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中之王——宣纸

美体   2025-01-27 08:27   辽宁  


有一种纸,百折不损,光而不滑,宜书宜画,不腐不蠹,中国历史上的文书典籍、讲道经文、书画珍品,大多赖此千古传存。这就是中国文房四宝中的珍品——宣纸


鲁迅说:“印版画,中国宣纸第一,世界无比,它湿润、柔和、敦厚、吃墨、光而不滑、实而不死,手拓木刻,它是最理想的纸。”郭沫若说:“中国书法与绘画,离开了宣纸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

 


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因唐代泾县隶属宣州府管辖,故因地得名宣纸,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纸中之王”之美誉。




宣纸的选料和其原产地泾县的地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缘于泾县的地理与植物特征。宣纸的原材料主要是青檀,配料是稻草,在制浆过程中,还要在纸浆里加入杨桃藤汁。




按纸面洇墨程度宣纸可分为生宣、熟宣、半熟宣


  • 生宣: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以之行泼墨法、积墨法,能收水晕墨、达到水走墨留之艺术效果。写意山水多用它。生宣作画追求的便是这种“多变”的墨趣,落笔即定,水墨渗沁迅速,非熟练者不易掌握,也正是这种神奇的多变性,吸引了自古至今无数的名人巨匠在追求墨韵、变化的方面付诸了不懈的探索,至今未间断。生宣则吸水力强。用淡墨水写时,墨水容易渗入,化开。用浓墨水写则相对容易。故创作书画时,需要掌握好墨的浓淡程度,方可得心应手。

  • 熟宣:是加工时用明矾等涂过,故纸质较生宣为硬,吸水能力弱,使得使用时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因此特性,使得熟宣宜于绘工笔画而非水墨写意画。其缺点是久藏会出现“漏矾”或脆裂。熟宣可再加工,珊瑚、云母笺、冷金、洒金、蜡生金花罗纹、桃红虎皮等皆为由熟宣再加工的花色纸。

  • 半熟宣:是从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两者之间,“玉版宣”即属此一类。

   

   区分生宣和熟宣的方法:用水接触纸面,水分立即散开的即为生宣、凝聚基本无变化的,即为熟宣,散开的速度较慢的为半熟宣(亦称煮锤宣)。


宣纸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纸品,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纸张,将宣纸用于创作中国传统的书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因为宣纸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 柔韧性:将生宣揉成一团后再经过熨烫,依旧可恢复平展如初的原貌。在生宣上创作作品,作品完成墨迹干燥后,即使将写好的作品任意团揉,经过装裱处理后,作品依旧呈现平平展展的视觉效果。尤其在拓片制作方面,宣纸的柔韧性更是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专门用作制作拓片的扎花宣纸,薄薄的纸张贴在在凹凸不平的表面上,任凭反复敲打,依然能够保持伸缩自如、裂而不断的完美状态。

     

  • 湿染性:将水滴在宣纸上,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开来的现象称作湿染性。生宣具有较强的湿染性,这种湿染性运用在国画表现中可以增强韵味和层次感,运用到书法创作上,书写者具备较强的书写功力后,能够很好地驾驶水墨的湿染性后,可以利用水墨落入纸内产生的四下流溢特性将水墨转入向内渗透,这样,留在纸张表面的墨迹渗透到纸张的内部,当书写者练就入木三分的书写功夫后,生宣具备的湿染性使得书写的字体饱满而刚柔并济,作品装裱后,水墨线条会透露出圆润立体的视觉冲击力。


  • 吸墨性:生宣除具备湿染性特性之外,还具备较强的吸墨性能,生宣具有的湿染性由水的特性引发,用淡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现象比较明显,用浓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程度相对减弱。“水走墨留”是大家对这种特性恰如其分的表述,也是极其细小的“墨颗粒”与宣纸内部纤维“管道结构”的完美融合,故此,墨品(用于创作时的浆状墨液)的质量和纸张的质量,便是对墨色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所谓“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这是书画家利用宣纸的湿染吸墨性、,控制了水墨比例,运笔疾徐有致而达到的一种艺术效果。也正是因为生宣具备了这两种特性,才使得生宣创作出来的书画作品才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和独领风骚的魅力。

