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反击以色列!中东局势升级!大战一触即发?

职场   时事   2024-10-02 14:12   山东  

一、美伊紧张局势升级:伊朗强硬反击,美国力挺以色列 

【财联社】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10月1日晚就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发表声明。声明表示,在长时间的自我克制下、在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遭暗杀后,伊朗进行了本次合法防御,旨在回应哈尼亚、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以及革命卫队高级将领等人遭以色列杀害的事件,因此伊朗向以色列发射了导弹。伊朗警告,如果以色列对伊朗的本次合法防御进行反击,则以色列将遭到毁灭性打击。

【荣茂观察】 

近期,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再度升温,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急剧恶化。伊朗向以色列发射了近200枚弹道导弹,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攻击。对此,美国五角大楼迅速做出回应,通过发言人帕特·莱德阐明了美国的立场,批评伊朗的行为是“鲁莽”的,并敦促其立即停止进一步的攻击。 

然而,伊朗方面的回应异常坚决。在发射导弹反击以色列之后,伊朗外交部向以色列发出了严厉的警告。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报道,伊朗外交部长阿巴斯·阿拉格齐明确表示,如果以色列决定进行进一步的报复,伊朗的反击将会更加强烈和凶猛。

同时,伊朗总参谋部也发表声明称,如果支持以色列侵略伊朗的国家直接干涉,包括美国在内,他们在中东的基地和利益将受到伊朗武装力量的猛烈攻击。 伊朗的坚定立场并非毫无根据。自从哈尼亚在伊朗被杀害,以及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遭受重创以来,外界普遍认为伊朗已经变得软弱。

然而,这次事件证明,伊朗并未放弃捍卫自身利益的决心。伊朗军方和外交部门的语气都非常坚定,毫无退缩之意。他们向以色列和美国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伊朗的行动是为了捍卫国家利益,如果遭到报复,将毫不犹豫地加大反击力度。

目前,美国的立场显得颇为尴尬。美国在中东地区的角色一直存在争议。一方面,美国宣称自己是和平的维护者,但另一方面,它又经常通过支持一方、压制另一方的方式来干预中东事务,导致局势持续恶化。在这次伊朗与以色列的冲突中,美国的立场同样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和平维护者”身份的质疑。 

此外,尽管美国迅速站在以色列一边,并呼吁伊朗停止攻击,但伊朗的坚定回应迫使他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在中东地区的政策。美国应该意识到,仅仅偏袒以色列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剧地区的紧张局势。 可以预见的是,以色列必然会报复回击伊朗。

因此,现在伊朗也要做好准备,应对可能到来的挑战。在这场复杂多变的中东局势中,各方都应保持冷静和克制,通过对话和协商寻求和平解决争端的途径。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美国应摒弃冷战思维,以更加公正、客观的态度处理中东问题,为推动地区和平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二、攻守易位:中国海军的新篇章 

【新京报】据年度军事训练任务安排,9月30日至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舰艇编队位南海有关海域进行战备巡航,旨在提高联合作战能力,坚决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 

【荣茂观察】 

10月1日,正值祖国75周年华诞,解放军的七支舰艇编队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广阔海域展开行动,为祖国的生日站岗放哨。这其中,辽宁舰编队和055大驱编队在太平洋的一南一北的部署尤为引人注目。 回顾往昔,中国海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想当年,东南沿海的空军某部还只能依靠歼-10A/S战机和轰油-6加油机,在极限作战半径内艰难支撑,才勉强能够抵御外敌的挑衅。那时的海军,还在为缺乏先进的052D驱逐舰,更别提055大驱这样的“王牌”战舰而苦恼。 但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中国海军,已经实现了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出击的华丽转身。 

在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附近,055大驱无锡舰率领的中俄联合舰艇编队犹如一道坚固的屏障,牢牢守护着我国东北方向的海上通道。这些先进的战舰,以其卓越的警戒能力,确保了方圆数万平方公里内的海空动态尽在掌控之中。 而在关岛附近以及南海、台海区域,辽宁舰编队则以其强大的战斗力,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歼-15舰载机编队在航母周围形成的严密防空网,让任何企图接近的敌机都无处遁形。更令人振奋的是,055大驱携带的鹰击-21、鹰击-18等导弹,不仅可以直接威慑远在千里之外的关岛基地,还能将潜在的强敌拒之于国门之外。 这样的部署,无疑是中国海军实力的一次全面展示。

