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共鸣 情的绝唱 美得契合》
----评马文城《诗经》专题评课
马文城老师这节专题性整体阅读课,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契合”。一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年轻漂亮女教师,带领一群十七、八岁的学生品味一桌来自《诗经》爱情诗的饕餮盛宴,用一个词评价,就是完美的“契合”。老师和学生的契合,课堂每个环节的契合,学生精彩讨论展示和老师巧妙穿插引领点评的契合,表现了教师强大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整堂课师生和谐互动,妙境迭出、亮点频发,课堂自然而然生成的契合,达到了一个完美的顶峰。这是一场灵魂对碰的精神盛宴,使每个人沉醉其中,真正做到了传统文化和学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共振,是一堂难得的好课,精课。
具体说来,总结以下四个亮点:
亮点一:知性课堂。《诗经》作为儒家经典,它在中国古代社会意识形态建构中发挥着“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教化功能,作为中国文学的源头,其“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风格,又开启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流。“诗三百”是古代先民真诚的发音,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走进《诗经》---多种解读《诗经》-----最终走出《诗经》,在当今时代,让诗经文化生发多丰富含义,让人去感受、去咀嚼、去品味传统文化的魅力。
亮点二:感性课堂。《诗经》所反映的爱情,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所以,在设计这堂课时,以后代爱情名句去解读《诗经》所表现的多彩的爱情生活。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表现爱情的热烈,追求的绵长,“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表现爱的大胆、奉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表现爱的执着、坚守,“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现爱的缠绵、美好,“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表现爱的理智,决绝……学生通过自己理解的多种方式的解读,绘画画的是如此出色、吟唱中完完全全将自己和老师带入到这首诗歌的境界中,让大家在歌声中沉沦、包括孩子们写的现代诗、散文诗、富有感情的朗诵甚至还有表演,在表演中,将《诗经》中的所要表现的人物形象鲜明立体的呈献给了大家,学生通过这样的形式,真真切切走进了课堂,生发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课堂效果令人震撼。
亮点三:理性课堂。一堂课应预设高潮,注重课上生成,课堂中预设了一个与当代社会紧密联系的开放式问题,就是“彩礼”问题意在激发、引导学生去探讨有关爱情观价值观的话题。学生的答案很多,马文城老师驾驭课堂能力十分高明,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急中生智,随机应变,就像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可能避免刻板公式,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的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手段并正确地加以运用。”教学对象的独特性,决定了教师须有一定的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具有个体思维的人,是活生生的人,那么这就导致了每一个课堂都不可能是完全根据教师的预计完成的。而她的急中生智,随机应变,灵活、巧妙,像绿叶必备光合作用,花儿必备授粉功能一样,能准确地编排如潮起伏的思维程序,能娴熟地过滤她的教学思路,能洞察受种种作用制约的变化无穷的学生心路……学生们在一次次交锋中,各有道理,没有谁优谁劣,认同着、否定着,越辩思路越明晰、越辩思维越活跃。这样的课堂,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和批判性。在思辨中,提升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婚姻爱情观。既走进了传统文化,又紧密联系当下。
亮点四:无限课堂。这节课美在形式,又美在内容,美在契合。教学过程自然、流畅、简洁,无雕琢痕迹。同时,又充满动感,给人舒心、积极的感官享受。几个环节环环相扣,丝丝相缀,精彩亮点频出。一堂课虽然结束了,但是学生们的积累不会结束,探讨不会结束,创作不会结束。这堂课碰触到学生们的灵魂,在他们心底激起层层涟漪,达到的效果将是一生二,二生三,而至无极。教师引领着学生从传统文化中走来,在新的时代生发出崭新的思想,如此绵延不绝,走在通向未来的文明大路上。我不禁想起了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一段话:“我们教师正面临着一项最光荣、最困难的任务:在教师身上承担着全国的希望,这就是说,我们要为共产主义社会培养人才,在我们的肩上要成长起新的人来,并且在全世界面前建立起完美的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在创造新文化的事业中占据最光荣最显著的地位。”而这堂课,不也看到了一种传承中创造文化的责任、担当吗?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合理地运用教材,研读文本,还要注意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向同伴学习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效率,真正激发出学生的巨大潜力,就像那句话:给他们一个支点,真的可以撑起地球。追求无止境,探索无穷期,让我们一起努力探索,让语文新课改这条正在腾飞的巨龙,遨游天际。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