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走“红”皖赣边

政务   2023-05-27 08:30   安徽  
祁门凫峰是茶叶凫绿主产区,“屯绿”茶的源头。我工作的起点就在那里。四十年过去了,总想去看看第二故乡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初夏时节,趁着周末来次故地游。屯溪刚上车,友人说那边你熟悉,该领着去皖浙赣边走走。党史研究为职责所系,这正合心意,于是提议沿皖浙赣边红色线,干脆来一次生态红色游。

安徽祁门、休宁地处皖浙赣边,是革命老区。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在那里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红色故事。屯景高速路渔亭出线后,沿渔流公路向西南疾行。映如眼帘的是,昔日砂土路面早已被宽敞的水泥油路替代,路边竖起的楼房装点着田园风光,犹如一幅江南山水画。很快到了凫峰恒丰村,在村任工作队副队长的县人大汪永成正与村干部晾晒油菜籽,急忙向他了解该村及发展经济情况。

说实在的,当年在凫峰工作时到过恒丰村,但对赤桥了解甚少。此次,由汪永成领着登了东皋塔后,确有新发现。村中方氏宗祠值得一看,只见宗祠大门上方有一个红五星和“祁门县赤桥小学”,这是祁门第一所红色民主学校——赤桥民主小学旧址。194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黄西大队解放了祁门县凫东乡(今凫峰镇)。新政权成立后,黄西大队政委苏帅仁建议办一所新的革命学校,当即由中队长张科、首任乡长程祖荫负责学校的筹建工作,办学经费由该村和周围几个村筹集,学生免缴一切费用。当地赤桥村的师范毕业生方修政和回乡学生方修学担任专职教师。校址就设在赤桥方家祠堂,校名定为赤桥民主小学。整个祠堂均为师生学习活动之场所。后堂礼堂正面墙上方挂着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照片和自制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全校110名学生和解放军特派代表参加了开学典礼。赤桥民主小学一开办就设有音乐课,教唱解放区歌曲。学校还特地兼办了扫盲夜校,帮助当地群众学文化。此外还教唱解放区歌曲,宣讲共产党、毛主席救人民、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等革命道理,讲解放军为解放全中国英勇战斗的故事,激发群众的革命斗志。由部队供稿,学校教师编印、发行了《黄西通讯》报,至祁门解放。赤桥民主小学既是当时解放区的教育教学场所,又是祁、休、黟三县交界地带的革命文化宣传中心。

在祁门工作时的邻居汪升,近日告诉我,其父方修政1948年11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黄西大队。后在赤桥民主小学当教师。如今97岁依然健在,前几年还获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颁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功勋纪念章,以表彰其为革命事业作出的贡献。
实际上,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进军皖南时,途经了凫峰镇高岭脚、凫溪口等地,留下过红军战士红色足迹。这段红色历史弥补了我在凫峰工作时未能认知的不足。

鹤城右龙早有耳闻,仅知是一个典型的皖南徽州古村落。午后,我们冒雨沿渔瑶公路,从五华山半山腰宛延盘旋赴右龙村实地打卡。
右龙村地处新安江源头,安徽省休宁县和江西省婺源县、浮梁县两省三县交界处,五股尖(又称五华山)山脚下,徽饶古道即江西景德镇通往徽州的必经之路,是瓷、茶交流的重要节点。一千多年建村史,如今尚存几百年的古石栏杆、古树、古亭、古庙、古桥、古祠堂,文化底蕴深厚。一到右龙,无暇顾及右龙岭古道、右龙有机茶园、五猖庙(水口林)、祠堂板橙龙、张氏宗祠等。

得来全不费工夫。一位八旬张姓老人主动引我们去了一处老宅。果然,中共党员张振英故居呈现在眼前,让我们眼睛一亮。张振英可是在黄山、屯溪地方党史上值得一书的党史人物,值得去凭吊和追忆。

张振英家庭富裕,在屯溪、浮梁等地有多处店铺,专事茶叶、木材、百货生意。年少时随父亲在屯溪黎阳生活。1930年代在杭州求学期间投身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身份暴露后经组织安排回家乡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其父去世后,出山接管父业,暗中变卖家财资助革命事业,至解放时家中几十处店铺和几百亩山场已变卖一空。1947年秋出任中共皖浙赣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1949年4月,只身赴屯溪力促国民党屯溪守备司令方师岳率部起义,成为和平解放屯溪的功臣。当铭记在心。
六股尖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一个自然生态的代名词,更是一片浸染着革命先烈鲜血的红土地,它见证了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生涯。几年前,在建设中共皖南特委纪念馆时曾去过六股尖烈士陵园。此次,我们沿着休宁西南部山路一路前行,再次来到与婺源县北部交界的“三江(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源头”六股尖凭吊、瞻仰烈士,重温红色历史。

六股尖山高林密,因主峰周围有六大支脉而得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皖浙赣边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1935年12月,由熊刚、刘毓标率领的皖南红军独立团在江西境内遭国民党“围剿”,被迫转移。在从江西鄣公山经六股尖山脉到安徽鹤城一带活动途中,翻越六股尖时,遭遇暴风雪,饥寒交迫,30多名不知姓名的官兵被活活冻、饿死在海拔1400多米的高山上,官兵或站或立或躺,或怒目圆睁、手中紧握钢枪,姿态多样。来年开春后尸骨才被当地百姓悄悄掩埋,在六股尖凝成悲壮的历史一幕,定格在雄壮巍峨的六股尖山脉。

凝聚成冰雕的无名革命烈士群,用年轻的英灵永远守护着青山绿水、烂漫山花,守护着他们心中不死的信念和理想。如今在中共皖南特委纪念馆展陈区也有很好的展示。再次步入六股尖烈士陵园,伫立纪念碑前瞻仰先辈、向烈士们致敬,
任思绪在这段红色历史时空中穿越、激荡。
(屯溪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汪华红)


屯溪党史方志
推送屯溪党史和地方志研究最新成果,介绍屯溪革命先烈事迹,为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及党史爱好者提供一个了解当地党的历史、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新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