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4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发布!二大油气发现入选

创业   2025-01-22 13:42   上海  


1月21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中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情况显示,去年中国在铜、金、银、镍、钴、钒和油气等领域均有较大发现。

  • 2024年,中国在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发现芒拉铜(金银)矿。该矿床首孔累计见矿厚度137米,铜平均品位达0.46%,铜品位大于1%的岩心有14米,平均1.54%。

  • 中国地质调查局表示,芒拉是冈底斯西段发现的首例产于中新世陆相火山岩中的斑岩-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开辟了该地区寻找铜金矿的新方向。

  • 去年,全国镍钴钒等共伴生低品位资源实现资源量大幅增加。截至目前,通过再评价工作,钴增加相当于超过50个大型矿床的资源量,金增加超过40个大型矿床的资源量,铼增加超过30个大型矿床的资源量,镍增加超过30个大型矿床的资源量,钒增加超过3个大型矿床的资源量。

  • 鄂西渝东地区二叠系页岩气调查评价拓展了新区新层系,取得了重要发现和气流突破,并明确了资源潜力和勘探方向。评价鄂西渝东地区二叠系大隆组页岩气地质资源量4.5万亿立方米,圈定有利区15个,提交勘查区块建议5个。

  • 在海南完成了海南滨海沉积型锆铪砂矿资源评价。在海南省文昌市大山村矿区锆铪砂矿勘查中,评审备案推断资源量锆英石8.52万吨、铪金属1141吨,提前完成“十四五”全国锆铪新增资源量目标。海南省万宁-陵水浅海海域圈定锆铪砂矿找矿靶区3处,文昌地区提交锆铪砂矿勘查区块建议4处。

  • 在甘肃安坝里北、内蒙古哈达门沟等地发现3处大型金矿床,累计新增金推断资源量达168吨。其中,安坝里北矿区新增102.4吨,达到特大型规模;哈达门沟大坝沟矿段新增41.3吨,塔河宝兴沟金矿新增24.3吨,均达到大型规模。

  • 首次针对南海北部油气勘查空白区和退出区块开展补充调查,优选评价出18个新的油气勘查区块,建立拟出让油气区块目标库。

    在南海北部优选的4个油气勘查区块挂牌出让,累计收益3941万元,实现了中国海域油气区块竞争性挂牌出让零的突破。

详情如下:




2024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


01

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发现中新世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

芒拉铜(金银)矿矿区地质简图

该成果主要完成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开发局、紫金地球物理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四川西冶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1.芒拉铜(金银)矿,首孔累计见矿厚度137米,铜平均品位达0.46%,铜品位大于1%的岩心有14米,平均1.54%,芒拉矿床蚀变矿物组合为多孔状石英、明矾石等高硫化体系蚀变矿物,金属矿物主要为硫砷铜矿及Cu-S二元体系矿物,深部具有斑岩成矿系统特征。

2.芒拉是冈底斯西段发现的首例产于中新世陆相火山岩中的斑岩(?)-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芒拉厚大铜(金银)矿体的发现,表明藏西北陆相火山岩区具有寻找斑岩-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的巨大潜力,开辟了该地区在中新世火山岩区寻找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的新方向。


02

全国镍钴钒等共伴生低品位资源再评价实现资源量大幅增加

重要战略性矿产未利用矿区调查评价成果图

该成果主要完成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江西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湖南省自然资源事务中心、山东省地质调查院、河南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院、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甘肃省地质调查院等全国30个省(区、市)调查评价队伍。

成果简介:

1.创建“矿产资源安全巨系统”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

2.大规模推动增储,镍、钴、铼、金、钒5种矿产资源量实现大幅增加,助力找矿行动顺利完成。截至目前,通过再评价工作,钴增加相当于超过50个大型矿床的资源量,金增加超过40个大型矿床的资源量,铼增加超过30个大型矿床的资源量,镍增加超过30个大型矿床的资源量,钒增加超过3个大型矿床的资源量。

3.大规模推动上产,形成大量可快速上产矿区建议。提交90个探矿权区块,支撑全国43个探矿权区块成功出让。

03

 完成国土空间自然生态监测评价

该成果主要完成单位为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成果简介:

1.系统集成国家自然生态国情数据,全面掌握了全国地上地下一体化、陆海统筹的自然生态特征,客观分析评价了自然变化规律与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支撑编制了我国首次发布的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

2.监测评估了冻融型土地退化、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土地损毁、水土流失等生态风险状况,为国家生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基础数据。评价了全国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成土母岩(质)等自然生态背景状况,林地、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特征,为生态保护修复奠定了科学基础。

3.建立了生态地质调查技术体系,创新形成生态问题识别和机理研究技术路径,有力推动了自然生态资源监测评价体系建设。


04

查明南疆盐碱地水土资源家底

该成果主要完成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

成果简介:

1.查明了南疆塔里木盆地咸水资源家底,系统评估了咸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调查掌握了南疆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状况,查明南疆盐碱地面积、分布和盐渍化程度。

2.自主研发了绿色高效低成本的咸水淡化技术与装备,攻克了咸水淡化高盐尾水零排放难题,开辟了南疆高质量发展的新水源;研发了咸水资源利用与盐碱耕地协同治理关键技术。

3.支撑获批富硒地块认证6处,助力建成富硒农产品示范基地7处,成功打造新疆首个富硒特色产业品牌,拉动富硒产业投资7.1亿元。


05

鄂西渝东地区二叠系页岩气调查评价拓展新区新层系

重庆巫山地区二叠系钻井综合柱状图

该成果主要完成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湖北省地质局、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沙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深圳市百勤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1.取得了重要发现和气流突破。鄂西地区鄂建页2井、鄂鹤页3井和鄂恩页3井等,取得了二叠系大隆组、孤峰组等多层系页岩气调查新发现,渝东地区渝巫地1井大隆组直井压裂试获日产4234立方米工业气流,拓展了页岩气调查新区新层系。

