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寻保传”|寻访千年古渠--郑国渠

文摘   2025-01-25 08:01   陕西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为更好的保护、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泾阳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干警来到了位于泾阳县王桥镇上然村北的郑国渠首遗址,探访了这座千年古渠,在新时代以检察力量继续守护好中华水利文化



郑国渠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达到8万公顷。修建始于公元前246年,最早由战国时期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穿凿兴建。原本这是韩国为拖延秦国扩张而设计的一个阴谋,计划通过耗费秦国的人力物力来达到其目的。然而,郑国不仅没有成为间谍,反而凭借其卓越的水利工程技术,使这一计划变成了秦国的福音。郑国渠的修建历时十年,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工程巧妙地利用地形,通过自流引水实现灌溉,解决了关中地区长期以来的旱灾问题,并将原本贫瘠的盐碱地改造成了丰饶的沃土。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渠成……关中为沃野,无凶年。”这句话是对郑国渠功劳的最佳注解。

郑国渠的成功修建使得关中平原迅速崛起为“天府之国”,为秦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食支持。这一水利工程不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为后来的战争提供了充足的人力与物资保障。郑国渠在之后的历史长河中并未销声匿迹,而是如同生命力顽强的种子,不断生根发芽,发展演变。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都是在郑国渠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与扩展,不断适应着不同时期的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需求。近代,中国近代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临危受命,在郑国渠遗址上主持修建泾惠渠。经过数千民工近两年的辛勤劳作,泾惠渠于1932年6月放水灌田,引水量16立方米/秒,可灌溉60万亩土地,再次为百姓带来了福祉。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边运用、边改善、边发展的原则,对新老渠进行了多次规模宏大的改善调整与挖潜扩灌,使郑国渠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显示出郑国渠在中国水利史上的重要地位。


如今,郑国渠不仅是历史遗迹,更是现代水利发展的重要参考。2016年,它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这一古老工程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与保护,使其能够继续发挥价值。

△检察干警寻访郑国渠



通过开展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泾阳检察持续加强对地域历史文化遗迹的传承保护,将其融入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中。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泾阳县人民检察院不断立足本职工作,将检察监督职能与文物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度融合,以自身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检察力量,让历史文化绵延不断,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泾阳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
作者:常磊  编辑:王梅

审核:孙媛  尚晓红

泾阳检察
泾阳检察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