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屯溪 在“红军长征第一缕红飘带”出彩的地方续写红色血脉相连历史篇章

政务   2024-07-22 11:07   安徽  

2024年7月15日,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党史、新四军历史研究部门代表在“红军长征第一缕红飘带”出彩的地方——福建省永安市, 共同追忆北上抗日先遣队征战历史,再续红色血脉相连历史篇章。这是继2022年7月15日,屯溪区党史部门负责人受邀首次在永安市参加《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发布系列纪念活动并签订红色联盟发展合作协议的又一次行动。

1934年7月6日,是一个被记入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的日子。中央苏区面临国民党军队的严重威胁,中共中央决定派出6000余人的北上抗日先遣队肩负重任,从江西瑞金出发,朝着闽浙皖赣边区高歌猛进,以减轻对中央苏区的压力,并实现战略转移。他们用坚定的步伐,诠释了民族大义与革命信念的深刻内涵。

永安是福建三明市下辖的县级市。抗日战争时期,福建省会曾内迁永安七年半,永安山城成了战时临时省会。永安有全国数量最多、密度最大、落款最全的中央红军标语群。福建永安小陶是《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的发布地、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集结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早的出发地。1934年7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穿越闽境,经浙西、皖南、赣北。8月1日,红七军团军团部在水口镇召开“八一”纪念大会,向部队正式宣布:对外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名义活动,对内仍称红七军团。10月下旬,红七军团到达方志敏领导的闽浙赣(即赣东北)苏区。11月初,与原在赣东北的红军第十军合编为红军第十军团,红七军团改编为第十九师,红十军和新升级的地方武装,分编为第二十师和第二十一师,再次进军国民党统治腹地皖南,配合红军主力西征。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极具震撼力的历史事件,是中央红军长征前夕第一缕红飘带,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一座不朽而壮丽的丰碑。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黄山(皖南)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6个月,但对皖南地区的革命影响深远,鼓舞了皖南人民、推动了皖南地区党组织的建设。皖南地区的党组织和民众为支援先遣队的行动,也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和贡献。

2022年7月15日,屯溪区受邀参加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召开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抗日宣言》发布88周年研讨会,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沿途市区县缔结友好合作关系,签署发展合作协议。两年来,为响应合作协议落地生根取得实效,福建省永安市委史志室曾沿着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足迹,两度重走一段红军路,重温革命先辈们从福建到安徽一路浴血奋战的艰难历程和峥嵘岁月,切身感受革命先驱不屈不挠、英勇无畏的崇高精神。



屯溪与永安在党史研究上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关系。永安城内九龙溪与巴溪两水相汇,形似燕尾;屯溪亦是横江、率水、新安江三江汇流之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浪潮中,永安、屯溪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红色基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位于屯溪老街69号“合记春号”药店的中共皖南特委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共闽浙赣省委及方志敏领导建立,肩负和履行重大历史使命的皖南及皖浙赣边区最高党组织。组织领导皖南和皖浙赣边区人民开展革命斗争,革命烽火由此燃遍皖浙赣边区,书写了闽浙皖赣革命斗争历史的光辉篇章。

皖南特委在闽浙赣省委和方志敏的领导下,策应北上抗日先遣队的皖南军事行动,实现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有力牵制和打击了国民党的有生力量。在革命斗争实践中扩大了我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创建了游击根据地,为其后三年游击战争的开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北上抗日先遣队皖南军事行动广泛宣传了抗日主张,有力组织了群众,散播了革命火种,推动全民族抗日运动的发展;坚持了皖浙赣边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建立巩固了游击根据地;先遣队进入皖浙后,直接威胁国民党反动派心脏,导致蒋介石不得不调重兵阻截,从而牵制了国民党约20万军队,顺利实现了战略转移。

北上抗日先遣队的那段红色历史是艰苦卓绝,感天动地的历史。红军战士们英勇无惧、向死而生的精神将永远镌刻在皖南山水间。(涂珂  综合)



屯溪党史方志
推送屯溪党史和地方志研究最新成果,介绍屯溪革命先烈事迹,为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及党史爱好者提供一个了解当地党的历史、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新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