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民航业作为连接世界的纽带,其发展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全球经济的脉动。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民航业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作为领先的航空技术和服务提供商,霍尼韦尔与中国民航业的合作历程,不仅见证了一段历史,更留下了共同成长的印记。近日,本报记者采访霍尼韦尔航空航天科技集团亚太区总裁徐军,就霍尼韦尔创新科技的研发进展、深耕中国市场的策略以及如何应对供应链问题等展开对话。
加强合作深耕中国市场
“人类实现飞上天空的梦想,距今已有超过100年的历史。飞机作为一项包含各种尖端科技的产品,不仅是快节奏社会生活中的优选出行工具之一,而且早已形成一个不断创新的产业。由于其涉及的产业链很长,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能够推动包括高精尖产业在内的许多相关行业发展。”谈到民航业的发展,徐军如是告诉记者。
全世界几乎每一架商用飞机上均有霍尼韦尔航空航天科技集团各类产品和服务的踪影,包括飞机推进系统、驾驶舱系统、卫星通讯系统、辅助动力系统等,它们能够降低飞机油耗、提高航班准点率、保障飞行和跑道安全。
面对中国不断完善的航线网络,霍尼韦尔持续看好中国航空市场。据统计,自今年初以来,中国航空市场的复苏超出预期,国内航线客运量增速可观,国际航线也在稳步恢复中。其中,窄体机和宽体机的整体客座率在不断提升,多数国际航线已恢复,前往西亚、中亚和非州三个区域的航线数量已经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在中国市场上,不仅复苏势头强劲,而且还有不断创新的技术潮流,以及与霍尼韦尔数十年如一日共同深耕航空业的合作伙伴。国产客机ARJ21和C919就是霍尼韦尔在航空业产业链条上实现技术合作的成功范例。
在ARJ21项目中,霍尼韦尔提供了Aspire400卫星通信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为保障这款飞机的通信和飞行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而在C919项目中,霍尼韦尔的贡献更为显著,提供了包括辅助动力系统、机轮与刹车、飞行控制系统和大气数据及导航系统在内的四套先进技术方案和综合配套服务,极大地提升了飞机的安全性、可靠性、环境表现和运营效率。
“霍尼韦尔不仅是中国民航业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就这种合作关系而言,我认为已不仅仅是战略合作伙伴,更是一种生命共同体。”徐军表示。
为助推ARJ21和C919这两款国产飞机的研发与生产,霍尼韦尔在中国成立了两家合资公司——霍尼韦尔博云航空系统(湖南)有限公司和鸿翔飞控技术(西安)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为国产飞机提供碳刹车和电传飞控解决方案。上述合资公司的成立,不仅强化了霍尼韦尔与中国航空业的合作,也为国产民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强劲复苏引领革新潮流
智慧民航的发展,标志着民航业正步入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这不仅是科技进步的体现,更是民航业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
面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徐军对智慧民航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进入数字化时代,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践行对中国民航业的承诺,利用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先进的解决方案,尽最大努力支持智慧民航发展。”
在霍尼韦尔众多的先进技术中,飞行管理系统将智慧民航的高效化、智能化发展体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能让飞行调度员实时通过霍尼韦尔的数据链网络上传和监控其飞行计划以及天气和温度数据,还能让航空公司强化实时航班运营、优化飞行计划和轨迹、减少航程的燃油消耗和排放。此外,该飞行管理系统还能够与包括电子飞行包在内的外界联网能力集成,从而减轻飞行员的工作负荷,并利用实时数据降低燃油消耗。
其实,霍尼韦尔能够助力民航数字化发展的技术比比皆是。
例如,IntuVue三维气象雷达系统能帮助飞行员安全高效地进行导航,增强危险规避能力;新型地面预警(SURF-A)软件能让飞行员第一时间识别跑道危险,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避免可能发生的致命事故;增强型近地告警系统(EGPWS)软件的升级,能够增强飞行员在滑行、起飞和着陆期间的情景感知能力;131-9A辅助动力装置的高效模式升级方案可以将燃油效率提高1%~2%,同时还能改善环保性能,每台辅助动力装置每年可减少大约22吨碳排放。
无论是低空经济还是可持续发展,霍尼韦尔始终牢牢把握中国市场的强劲复苏势头,紧跟时代风向标,助力民航顺应创新潮流。
“自动化、未来航空、能源转型是霍尼韦尔未来发展的‘三驾马车’。我们期待其能够实现互相连通,并根据发展趋势定位自身的产品与服务,从而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徐军认为,以上三个业务板块之间的业务协作是霍尼韦尔实现技术不断革新的最大优势。
譬如,在霍尼韦尔的能源转型版图中,霍尼韦尔拥有多条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技术发展路线,而利用霍尼韦尔技术生产出来的SAF恰好又能在未来航空板块的业务中得到运用。此外,惯性导航系统被应用于自动化版图上的自动驾驶、移动测绘等行业,这也是霍尼韦尔将航空技术应用于非航空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
布局MRO拓展维修服务网络
霍尼韦尔在中国拥有较为完善的维护、维修和大修(MRO)合作伙伴服务网络,并为其提供航材供应、零部件维修和整机更换等全面支持,保证设备及系统的可靠性和维修后的性能,以缩短维护维修周期和停飞时间、降低维修成本,从而实现更高的效率,助力低碳运营。
在福建厦门,厦门霍尼韦尔太古宇航有限公司为本土航空公司客户提供飞机部件的修理及大修服务,主要涵盖辅助动力装置、航线可换件、液压机械组件、热交换器、空气涡轮启动器、空气循环机、气压阀、作动器及其他部件等。
在上海,霍尼韦尔航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则专注于为客户提供航空电子部件的测试、维修、改装服务,以及一站式服务/综合集成服务和辅助动力装置零部件交换服务,其维修范围包括显示电子组件、空中交通警告及避撞系统、气象雷达、增强型近地警告计算机系统、飞行数据记录器、飞行数据采集组件和灯组件等。
从上海、厦门到西安、南京……霍尼韦尔在中国市场深耕已久,这些本地化工厂不仅提供了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也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当前,多重因素交织导致全球供应链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霍尼韦尔对此作出的选择不仅是增强自有工厂对关键部件的维护、维修和大修能力,而且正在帮助航空公司逐渐构建立足中国本土的维护、维修和大修能力,以保障部件时刻处于良好状态。
“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航空公司客户提供全球化的服务,让他们无论在哪里都能无忧飞行,而且借助更为全面的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每一次飞行的安全准点,为乘客带来安全、舒适、高效和可持续的飞行体验”,徐军解释称。
过去一年来,霍尼韦尔与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签署飞机部件授权维修合作协议;与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加大合作力度,签署APU长期维护授权协议、液压机械组件维修授权及航材供应协议;与中国东航在第六届进博会上宣布,双方在辅助动力装置领域达成合作……
谈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徐军总结道:“霍尼韦尔与中国民航业的合作,不仅是技术与市场的结合,更是文化与理念的交融。霍尼韦尔将继续以其创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支持中国民航业发展,从而共同面对更加广阔的天空。”(中国民航报 记者张人尹)
编辑|孙文瑾
校对|张 彤
审核|程 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