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说》第三期|访科技集团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张乃民

文摘   2024-11-27 16:32   天津  

序言

11月初,科技集团党总支组织大家观看了刚刚上映的红色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大家从影院出来,都是红鼻子、红眼睛的,看得很动情,非常受教育。

像这样身临其境、寓教于乐的党日活动,科技集团经常搞,搞得丰富、及时、多姿多彩。在大家心里,党建活动并不是负担。

党建工作到底要和中心工作怎么融合?究竟怎样做,才能让党建工作推动企业转型发展?这是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张乃民在2020年刚到科技集团时,首先考虑的问题。


困境·困惑的思考

算起来,张乃民是科技集团的老人儿了。1997年,血气方刚的他,作为科发招聘的第一批市场化员工,通过层层选拔和英语考试来到这里,亲眼见证了这个30多年的老企业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初期,为天津在投资引领科技兴市等方面做出的贡献。

可再回到这里,他感觉一切都变了。原本朝气蓬勃的企业,在时光的摔打下不见了当年的锐气。翻出十多年来的财务报表,利润构成几乎全部来自分红和理财,而非市场化的增量业务;员工收入、福利待遇比同时期的其他企业差了一大截,员工的幸福感、获得感无从谈起。这一切让他的心隐隐作痛。

“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企业。与其说是投资行业的风口过去了,不如说是企业经营的有效性降低了。还是得从自身找原因。”

想清楚了这一点,张乃民对大家说:“咱们得枉起眼眉创新创业了,这个老企业的过去已经翻篇了。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需要二次创业的科技集团。”

党建引领明方向

在按照集团党委要求开展无效、低效企业出清工作的过程中,科技集团迎来了2021年。这一年,津融集团经历了战略转型,原本划定给科技集团的方向性的东西变了,随之而来的,是严峻的市场化考验。

“统一思想的工作是最难的工作,也是一级党组织首先要做的工作——替企业找出路,想明白普通员工想不明白的方向性问题,这是党组织的分内之事。”

在从党总支班子到中层干部、再到全体党员干部员工的一轮轮大会小会上,张乃民反复强调:“企业要转型了,危机和变革已经彻彻底底地来了。单纯等着集团为我们划定主业是不行的,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路在脚下。”

说到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有人说,干运营;有人说,蹭热度,投资健康行业。但这些,都不属于集团核心主业的范畴。作为党总支,是不是应该引领员工,围绕集团核心主业链条中“融投管退”的四个阶段,找到自己的突破口,既帮助了企业重生,又能替集团解决一部分“小散弱”的问题,将核心主业做大、做强、做优。

由于在此前的一两年时间里,科技集团完成了大量的企业出清任务,积累了大量清退经验,团队人员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于是,我们总结过往经验,瞅准资金退出这一环节果断切入,通过亲身参与费时费力的企业清退过程,去发现一些隐藏的不良资产处置机会,尝试收包。虽然我们对不良的领域比较陌生,但这种介入,是科技集团最低成本的、最容易成功的尝试。”张乃民说。

但是,对于一个已经形成固有管理模式和风格的企业,人的思想哪能说变就变?“就好像大家都在睡觉,你非要敲锣打鼓把人家叫醒,然后说,咱们得起来,得往前跑,哪有那么容易。”

果然,做不良的方向一经抛出,质疑声是不绝于耳。有的说,没有团队;有的说,没有经验;有的说,没有资金,开口便是“三无”。面对员工们巨大的心理压力,党总支充分理解,想尽一切办法为经营层和决策层提供支撑。

“还记得,第一笔从清退业务中发现的不良资产包是仅几十万元”,张乃民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当时,经过多方考证、反复评估,我们觉得这个项目可做。但在‘开弓’之前,还是在班子内部立下了军令状:大家说好,这个项目,干成便罢;干不成,全部风险由我们班子成员共担。

在壮士断腕的魄力中,第一个项目正式上马了。

上下同欲者胜

方向有了。接下来,就是怎么干了。

在投资几十万元拿到资产包之后,经营团队便马不停蹄地赶赴内蒙,商谈其中一笔较大款项的债权清收标的。

十一月的包头早已天寒地冻。路上,天降大雪,高速结冰。正值疫情,总经理一行4人只能自驾前往,倒替开车,其中还包含一名女副总。车轮在冰面上“哧溜哧溜”打滑,好几次忽然偏转,都把车里的人吓得不轻。

好不容易到了地方,对方又百般刁难。大家在原则问题上毫不相让,亮明立场,恩威兼施。

一连几天的谈判,最终围绕价格达成了共识。

虽然双方几经讨价还价达成协议,但催收的路也并不平坦。每当还款被拖延时,大家不得不追踪讨要,电话催、微信催、追到北京见面催。终于,在2022年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下午六点半,收到了第九笔月度还款。至此,阶段性收回款项四百多万元。相比于前期几十万元的投入,算是为大家一年的辛苦画上了一个较为圆满的句号,也让全体员工的创新创业之路,有了信心和力量。

万事开头难。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科技集团在不良资产收处的道路上逐渐有了些心得和收获,慢慢放开手脚,收包金额从一开始的几十万,到上百万,再到上千万。

两年多来,他们风雨无阻地奔波在寻找项目的路上,经营班子做办公室的时间少了,党政一把手亲自带队,现场开展尽调,为了弄清一个抵押物别墅是否存在影响湖区生态、退线拆除的风险,跑遍当地的二手房中介、工商、行政、环保、国资等各个部门,询问打听;党员干部们也是迎难而上,冲锋在前,任何急难险重任务都不打退堂鼓。为了向当事人如期送达法院裁定书,在债务人楼下连续蹲堵两个星期,在不知道其具体位置的情况下,以其标志性座驾——黑色大摩托为标的物,见车即见人,随时联系法官,功夫不负有心人,文书送达终于成功,突破了后续资产处置瓶颈。

在科技集团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党总支充分发挥谋全局、议大事、抓重点的作用,从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出发,不断探索党建与经营工作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强基础固根基,推动党建创新,打造红色引擎,持续激发党员干部活力和企业内生动力,推动科技集团在危机中,求变局、开新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科技集团资产结构不断完善,现金资产占比由原来的30%上涨到80%,为后续收包创造更大的腾挪空间;产品品种不断丰富,历史不良、合作清收、结构化处置、共益债投资等不断增加;建立SPV管理制度,为合理收购日渐增多的法拍资产创造条件;人力配备逐渐科学化、专业化、综合化,调集党员骨干扩充了业务一部、二部,将中后台人员充分向前台倾斜。

截至2023年12月,科技集团的ROE值达到了4.1%,诸多工作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

回望过去,他们也曾挣扎前行。展望未来,大家充满信心,鼓足干劲,并肩作战,风雨兼程。

信心与希望

“我常常想,党总支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不是伴奏者、协助者;而是引领者、主力军,带领着大家上阵冲锋、下场拼杀。只有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高度融合,党总支班子和经营班子同向同行,才能输出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合力,为经营发展赋能,让一个老企业重拾信心,趟出一条新路。”

沉舟侧畔千帆过,老树前头万木春。

如今的科技集团,每天都保持着向上的姿态,向前探索,激情满怀地奔赴在通往明天的道路上。从敢问路在何方,到看清路在脚下,从此风雨无阻,步履不停。



文章来源:集团党委宣传部

津融家园
津融集团党建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