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城全国中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执教《声声慢》教学片段(一)

文摘   2024-10-22 08:02   北京  

 

            马文城全国中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

                 执教《声声慢》教学片段(一)


生1:老师,刚才xx同学说守着窗儿给一个近景镜头,我想问个问题,为什么是“守”着窗儿,不是“倚”着窗儿?

马文城:(不禁感慨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孩子太厉害了,没有备课充分真是回答不上来!)鼓励了孩子,这位同学提的问题,充分证明了他真真正正在思考,哪位同学能解答一下他提出的问题举手告诉我:为什么是“守”着窗儿,不是“倚”着窗儿?


生2:(学生们面面相觑,让同学们讨论了3分钟,随机叫了同学)因为他可能心情不太好,太愁了,所以他守着窗儿。


马文城:对吗?(追问)仅仅是太愁了才守吗?能不能在深入一点

(问题确实好,有点难,于是进行了我的解读)


马文城:同学们,何为“ 守”? “ 守”有“ 守候、 守护”之意。“ 守”这个字具有一种对话感, 冥冥之中会产生“ 守候人” 与“ 被守候对象”的隔空存在。因此“守”带有明显的目的性与倾向性, 即为谁而守;又给人一种直挺的视觉想象与生命意识, 恍惚之间犹能看见一位举目远眺, 但意念坚定的“ 守候之人”,比如我们学过的白居易《琵琶行 》去来江口“守”空船, 便仿佛能感受到琵琶女“ 暮去朝来颜色故”之后隔江远眺, 坚信丈夫定能早日归家的急切心境,杜荀鹤《山中寡妇》 夫因兵死“守”蓬茅,方岳《石孙受命》但“守”青灯雪屋寒, 也是这个意思。


那同学们何为“ 倚”呢? 倚有“ 倚靠” 的意思是不是。相比“ 守”,“ 倚” 画面感十足, 给人以主体重心不稳的想象, 需要借助外界方可直立。原因可能有,一则过度伤心以至于无力站立, 比如柳永《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争知我, 倚栏杆处, 正恁凝愁”,; 二是精神放松, 放浪形骸以至于无心站立, 比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 又比如我们学过的黄庭坚的《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东西倚晚晴”……我说的第一种说过度伤心,同学们一定好奇,难道李清照还不过度伤心嘛?

这就是我想表达的点:李清照虽然遭遇了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颠沛之苦,但是她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孤高“守”望,以一种直挺峭拔的身体姿态和生命状态面对逆境展开自救。所以用了“守”着窗儿而非“倚”着窗儿

 

同学们恍然大悟,眼里充满佩服之情,掌声十分热烈。


 




马文城三味语文
马文城三味语文:好的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书香味 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