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寻保传”|撑起悟空禅师塔的“保护伞”

文摘   2025-01-15 17:45   陕西  



“文物保护是历史文化传承的关键。它需要我们多个部门协同配合,融合履职,我们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持续跟进监督,以实际行动守护千年历史资源,让历史文化在法治的照耀下源远流长……”近日,陕西省泾阳县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孙媛在开展“寻访文物古迹 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中华文明”专项活动中说道。



     悟空禅师塔

悟空禅师塔,又名振锡塔,位于陕西泾阳嵯峨山第二峰振锡寺内,海拔约1400米。此塔为六角五层楼阁式砖石塔,高13.3米,底层每边长1.8米。1982年,悟空禅师塔被泾阳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始建于唐大中十四年(860 年),明嘉靖二十年(1541 年)重修,为纪念悟空禅师而建。悟空禅师俗名车奉朝,泾阳人,年轻时出使西域,因病皈依佛门,研究佛学并参与翻译多部佛经。年近六旬,他携舍利佛牙与经书回长安,790 年获赐法号“悟空”。860 年,唐懿宗于嵯峨山为其建寺修塔。此塔距今近 1200 年,周边有 3 口古水井,嵯峨山佛教协会设于此,定期举办佛事。后经专家考证,车奉朝或为《西游记》中美猴王孙悟空的原型。




“你要找的悟空就在那里”,在寻访途中,一位偶遇的出家人向泾阳县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干警指到。

2024年12月,泾阳检察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寻访文物古迹 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中华文明”专项活动。在寻访悟空禅师塔的路上,检察干警们不仅要忍受冬日凛冽的寒风在脸上刮过,还要面对险峻悬崖、蜿蜒山道、狭窄山路和无路可循的困境,但他们虽心生畏惧却毫不退缩,在凛冽寒风中毅然前行。在经历多次错误路线尝试后,他们巧妙借助无人机和村民的引领,最终精准定位悟空禅师塔。

检察干警在实地调查走访中了解到,悟空禅师塔2011年受强降雨影响出现险情,地基沉降、塔身倾斜、塔体裂缝均较严重,塔体有失稳倒塌的趋势。该县文化和旅游局立即组织人员对悟空禅师塔进行了实地勘查,设置了安全警示标志牌。2012年,进行了临时支护,2013年实施了抢险加固工程,用140*0.5厘米槽钢将塔身箍紧,用钢架从西北方向支撑两处。塔身周围用铁围栏围挡,以防人员靠近,同时组织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查看。2015年争取专项资金对悟空禅师塔进行拆除原有塔身、处理地基、塔体复原、台明铺设等整体维修。

在本次寻访中检察干警发现,悟空禅师塔外观保护完好,周围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健全,但唯一的问题是该塔无防雷措施,存在雷电对古塔威胁安全隐患。



文物建筑,是历史流传下来的“财富”,有的历经百年甚至千年风雨洗礼,承灾能力脆弱,火灾、雷击、地震、洪水等灾害时刻威胁着它们的安全,且雷击灾害对于文物建筑的损害尤甚。悟空禅师塔历经千百年岁月的洗礼,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珍贵且不可再生的古迹瑰宝,一旦遭受雷击,其对文化建筑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是毁灭性的,这对于文物的保护工作极为不利。



随即,泾阳县检察院迅速行动,针对悟空禅师塔无防雷措施的安全隐患,及时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深入的磋商,积极督促其尽快采取防雷保护措施,全力排除文物安全隐患。同时注重提升文物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水平,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目前,悟空禅师塔防雷措施正在装设中。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既为当代人所拥有,更需传于子孙后代。近年来,泾阳县检察院积极履行新时代文化使命,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扎实开展“寻访文物古迹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专项活动。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聚焦文物保护各领域,从不可移动文物古迹郑国渠首遗址、唐崇陵、唐贞陵,到“活着的文物”安吴青训班古柏群等,泾阳县检察院通过督促履职、协同救护、共建机制等,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保护格局,推进传统文化的源头与系统治理,实现文化和自然遗产“留”与“活”的统一。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泾阳县检察院将持续发力,充分发挥一体履职优势,立足本地文物文化遗产资源,协同相关部门做好保护与传承工作,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更加璀璨。






来源:泾阳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
作者:高燕 贾依蓉

编辑:王梅

审核:孙媛  尚晓红


泾阳检察
泾阳检察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