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江水悠悠,诉说着千年往事;鸟啼声声,唤醒了南方古丝绸之路的文化记忆。在时间与空间的交织中,追随着历史的脚步,解读山水间蕴藏的文化密码,呈现更加立体生动的大美盈江。
抗战的历史,开启了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各族人民爱国感情的激发、民族精神的振奋,在浴血的拼死抗争中得到了空前的弘扬和升华……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建成的盏西革命烈士陵园汇聚万民之心,纪念长眠在边疆的革命先烈,彰显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
大盈江不会忘记
地处国境线上的盈江地区的抗日斗争,是滇西抗战的有机组成部分。滇西抗战中,日本侵略军之所以未能打过怒江,实现其进一步占领中国西南大后方的企图,其原因除抗日军队利用怒江天然屏障,沿江重兵防守之外,还在于包括原盏达、干崖及盏西在内的滇西沦陷地区各族人民的浴血奋战。一旦日军打过怒江,占领滇西以至昆明,情形将十分危急,中国的抗日斗争将更加艰难。
盈江各族人民面对凶恶的日本侵略军,没有被吓倒,而是团结起来,奋力抗击。抗日战争时期,虽然盈江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封建社会初期的落后社会形态中,被视为“蛮荒之地”,被称为“夷方坝”,但是,在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指引下,具有反抗侵略光荣传统的盈江各族人民,拿起刀枪,痛击日寇,国境线边到处燃起抗日烽火,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大盈江不会忘记,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在中国共产党举起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实现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各族人民、各界同胞、各民主党派和抗日团体、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抗日救亡、共赴国难的伟大局面,终于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
盈江人民仍然传颂着抗日军队和各族兄弟在盈江地区英勇抗击日寇的光辉业绩。有诗赞之曰:
边关燃烽火,民众提刀枪。
遍地击日寇,各族兄弟上。
蛮允重创敌,昔马第一枪。
鬼子滔天罪,长刀闪寒光。
伏击浑水沟,歼敌槟榔江。
七十年前事,江畔颂歌响。
党在德宏的活动
唐登岷,汉族,云南保山人,先后任中共昆明支部委员、中共云南特委委员、中共云南省工委常委,负责新闻、文化界统战工作。唐登岷到常绍群部后,为坚定士兵抗战的信念,提高他们的素质,在游击队开展了多项活动。他倡导士兵学习文化;建议、协助常绍群组织秘密团体,并命名为“星星社”;发动部队进行生产运动;经常开展文娱活动。唐登岷还写了介绍滇西敌后游击队战斗生活的通讯6篇,刊登在1944 年11月至1945年2月的《云南日报》上。此外,唐登岷还对地方抗日自卫队开展统战工作。唐登岷的一系列活动引起了国民党的注意,当他返回昆明向党组织汇报情况时,常绍群的部队已被监控,因此未能返回滇西开展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派来工作或疏散的党员都先后离开了滇西,初步建立起来的组织和进步青年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坚持抗战的傣族将军帕克法
“江中水鬼”惩敌寇
芒允抗日自卫大队
1943年4月8日,日军从芒允和昔马分两路侵入戛独街。当地群众闻讯全部藏身山林,无人遇害。可是没有来得及带走的猪鸡、粮食被劫掠一空。日军吃饱抢光后,放火焚烧整条街子,百多户人家房屋全被烧光。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以命相搏卫家园
带有迫击炮和小钢炮的大队增援日寇攻击轩岗第二线。在枪炮轰鸣声中,敌军数路进攻,自卫队据险而战。守朗哏坟地的6位队员在三面受敌、一面是江的逆境中与敌血战,多位志士壮烈牺牲,赵重伦泅过大盈江,负伤归队。
由于兵力悬殊,下午6点许,日寇攻占第三防线蛮朽冒及翁冷,自卫队在帕格瓦窑和翁冷山抗击,因敌众我寡,被迫撤到后山。幸好当日午后,街子上的群众便扶老携幼逃到铜壁关和江东一带,未有更多伤亡。
百姓逃难景颇山
1943年3月12日下午3点以后,前线传来第一、二道防线被突破的消息,芒允镇的百姓听到越来越近的枪声也惊慌起来,开始争先恐后向雪梨、挖焦一带的景颇山逃难。
公邦洋之战
抗敌支丹山
神护关下燃烽火
景颇族抗日游击队
艾思奇赴盈传奇
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建成的盏西革命烈士陵园
来源:中共盈江县委宣传部
编辑:梁宇
盈江县文化和旅游局
官方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 : 走进盈江
欢迎投稿:2553491@qq.com
欢迎关注“盈江文旅”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