我们在印度洋的052D驱逐舰护航编队、南海的071船坞登陆舰编队,以及大西洋上执行和平任务的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共同构成了一个覆盖全球的海上力量网络。这不仅是对祖国生日的最好献礼,更是对那些企图干涉中国内政、侵犯中国主权的外部势力发出的明确警告。 

从当年的被动应对,到现在的主导局势,中国海军的这一转变,无疑是攻守之势逆转的最佳诠释。正如那句老话所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现在的中国,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和底气,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地区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不久前,中国海军还成功进行了多次远海训练和实战演练,进一步提升了部队的战斗力和协同作战能力。这些实际行动,无疑为中国海军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总之,中国海军的这次华丽转身,不仅彰显了国家的强大和自信,更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和安全感。

三、北约新掌门吕特上任首日矛头直指中国! 

【新华社】荷兰前首相马克·吕特10月1日正式就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秘书长,接替担任此职务已有10年的斯托尔滕贝格。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北约总部举行的北大西洋理事会特别会议上,吕特和斯托尔滕贝格进行了交接。 

【荣茂观察】 

北约新任秘书长吕特对中国的强硬指控:事实与真相 10月1日,德国之声传来消息,北约新任秘书长吕特上任后的首次重要表态就表达了对中国的强硬立场。他宣称,中国是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的“幕后推手”,并指责中国的存在是为了让欧洲陷入二战后最大的动荡之中。这一指控极为严重。 

吕特此举,无疑是新任秘书长上任后的一个重要信号。他首先将矛头指向了中国,这背后透露出的深意,不容忽视。 首先,这表明北约对华的强硬态度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一贯的政策立场。尽管秘书长换人,但北约对中国的戒备心态并未改变。 其次,吕特的讲话是对中国的一种明确警告。他们试图将中俄紧密合作的关系描绘成一种威胁,但事实与他们的指控相去甚远。中国与俄罗斯保持着正常的国家间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双方的共同利益和相互尊重。北约若因此而指责中俄关系,无疑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在俄乌冲突的漩涡中,并没有中国的影子。中国从未扮演过所谓的“决定性推动力量”。北约试图逼迫中国在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站队,但这是不可能的。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绝不会被外部势力牵着鼻子走。

北约对中国的无端指责,不仅无法掩盖其在俄乌冲突中的角色,反而进一步暴露了其自身的问题。说到底,俄乌战争的根源之一就是北约的不断扩张。北约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像是一个麻烦制造者,它的所作所为才是真正的全球不稳定因素。在这场舆论战中,受损的声誉并非中国的,恰恰是北约自己。它越是歇斯底里地指责别人,越是暴露出自己的无理与尴尬。 

四、个税调整热议再起:深层逻辑与真正出路 

【综合新闻】近日,财经界又掀起了一股关于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热议。部分经济学家提出应提高个税起征点,而另一些专家则主张增加专项抵扣额。 

【荣茂观察】 

这两项提议的初衷均是通过降低个人税负,刺激消费,进而促进经济活力。然而,在深入探讨个税调整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国税收体系以增值税为主体,个人所得税在税收总额中的占比并不高。

经过详细测算,即便完全免除个人所得税,对消费的提升也仅约为3.1%。以更实际的方案为例,如将个税起征点提升至8000元或专项扣除额度增至10000元,其对消费规模的增长更是微乎其微,仅为0.06%。这表明,单纯依赖个税调整来刺激消费,虽有一定象征意义,但实际效果有限。 那么,真正的出路在哪里?

我们认为,要从根本上提高居民收入,必须采取“两头抓”的策略。一方面,要在资金注入端下功夫。财政政策应更加灵活,可适当放宽3%的赤字率目标,通过增加投资项目,向市场注入更多资金。

这些资金应重点流向基层项目,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形成财政资金投资—各地基层项目—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居民收入的良性链条,确保居民能从财政投入中切实受益。 另一方面,减负同样重要。居民的实际负担并非主要来自个税,而是医疗、养老、教育、托育、住房等领域的支出。

因此,在这些领域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比单纯减税降费更为迫切和有效。只有真正减轻了居民在这些方面的负担,才能让他们有更多的余力和信心去消费,从而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综上所述,个税调整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并非解决居民收入问题的唯一途径。要真正提高居民收入、刺激消费,还需从更深层次的经济结构和政策导向上进行综合考虑和改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正确路径。

-----------------------

觉得不错请分享


荣茂观察
原“THLDL领导力”。作者:李荣茂,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THLDL大课堂、清大领导力创始人、原清华大学领导力创办人、资深投资人。站在中国立场分析国内外政经走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