2.创新了地质理论和工艺技术。提出“海槽控页岩、物源控储层、温压控赋存、构造控富集”二叠系页岩气成藏地质理论,建立了复杂构造区页岩气自封闭型成藏模式,总结了高硬度强研磨性地层取心技术,创新了针对性的页岩储层改造试气工艺技术。

3.明确了资源潜力和勘探方向。评价鄂西渝东地区二叠系大隆组页岩气地质资源量4.5万亿立方米,圈定有利区15个,提交勘查区块建议5个,有力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06

完成海南滨海沉积型锆铪砂矿资源评价

海南省文昌市大山村锆铪矿区地质图

该成果主要完成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海南省矿产资源勘查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海南省地质调查院。

成果简介:

1.海南省文昌市大山村矿区锆铪砂矿勘查,评审备案推断资源量锆英石8.52万吨、铪金属1141吨,提前完成“十四五”全国锆铪新增资源量目标。

2.海南省万宁-陵水浅海海域圈定锆铪砂矿找矿靶区3处,文昌地区 提交锆铪砂矿勘查区块建议4处,找矿潜力巨大。

3.初步查明海南滨海沉积型锆铪矿物质来源,进一步完善了锆铪矿 “源-运-汇”五阶段成矿模式。

07

甘肃安坝里北、内蒙古哈达门沟等地发现3处大型金矿床

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地质简图

该成果主要完成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中 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哈尔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主要完成人为韩忠、葛良胜、李建忠、周文辉、沈睿文、黄勇、吴青松、刘智杰、杨彪、陈桂虎、杜治利、熊韬、魏巍、苏攀云、杨华本。成果简介:

1.甘肃安坝里北、内蒙古哈达门沟和黑龙江塔河宝兴沟等3个矿区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累计新增金推断资源量达168吨;安坝里北矿区新增102.4吨,达到特大型规模;哈达门沟大坝沟矿段新增41.3吨;塔河宝兴沟金矿新增24.3吨,达到大型规模。

2.创新提出阳山金矿晚三叠世岩浆和逆冲推覆构造联合控矿模型,优化哈达门沟和塔河宝兴沟金矿综合找矿勘查模型。

3.构建了地球化学-高精度磁测-重力测量-CSAMT及宽频大地电磁测量的多方法、多尺度勘查技术方法组合,创新秦岭地区深切割、浅覆 盖区金矿高效快速绿色勘查技术方法体系。

08

建成中国地质调查野外保障基地

野外综合保障基地分布图

该成果主要完成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 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哈尔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沙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成果简介:

1.坚持体系推进,打造野外条件保障“大联勤”格局。综合利用全局 现有土地房屋等资源,高标准建设拉萨、西宁、乌鲁木齐、哈尔滨、 呼和浩特、成都、长沙野外综合保障基地,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构建了 “基地-工作站-营地”三级保障格局,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野外综合保障基地群。

2.加强顶层设计,保障模式逐渐成熟配套。编制《“三站式”野外综合保障基地建设与运营要求》《野外综合保障基地野外作业车辆保障要求》,以促进野外保障标准要求更加明确,职责分工更加清晰。

3.主动担当作为,保障任务圆满完成。累计为23600余人次提供食宿 办公、中转休整、安全培训等保障,成功处置陷车、失联、高原病救治等事故隐患40余起、营救130余人。


09

粤港澳大湾区及邻区海岸带地质资源调查服务地方产业规划

广东省海砂资源调查区块分布图

该成果主要完成单位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成果简介:

1.聚焦地质安全,集成粤港澳大湾区及邻区6.47万平方千米海岸带 调查成果,开展区域灾害风险性评价,推动工程地质条件、潜在灾害地质因素等纳入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规划指标,支撑《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总体规划(2024-2035)》。

2.制定我国海砂地质勘查领域首个行业标准《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海 砂》。完成第二轮广东省海砂资源调查,圈定矿体28个,估算远景资源量 216 亿立方米,划定开采拟出让区块15个,实施详查区块6个,支撑《广东省海砂开采规划(2023-2030)》。

3.在广州市南沙区发现1处可供开发利用的地下热水资源,水质达到理疗标准,助力广州南沙“绿色产业”规划建设。


10 

优选评价南海北部油气勘查区块

南海北部成功出让的油气勘查区块分布图

该成果主要完成单位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成果简介:

1.首次针对南海北部油气勘查空白区和退出区块开展补充调查,优选评价出18个新的油气勘查区块,建立拟出让油气区块目标库,为推动南海油气区块批次出让打下了坚实基础。

2.在南海北部优选的4个油气勘查区块成功挂牌出让,累计收益3941万元,实现了我国海域油气区块竞争性挂牌出让零的突破,拉开了南海油气矿业权流转序幕。

3.构建了一套海域低勘探程度油气区块优选评价技术方法,打造了一支专业化人才团队,有效支撑海域油气区块规范化出让。

    

         

来源:中国地质调查

编辑:晓容

— END —

往期推荐:





煤岩气、页岩气已成主流!全国十大油气勘探开发成果公布!


强强联合!西南油气田与华为携手深化油气勘探技术!


中石大最新战略布局!加强油气开发领域!


重大突破!油气产量破2000万吨!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号:

一键三连[分享]、[点赞] 和 [在看],点这里




ECF国际页岩气论坛
页岩油气、致密油气、煤层气等非常规能源与常规能源研究平台,提供能源咨询、调研、科技评价与信息服务。
 最新文章