     

  • 艰涩性:生宣书写具有的艰涩性体现在笔墨挥洒上,笔墨在生宣纸面上的表现之所以很难酣畅淋漓地流动,是因为生宣具有较强的涩性,如同在纸上涂抹了防滑剂,由于这种涩性造成用笔和用墨都变得举步维艰,在纸面上书写发现摩擦力加大,不能轻而易举的进行书写,这种笔与纸之间产生的摩擦一旦被克服,磨合的天衣无缝后,你的书写就能突破进退维谷的境遇。

     

  • 持久、不易褪色性:由于宣纸在生产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剔除了性质不稳定的木质素、蛋白质等元素,保留下来的几乎全是相对稳定的纤维,这种特性使得宣纸一是可以稳定不宜变化、另一方面是纯净不宜招惹虫蛀,是自古以来可以保存时间最长的纸质载体。如一千多年的唐代古画,能保存至今,如果是其它纸的话,早已掉色了。宣纸除了题诗作画外,还是书写外交照会、保存高级档案和史料的最佳用纸。我国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墨迹,大都用宣纸保存,依然如初。全世界的书画用纸,没有宣纸这样好的质量。

     

  • 胶着性:在生宣纸上书写,待晾干字迹后的生宣纸泡在清水里,即使泡上半天,着墨的生宣纸也不会发生跑墨现象,即墨汁不会因为水的浸泡而发生墨汁化开的问题,这种现象就是宣纸具有胶着性性能的表现所在。正是具备了胶着性使得书画装裱后更显艺术美感。






宣纸的标准尺寸


三尺:全开:100 x 55 ;单条:100 x 27;横批:100 x 55 ;对联:100 x 27;斗方:55 x 50。

 

四尺:全开:138 x 69 ;单条:138 x 34;横批:138 x 69 ;对联:138 x 34;斗方:69 x 68 ;三开:69 x 46;四开:69 x 34 ;六开:46 x 34;八开:35 x 34。

 

五尺:全开:153 x 84 ;单条:153 x 42;横批:153 x 84 ;对联:153 x 42;斗方:84 x 77。

 

六尺:全开:180 x 97 ;三开:97 x 60;对联:180 x 49 ;斗方:97 x 90。

 

七尺:全开:238 x 129。

 

八尺:全开:248 x 129;屏:234 x 53。

 

一丈二尺:367  x 144

 

一丈六尺:503  x 193

 

一丈八尺:600  x 248

 

以上计量单位为厘米。平方厘米与平方尺换算公式 : 平方厘米(长cm X 宽cm)X 0.0009  = 平方尺。

 

尺寸

三尺

四尺

五尺

六尺

八尺

对应面积(平方尺)

5

8

11

16

28

应规格(cm)

55x100

69x138

84x153

97x180

129x248





宣纸的保存

  • 防潮: 宣纸的原料是檀皮和燎草,宣纸生宣的特点是吸水性比较强,如果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份,另也容易沾染灰尘,方法是用防潮纸包紧,放在书房或房间里比较高些的地方,这样可以防潮。天气晴朗的日子,打开门窗,书橱,让书橱里的宣纸吸收的潮气自然散发(一年中一两次就可以,防止宣纸吸收了过多的水份长霉点。)。


  • 防虫:宣纸被称为千年寿纸,但也不是绝对的,防虫方面,为了保存的稳妥些,可放一两粒樟脑丸。



另外还应注意:

1、假如宣纸受潮了,不要日晒(日晒会影响宣纸的寿命和性能),解开包裹宣纸的防潮纸,让宣纸在自然空气中让它自然挥发水份。(切记要在天气晴朗的日子)。

2、宣纸存放的地点要远离油烟、潮湿。



 




国画赏析
古代及近代书画作品分享、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