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走进劝业场富丽堂皇的店堂,举目上望,一定能看到那块被评为中华名匾的巨大匾额。上面“天津劝业场”五个大字,浑厚遒劲。近百年来,每当顾客游人、中外嘉宾走进劝业,看到这笔墨酣畅的榜书,无不倾心佩服、慨然兴叹。
劝业场的牌匾是由天津著名书法家华世奎所写的。华世奎字启臣,号璧臣,汉族,祖籍江苏无锡,天津“八大家”之一。他是清末举人,曾任晚清翰林院编修和阁臣,八旗官学教习,可谓官高爵显。
他的书法,真、草、隶、篆诸体,无有不精。而最能代表其书法风格的要算他的楷书作品,走笔取颜字之骨,骨力开张,功力甚厚,有馆阁气魄。书法作品小至蝇头小楷,大至径尺以上榜书,结构都凝重舒放,晚年更加苍劲挺拔。
清帝退位后,他以省亲为名,返回天津华氏老宅,靠售卖字画,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均给其封官加禄,他均力辞不就。
据《劝业史话》记载,“天津劝业场”牌匾,是清末庆亲王载振亲自出面邀请华世奎题写的。因载振对他并不陌生,知他是光绪年癸巳恩科举人,溥仪被赶出北京后,华世奎也回归津门故里。老板高星桥以一个字100大洋、共500大洋的高价发出邀请。
为了写好这幅大字榜书,华世奎亲领侄子门徒等人,到现场查勘。回家后,拼好三张八仙桌,铺上纸,一气呵成。手书的“天津劝业场”五字巨匾,字大一米,苍劲雄伟。
这样的作品,他一生中只有两幅,一幅是北京的“和平门”,另一幅就是“天津劝业场”。此匾额亦被国家命名为“中华历代名匾”,成为珍贵文物,与劝业场一起,走过了将近百年的时间。未来亦将随着劝业场,见证天津变迁。
(朗读者:不动产公司 徐梦雅)
本篇文章部分图片、文字及观点,来源于官方网络媒体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传递资讯,图片和文字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络予以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将相关内容修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