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在数字艺术蓬勃发展的浪潮下,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数字艺术实现了信息的智能化生产、分发与交互,已然成为艺术领域的一股新潮流。然而,这一潮流也给策展工作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和困境。
首先,数字艺术显著降低了创作门槛,使得艺术创作走向大众化。如今,只要具备相关的设备和软件,任何人都有可能投身于艺术创作的行列。与此同时,大量数字人参与到艺术表演中,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表演的形式,还降低了制作成本。数字艺术作品还具有一个独特的“永无止境”的特性,随着数字技术的持续发展,其创作过程更加动态化,作品可以不断地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艺术发展的历程来看,人工智能的艺术特点与20世纪出现的一些“新技术”艺术形式有着相似之处。例如早期的电影摄影技术以及后来的计算机视觉艺术,它们都经历了从最初模仿传统艺术形式,逐渐发展到成为独立的艺术学科的过程。
在纽约MoMA展出的“Unsupervised — Machine Hallucinations”
数字艺术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改变艺术创作的格局,其影响力更是延伸到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在数字艺术的浪潮冲击下,传统艺术形式与数字技术相互交融,催生出了一系列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以虚拟现实艺术为例,它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艺术作品,仿佛置身于作品所描绘的场景之中,极大地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和互动性。数字绘画、数字雕塑等新兴形式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和丰富的创作可能性。艺术家们可以借助数字工具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突破了传统材料和技法的限制。接下来,我们简单梳理一下人工智能艺术创作领域常用的技术。这些技术主要涵盖了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数字图像识别与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等多个方面。其核心要素可以归结为算法、算力和数据。从底层逻辑来看,是在语言模型的基础上融入了“人类反馈强化学习”技术,本质上属于人工智能技术(AI)在语言学领域的应用。在视觉原理方面,当AI处理一张图像时,它首先将图像视为由三维数组构成,数组中的每个单位即为一个像素。一张图像除了具备长度和宽度信息外,还包含第三维深度信息,即颜色RGB(0 - 255)。然后根据这些数值进行线性方程和函数等运算,以此来推进下一步的计算与分类工作。Midjourney生成的图片《中国情侣》
由此可以看得出来,新技术的出现为艺术策展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一方面,数字化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赋能艺术家和策展人突破传统展览的时空限制,借助互联网这一强大纽带将艺术作品与观众紧密相连。例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兴技术为线上艺术展览注入了沉浸式体验的活力,让观众能够跨越地域限制,仿佛亲临展览现场,近距离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3D建模、数字雕塑等技术的运用使得艺术作品在数字化环境中得以逼真呈现,进一步加深了观众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另一方面,艺术品市场的拓展以及新兴消费群体的崛起为艺术策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线上艺术展览打破了传统艺术展览的地域枷锁,极大地扩大了艺术品的受众范围,为艺术品交易搭建了全新的平台。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新一代年轻观众对数字艺术和新媒体艺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线上艺术展览,成为线上艺术展览消费群体的主力军,为艺术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 此外,多元策展理念与跨界融合为艺术策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源泉。线上艺术展览为策展人提供了更为自由、广阔的创作空间,使他们能够摆脱传统展览框架的束缚,以更加多元、创新的方式呈现艺术作品。同时,线上艺术展览有力地促进了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跨界融合,以及艺术与时尚、音乐、科技等领域的深度结合,为艺术展览带来了全新的活力与吸引力。数据挖掘与观众行为分析也为艺术策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线上艺术展览能够收集并深入分析观众的行为数据,从而为策展人提供关于观众偏好的精准洞察,使其在展览策划、作品选择以及营销推广等方面能够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不断优化线上展览的交互体验。线上艺术展览在艺术教育与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为更多人提供了接触艺术知识和作品的宝贵机会,有力地促进了艺术的普及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同时,线上艺术展览契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效减少了传统展览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资源消耗。第四届影像西湖展览现场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技术与艺术界限的日益模糊,数字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在部分数字艺术作品中,创作者过度关注数字技术的应用,而忽略了艺术的本体,导致作品徒有奇巧的形式,却缺乏核心要素——人。人的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也面临着衰萎的风险,未来数字艺术创作对工具的过度依赖可能会抑制人的艺术创造力。同时,数字艺术的兴起对传统艺术市场造成了冲击,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尽管如此,挑战往往与机遇并存。数字艺术市场的崛起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展示才华和进行作品交易的机会,艺术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也为数字艺术创新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在当下,多元策展理念和跨界融合已然成为艺术策展的新趋势。策展人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艺术门类或领域,而是积极尝试将不同艺术门类、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技术领域进行跨界融合。这种融合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艺术展览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还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鉴,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武子杨《巴石河2030》(截帧),有声影像,CG建模/动画,8'30"
同时,数据挖掘与观众行为分析为艺术策展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有力支撑。通过收集和分析观众的行为数据,策展人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观众的偏好和需求,从而在展览策划、作品选择以及营销推广等环节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符合观众期待的决策,提升展览的质量和影响力。然而,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和创新成果的同时,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部分数字艺术作品过于追求技术效果,而忽视了艺术的本体价值,致使作品缺乏深度和内涵,沦为技术的展示品。尽管在技术与艺术融合的过程中存在诸多挑战和困境,但不可否认的是,数字艺术已经发展成为当代艺术领域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发展潜力,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和认知方式。展望未来的艺术策展之路,我们一方面应充分借助技术所赋予的便利及创新手段,持续拓展艺术展览的呈现形式与涵盖内容,从而为观众呈上更为丰富多彩、多元立体的艺术体验;另一方面,这意味着我们要在技术应用中注重人文关怀,避免过度追求技术而迷失艺术方向;同时,积极借助技术的力量扩大艺术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唯有如此,我们方能推动数字艺术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蓬勃发展,为艺术领域持续不断地注入鲜活的活力与强劲的动力。
| 个 | 人 | 简 | 介 |
宁佳,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副研究馆员;现为重庆市文艺家评论协会美术专委会秘书长,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策展与理论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油画学会理事,重庆市画院艺术理论与策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史论专业;2006年,任职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主持科研学术工作;曾任四川美术学院CAEA美术馆执行馆长一职;2019年,担任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长期从事美术批评及展览策划、视觉文化研究、艺术教育、美术理论研究等相关领域。
第四届影像西湖艺术现场学术研讨会
从看见开始:影像艺术的经验、技术与未来
主持人
高 初|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主任
发言学者
陈 研|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研究生导师
海 杰|策展人、影像批评家、青岛电影学院摄影艺术与技术系学科带头人
胡介鸣|当代中国数字媒体和录像装置先驱艺术家
门婕聪|策展人,ENACTMENT发起人&创始人
宁 佳|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
张 灏|青年学者、策展人
郑 闻|艺术学者
参展艺术家
(按姓氏拼音为序)
陈抱阳、陈吉楠、陈秋、陈澍、冯昊、范献鑫、胡介鸣、胡为一、金明宗(韩)、刘呗宁、刘畅、刘佳玉、内田里奈(日)、宁雨晰、孙凡浠、王海江、武子杨、张北辰、张斌、朱婧、左田东鼎(加)、安旭升、陈亚勤、胡献文、娄志阳、李思雯、芦怡然、马超、余昊、邵梓杰、施佳杰、张南西。
| 延 | 伸 | 阅 | 读 |
编辑审核 / 李夏姗 郭珈汐 胡钰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